京東的手機銷量榜單是廠商"必爭之地",榜上有名是一份榮譽和實力,也會為上榜產品引來巨大流量,拉動產品的市場銷量。而近期榜單裏,呈現的是小米、華為、VIVO三家多款產品輪流霸占單品銷量榜單。令人遺憾的是,OPPO在單品銷量沒有一款擠進前20之列,總銷售戰績也排名靠後。對於這次618,OPPO也算是有備而來,發布了新品Reno4 5G手機以及周邊配件設備,但是產品進入市場並沒有獲得太大的關注。而在促銷層麵,相對其他廠商的力度也弱了很多,消費者關注力度自然下來了。

OPPO的產品和營銷也是按部就班在開展,但是就是沒有帶來太多的亮眼產品和內容,而618這樣的狀態也不算太意外,這也是OPPO近一年來的現狀的縮影。市場調研機構IDC和Canalys近期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OPPO長期占據的第五位已經被vivo取代,自己也被歸入了"其他"之列,下滑趨勢非常明顯。

種種信號在表明過去一年多時間裏,OPPO在決策和管理上都出現了較大失誤,導致出現市場下滑,業績不理想,從而黯然掉到隊伍後麵的結果。

下一個十年,OPPO曾展望的宏圖
時間回到2019年的OPPO的年會,近萬名OPPO用戶、嘉賓、合作夥伴、以及OPPO海外以及總部員工參加,場麵令人豔羨不已。"下一個十年"的會議主題透露出OPPO的野心,創始人陳明永在會上豪言壯語,意氣風發,給人一副勢在必得的感受。

結合行業現狀和本身發展定位,OPPO提出了重點深耕手機業務、積極去布局IoT+5G領域、同時繼續構建軟件層麵核心競爭力等方向。這是站在相當高的高度上的戰略,清晰且合理的,在短期內可以穩住已有市場,同時能夠有精力和實力去籌備新興市場。所以OPPO選擇以手機為核心硬件方向,利用5G技術來夯實自己的"城池"。同時利用手機硬件作為跳板去布局IOT領域市場,繼續以Color OS為核心來輔助硬件端產品。但結果卻是,在2019年裏OPPO卻漸漸偏離了預想的路線。
"排位賽"掉隊,5G產品姍姍來遲
三年前的時候,OPPO手機的那句充電五分鍾、通話兩小時,直接擊中用戶的剛需痛點,又場景化的告訴消費者充電速度之快。在這個時間段內,OPPO還是保持穩健的增長,在快充功能上搶先了對手一步。但到2020年時候,快充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和普及,再繼續往上堆砌充電速度和充電功率,隻會讓用戶的感知度會越來越低。而全新的5G技術開始在消費端發力,根據艾瑞谘詢數據,2021年前後將是中國5G行業的爆發期。從用戶的角度看,2022年有望成為5G用戶增長最快的一年。

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頒發5g牌照,開始正式拉開商業化帷幕。OPPO全年的精力主要放在全新的Reno係列產品,4月推出首款產品OPPO Reno,9月發布了第二代Reno產品,不過這兩代的產品都是4G手機,直到12月31日發布的Reno3係列,才開始在中國市場推出5g手機。而其他的係列,OPPO都是在看"友商"的布局,華為和中興爭奪中國上市5G手機的首發,Vivo旗下的iqoo在7月份就推出首款5G手機IQOO 5G,小米也在9月份則率先推出了5G手機小米9G 5G手機,二者都是借助著與高通三星的良好合作關係在5G上拔得頭籌。

筆者無法得知OPPO沒有積極采用高通5G芯片原因,但OPPO選擇退而求其次的與聯發科的合作,有點病急亂投醫味道。在此之前,聯發科在大陸的多次芯片首發合作都是紅米手機,紅米會把聯發科旗艦結合在自己性價比好拳頭產品上,通過低價優質來打開市場,而OPPO的明顯是不具備這樣的調性的合作夥伴。
對於手機行業,一款新產品的黃金出貨期期都是1-2個月,最多不超過1個季度,之後的基本就降價促銷的局麵。所以 OPPO在錯過了3-4個月的寶貴時間,這樣做法對於企業來說是相當的致命的,無異於是在排位賽五連跪踩進深坑後,再去開始籌謀反擊已經很晚了。

產品布局不明朗,缺乏核心競爭力
不僅僅5G入局時間上沒趕上早班車,在整體5G產品布局上,OPPO定價策略也是太自信,集中在高端價位產品上麵,其中Find X2 Pro 版本價格定到6999的水平,直逼三星S20蘋果iPhone 11 Pro係列區間,意圖去搶這塊市場的"蛋糕",但屬實是不太明智的選擇, OPPO高估了自己品牌的溢價能力。 而在3000-400的國產品牌主要戰場,OPPO的Reno ACE 2沒有太多讓利舉動,較小的電池容量也是一大軟肋。
618期間,同配置更好的紅米K30 Pro大幅度的降價,實現了當天15萬的銷量而售罄,這也間接說明5G的體驗門檻還是過高,大部分的都在用戶觀望的狀態,期待更具有性價比產品出現在市場。
但尷尬的是,6月剛剛發布的Reno4係列,意外的采用的是中端5G芯片驍龍765,價格定製3000-4000水平,而同價位對手都是性能更強勁的驍龍865或者是麒麟990芯片。很明顯在這一價格區域OPPO的產品太勢單力薄,有種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的感覺。

IOT布局如夢初醒,無米之炊舉步維艱
中國通信院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375.9萬部。同比下降18.0%。而IDC於2020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37億部,複合增長率為43.71%,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手機整體銷量下滑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如何尋找新興的市場成了眾多廠商的當務之急,可穿戴成了下一個潛在的"戰場"。IDC給出曾經預測:202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接近2億台。

OPPO和其他廠商一樣,在2019年也在謀劃著在IOT領域的探索與突破,但的基礎並不好,不管是硬件和技術,還是供應商以及渠道層麵,在這一塊OPPO基本上處於劣勢。更重要的是,OPPO的布局太晚了,在6月5日才首次OPPO發布了OPPO 手環、降噪耳機和5G 移動路由器等IoT硬件產品。單說這次的產品,手環、耳機、路由器都是常規的硬件、價格上對比友商同配置產品並無特別大競爭力。而在技術層麵,OPPO這次也沒有並無特別成熟亮眼的技術展露,這一切隻能說是OPPO的一個開始和嚐試。
對於整個移動硬件行業來說,IOT技術就是未來的趨勢,它能實現硬件與軟件技術無縫融合,讓服務在設備之間無縫流轉。利用成熟的5G、AI、雲計算等技術,催生出新入口、新場景、新體驗。所以硬件隻是IOT平台的基礎"磚瓦",更重要是生態融合和技術手段迭代更新。反看小米AIOT生態裏已經有上百家的專業的硬件企業,聯網設備已經超過2億,擁有5件硬件以上用戶超過300萬;而華為也聯合了眾多國內知名硬件廠商在其Hilink平台,積累了5000多萬用戶、接入100多個品類、覆蓋1000多個型號。
華為和小米的成功,是依托手機市場存量的基礎上,積極布局搶占了市場的先機。而OPPO過慢的反應,導致現在非常的被動。OPPO手機喪失天時地利之後,在IOT領域有突圍機會嗎?筆者認為機會還是有的,這就是需要OPPO去利用現有的資源、利用5G技術有效融合用戶、構建場景融合的核心入口,這一切OPPO還是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去做。

2020年4月,OPPO發生了巨大人事變動,主要負責Reno係列的副總裁沈義人在宣布離開OPPO,坊間傳聞是因為業績未及預期,一時間令人唏噓。從某種程度上,沈義人的離開也佐證了OPPO這一年多衰敗的事實。OPPO在時代浪潮的更迭中跌倒,我們不知道它能不能像小米當時一樣逆境重生,但是我們可以期待,畢竟OPPO的下一個十年這還是剛剛開始,它或許在尋找,找一個更好未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o交易所app官方版
其它軟件51.74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方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2.88MB
下載
歐意易交易所蘋果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解壓專家官方正版2024最新版本
係統工具75.3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vv幣交易軟件最新版
其它軟件46.41MB
下載
幣客交易所app官網最新
其它軟件77.27M
下載
以太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追幣網交易所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