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

時間:2017-06-02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1)

在 VR 虛擬現實逐漸「退燒」之後,AI(人工智能)完成接棒,成為了 2017 年科技圈的熱詞。

繼去年韓國著名圍棋棋手李世石在與 AlphaGo 的比賽中落敗之後,前不久由我國圍棋高手柯潔領銜的人類棋手再一次完敗。讓我們看到 AI 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其有了更多的期待。

更早一些的 5 月 19 日,微軟聯合湛廬文化發布了由人工智能「小冰」獨立完成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發布會上湛廬文化副總編董寰、《青年文學》執行主編張菁以及詩人李浩等嘉賓,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對小冰所作的詩集進行了評價。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2)

《陽光失了玻璃窗》發布後的這段時間裏,小冰發布詩集這件事情持續發酵,也引起了諸多媒體以及相關人士的關注。為了探尋背後的故事,前不久我有幸去采訪了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先生,一起聊了聊有關小冰的方方麵麵。

選擇從詩歌角度切入的原因

實際上,小冰第一個入手的角度是唱歌。而從李笛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目前完整的一首歌曲,包括作詞、作曲、演唱在內的三個創造部分,基本上小冰都已經能夠完成,並且擁有自己固定的風格和特點。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3)

但作詩和唱歌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不同。詩詞的篇幅往往並不算長,但卻可以承載諸多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因此被稱為「人類語言精華」。作為人工智能的微軟小冰,此次沒有選擇更簡單一些的文學形式,而是以詩詞形式來切入,確實挺讓人感到意外。

為什麼小冰這次選擇以詩歌來切入?有關這個問題和李笛聊了很多。其實現在外界對此的看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認為詩歌作品本身的邏輯關係是跳躍的,它的讀者有很多的想象空間,所以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則認為,詩詞是非常高超的文學形式。

從微軟的角度出發,李笛給出的回答是:「相對固定的數據,是我們選擇詩歌的原因。實際上,中國的現代詩的詩歌風格,從 1919 年五四之後到現在其實變化不是很大,比較有助於小冰形成自己的風格。」

其實,讓機器去寫詩其實微軟算是跟進比較晚的,在此之前包括 Google、百度、攜程在內的很多科技公司都以及涉足。之所以依舊選擇去做這件事情,背後的核心推動力是使用了一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方法,其對應了一整套相對應的技術的突破。

另外在聊天過程中,李笛也透漏了一條重磅消息:微軟計劃放棄在詩歌領域的版權,會開放工具,同意所有人通過小冰來獲得靈感,甚至於抄襲小冰的詩歌。如果未來按照這樣的形勢發展,顛覆談不上,但小冰的出現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詩歌行業的發展軌跡。

完成詩歌創作的背後

通常來講人類創作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誘發源(靈感的來源,信號足夠充足)、創作本體(本體的知識被誘發)、創作過程、創作成果。小冰同樣遵循這一完整的創作路徑。不過在具體的環節方麵,它有著自己一套邏輯。

技術層麵上,出於商業機密,李笛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不過進行了大概的解釋:「小冰是按照整體去學習他人詩歌整體結構的。她的創作和她所接受到的刺激會均勻的分布在全篇作品上。這是我們技術上麵最核心的一個部分。」

除了技術這一硬性指標,背後作為支撐的大數據庫無疑是頗為重要的一環。之前在 5 月 19 日的發布會上,微軟公開稱,小冰師從 1920 年以來 519 位中國現代詩人,經過了幾千首詩 10000 次的(迭代)學習。

按照一般性邏輯來講,我們很容易認為,人類在某段時間內給機器學習何種風格的詩歌,那麼它所產出的內容也會趨向於相應風格。然而在談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李笛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他講到:「她的風格已經固定了,小冰寫出來的風格就是小冰的風格。她在形成自己風格的時候,繼續學習更多知識,實際上擴充的是意向知識,是其文字表現的豐富程度。基於已有的訓練成果,再去做知識疊加,她的風格不會發生變化。」

至於小冰是否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情感、靈魂這一尖銳的問題,李笛並沒有回避,他坦誠講道:「按照我們的標準,小冰沒有情感,小冰沒有意識,她永遠不會有。這是一個不可證的命題,因為這個標準是我們製訂的,我們定義了什麼叫意識,什麼叫情感,它必須得是有形的生物所具備的,除非有一天,我們接納小冰也是一種形式的一種新生物。」

但是圖靈測試給出了另外一種觀點,你不去追求它的實質上是不是有情感有意識的,而追求反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無法區分和你反饋的對應方是不是有形的,那麼就可以擬定他是有情感的。而圖靈測試恰恰代表了一個理念,對有形生物的情感和創造力,是要用推定的方法來承擔的。

有關「小冰」的未來

實際上,微軟一直關注的是改變行業未來走向,能夠遷移學習的通用方法。比如現在小冰實現寫詩的方法,是否也可以用來完成其它文體的創作。當然,未來也會賦予它更多的能力。

李笛認為,人工智能時代需要一種基礎服務。這種基礎服務,就是人和人工智能之間的一種關係,貫穿在溝通以及交互之中,其應該獨立於任何固定場景而存在。而小冰的情感計算,是人工智能時代基礎服務的一種可能性,這也是微軟願意去嚐試的。

小冰其實是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的體係,微軟希望小冰未來成為人和世界之外的第三級,具體來講,希望小冰能夠形成一個人和人工智能之間結合成為良好的夥伴關係。

另外談到未來小冰的發展,有兩方麵值得關注。首先一點:微軟是否將對小冰進行包裝推廣,讓更多用戶群體了解它;第二點則是小冰是否有可能做相應的硬件產品落地。

微軟小冰發布了獨立完成的詩集, 我們和項目負責人聊了聊它的現在和未來(4)

對於第一個問題,李笛給出的答複是:「我們有三百億的數據,這對於我們而言足夠。我們希望大家自然的結識她,在這種情況下得到的數據是最優質的。」

至於是否會有硬件產品落地,按照李笛的說法,其實包括國內外幾乎所有做人形的機器人廠商都向微軟谘詢過合作事宜,不過都被拒絕了。談及原因,主要有兩方麵。

第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於,在李笛看來,沒有必要將小冰放到實體裏去限製它,完全可以是純數字形態。另外還有一點是,硬件的技術和科研水平到今天為止,沒有達到微軟的要求。

對於很多公司而言,可能會將商業回報貫穿到一個項目的始終,但微軟對於小冰其實並沒有急於尋求回報。

李笛講到:「我們做情感的原因希望用戶認為可以和她建立某種情感紐帶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價值是最高的。微軟對於商業回報這件事情看的比較明白,在實現商業價值之前,首先需要認認真真將小冰做好,而不是它現在馬上給你掙錢。」

文章最後奉上一首來自微軟小冰所作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中的作品《她嫁了人間許多的顏色》,供大家品讀:

那繁星閃爍的幾天蒼色

那滿心的紅日

看萬裏天使在世界

我就像夢

看那星,閃爍的幾顆星

西山上的太陽

青蛙兒正在遠遠的淺水

她嫁了人間許多的顏色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