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

時間:2017-10-19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文 | VR陀螺 雲吞

今天無疑是VR/AR行業的黃道吉日:除了Magic Leap再次成功融資,微軟也在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正式向消費者發售微軟Windows MR頭顯。

(頭條號:VR陀螺)這意味著,第三大PC VR平台——Windows VR正式開啟旅程,將與Oculus Rift、HTC Vive一爭高下,接受市場的檢驗。

讓筆者感慨的是,這一波VR發展起來不過3年左右,微軟卻已經兩次為行業注入強心針。一次是在資本寒冬最冷的去年年底,微軟將推出VR頭顯的消息讓彷徨的市場得到了暫時的安慰;然後就是現在的這個時間點了。在AR風生水起之時,VR的風頭似乎被蓋過不少,就算是公布了多款新產品和內容的OC4也難以解救一部分人的“VR行業抑鬱症”。

而微軟的如期而至,其陣營之強大、風範之穩健,的確是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盼頭。

當然,大家都關心的一個問題是:PC的老大微軟,也會在VR時代成為領頭羊嗎?

讓我們從硬件、內容、市場的角度來一探究竟。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

一呼百應,能在VR行業打群架的也就隻有它了

不管東西究竟做的怎麼樣,氣勢上首先要壓倒敵人。這一點,微軟明顯做到了。

去年年底,微軟宣布將攜數家OEM廠商共同推出VR頭顯,這些企業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惠普、戴爾、華碩(ASUS)、宏基(Acer)、聯想……除此之外,中國的初創企業3Glass也成為合作夥伴的一員,讓自己的藍珀S1頭顯適配Windows MR平台。

這還不算完。上個月,三星出人意料的宣布也會推出Windows MR頭顯,為微軟陣營再添一員猛將。同時,日本富士通也在今天宣布加入,微軟MR陣營的版圖再一次擴大,且國際化程度之高令人咋舌。

以下是主要的幾款頭顯的詳情:

Acer MR頭顯:299美元或399美元配手柄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2)

Acer的這款頭顯已經有了不少的評測。從價格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微軟目前的VR頭顯中相對基礎的一款。從參數上看,頭顯的分辨率達到1440 x 1440每眼,配備LCD屏幕,視場角達到95度。從外形上看,Acer頭顯以藍黑色為主,而且足夠小巧可以放置在雙肩包中。

戴爾Visor MR頭顯:349美元或449美元配手柄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3)

戴爾Visor明顯比Acer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佩戴更加舒適、視場角增加到110度等。分辨率仍然是1440 x 1440每眼,配備LCD屏幕,但頭顯的顏值有了質的飛躍。

惠普MR頭顯:449美元配手柄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4)

惠普頭顯再設計上和Acer略像,但配色沒有這麼浮誇,而是走硬朗範兒。惠普選擇將頭顯和手柄打包出售,當然我們還是可以買到329美元的開發者版本。參數上,惠普和Acer一模一樣;分辨率1440 x 1440每眼、LCD屏幕、視場角95度。

聯想Explorer頭顯:399美元配頭顯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5)

聯想Explorer是目前所有MR頭顯中最輕的一款。參數上,Explorer的分辨率為1440 x 1440每眼,在LCD屏之下的視場角達到105度。外媒評價稱,聯想的這款頭顯的性價比和舒適度都是相當不錯的。

三星Odyssey:499美元配手柄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6)

從配置上來說,亮相不久的三星Odyssey非常強勁,這和三星本身在該領域的積累有著很大關係。三星的MR頭顯要在11月10號才會正式發布,分辨率達到1440 x 1600每眼,視場角達到110度,配備了OMOLED顯示屏。這也是唯一一款配備AKG一體式耳機的,從各方麵來說這款產品都能夠和Oculus Rift一較高下。當然,隨著Oculus Rift近期的降價,三星頭顯的價格就顯的略高了。

ASUS MR頭顯:約530美元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7)

ASUS在今年的IFA上公開了這款頭顯,售價為449歐元。具體的美元售價和手柄打包價格還未知。ASUS的這款頭顯采用了1440 x 1440每眼的分辨率,LCD屏幕和95度視場角,以及相當獨特的3D幾何外殼設計。同時這款頭顯要在明年才會上市。

除了款式多樣、價格較低,Windows頭顯另外一個閃光點就在於,其對電腦的要求相比Rift和Vive大大降低。運行微軟頭顯的電腦的最低要求足以運作一些基本的應用和VR體驗,當然頂級的遊戲仍然需要配置較高的電腦。

基本配置:一台裝載了Windows 10 秋季Creators更新的電腦,一個英特爾Core i5-7200U 以上的處理器,8GB以上的DDR3 RAM,10GB的磁盤空間,一個英特爾HD 620顯卡或者兼容DX12的GPU,HDMI 1.4或者DisplayPort 1.2, 以及一個 USB 3 port 和適配手柄用的藍牙。

高級配置:英特爾Core i5 4590,四核處理器或以上,8GB以上的DDR3 RAM,10GB的磁盤空間,英偉達GTX 960/965M/1050 或AMD RX 460顯卡,或者更好的顯卡。微軟還很貼心的給出了一個用戶自查電腦是否達到要求的軟件。

或許市場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但行業內已然被微軟的這波操作攪起了波瀾。最好的例子是,英特爾在三周前叫停了Project Alloy一體機計劃。英特爾方麵直言,主要的原因就是該參考設計缺少潛在的買家。我們也不難推斷出,這些原本是英特爾潛在買家的企業去了哪裏——它們已經把資源投入到了微軟Windows VR頭顯的開發中。

便宜竟然也有好貨

我們時常說“便宜沒好貨”,因此這堆主打平價的頭顯,會在體驗上大打折扣嗎?

出人意料的是,微軟MR頭顯不僅使用起來很驚豔,在內容的規劃上,微軟也明顯投入不小。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8)

這當然不是一家之言。綜合提前拿到開發者版本頭顯的開發者們的意見來看,大多數人都給出了肯定。微軟MR頭顯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

1. 佩戴舒適。這無疑是大多數VR使用者對於一款頭顯最直觀的體驗和第一印象的來源。目前的PC端VR頭顯的佩戴感受不用多說了,長時間佩戴簡直跟上刑無異;而無論是哪款微軟的頭顯,都收獲了體驗者在舒適度上的一致好評。根據VR陀螺記者的親身體驗,就連檔次最低的Acer頭顯戴起來也十分輕巧,沒有任何的不舒適感。而惠普頭顯等上翻的設計,更是大大方便了用戶和真實世界的交流。

2. 配置簡單。由於具備inside-out追蹤,微軟頭顯不再需要額外放置追蹤器,相信這一點對於搭基站搭到崩潰的玩家來說也是相當有吸引力的。當然,在正式的安裝開始之前,我們還需要確保自己的電腦已經安裝了最新的Windows“Creator’s Update”。在這之後,我們隻用將頭顯連接到電腦,再根據指令進行初始化就可以了。此後再使用頭顯時,我們基本上可以實現“隨插隨玩”,這也是係統一致帶來的好處。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9)

3. 定位準確。直接上inside-out追蹤實際上是比較冒險的一步,因為在成熟度、體驗感上來說,inside-out距離outside-in還有距離。但基於HoloLens的經驗,微軟VR頭顯的定位追蹤還是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有開發者甚至給出了“讓人吃驚的追蹤功能”這樣的高評價,且設備的幀率非常的平滑,在追蹤運動時也完全沒有問題。光是這一點就讓產品脫穎而出。

除了以上三點,也有不少用戶提到了手柄的操作感不錯、語音交互很多、單線纜方便攜帶等。

價格低、用起來好像不錯。然後我們需要關心的,當然是內容。

以下是登陸Windows store的應用名單及售價: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0)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1)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2)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3)

其實在目前的這個階段,我們還無法對內容做出太多評價,因為大家才開始忙著製作自己的內容。但從微軟已經作出的戰略來看,其對於VR內容的建設是有著一定規劃的,且是理智的。

直接接入Steam平台對於微軟來說是符合邏輯的選擇,也是顛覆了微軟一貫做法的選擇。一直以來,微軟都是玩封閉的代表,包括收購諾基亞也是為了在諾基亞手機裏裝上Windows係統。但此前在硬件上的不成功,包括手機上的不成功和長期對OEM的依賴,再加上非常一般的第一方遊戲內容口碑,也讓微軟在開始做VR時,格外的謹慎。因此,公司選擇了一個最快和市場已有競爭者平起平坐的方法——直接和最大的VR內容平台合作。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4)

當然了,微軟也明白,當下的VR遊戲必須靠大IP帶動的道理。因此公司也還是拋出了VR版《光環》、直接收購VR社交平台Altspace、和MelodyVR合作等。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一點是,鼓勵VR歸鼓勵VR,但是在涉及到更為核心的業務,比如Xbox時,微軟的態度仍然是猶豫的。在去年,微軟方麵稱Xbox One X會支持VR,但在今年設備公布後竟然壓根沒再提這回事。直到流言四起,Xbox負責人才給出了一個理由:不希望開發者在現階段被VR分心。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5)

這一說法自然會讓VR愛好者和開發者們感到失望。

VR硬件步入新階段:斷·舍·離

但我們並沒有立場去指責微軟什麼。作為科技巨頭,微軟在VR、AR甚至MR上作出的努力已經相當多了,而且公司多年的發展經曆也讓微軟在做VR時給出了一個相對獨特且聰明的戰略:斷、舍、離。

就像做減法是VR遊戲的一種出路一樣,為了增加受眾而暫且舍棄掉一些東西也越發成為VR硬件的生存之道。

在VR剛剛興起的那段時間,我們的感受是,這是一個無比高大上的概念,同時也樂於向別人吹噓它有多麼的了不起,多麼的有前景。漸漸的,我們發現大家用不起,於是手機盒子這種玩意誕生了;再漸漸的,我們發現手機盒子似乎帶來的體驗太爛,於是又開始研究一體機的出路。從今年的OC4上我們很明顯發現,以Oculus、HTC、穀歌等為首的一批VR大廠們已經開始壓碼一體機這一類別,在保證低價格、使用方便的基礎上,讓VR體驗的效果做出讓步。

微軟帶著兄弟來VR團戰!這次Ta能巨硬一回嗎?(16)

換言之,我們已經過了那個瘋狂追求極致畫麵和機製性能的時期了。當然,頂級的作品還是需要頂級的硬件配置來帶動,但是消費得起和喜歡這類型內容的用戶是無法獨立支撐起整個VR生態的。為了不在起步時就死去,現在的VR仍然需要大眾和主流市場的力量,這部分受眾對於VR體驗的要求沒有硬核玩家那樣高,而是更加將VR作為一件普通的商品來對待:它好看嗎?我買得起嗎?好用嗎?

從這個角度來說,微軟雖然起步也是PC端的VR頭顯,但很明顯考慮過了市場的趨勢和發展方向。就像惠普主席在談論惠普VR業務時所說的那樣,VR對於它們這樣核心業務明顯的企業來說,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未來的業務。同理,對於目前以雲服務作為核心的微軟來說,在VR上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至於究竟賺不賺錢、能賺多少錢,似乎並不是當務之急。

無論如何,微軟的參與,可以說是VR行業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了。在這位老大哥和他的兄弟們的帶領下,高端VR真正讓大眾接納的日子正在加速到來。

最後,你會買微軟的VR頭顯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編輯:眼睛睜不開的VR陀螺菌)

這裏是VR領域專業的VR媒體,你確定不關注訂閱一下頭條號“VR陀螺”?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