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施崇棠一身儒雅, 卻手段強硬, 帶領華碩迎戰微軟、蘋果

施崇棠一身儒雅, 卻手段強硬, 帶領華碩迎戰微軟、蘋果

時間:2017-07-27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今年65歲的施崇棠,儒雅清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風——他可能是世界500強企業老板中,最不像老板的一個。

外人眼中的巨獅華碩在施崇棠眼裏,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很高興能夠看見他一天一天成長,走很正派的路”。

與此同時,華碩能在眾多險境與艱難時刻中驚豔一躍,這本身就是一部耐人尋味的精彩創業故事。

施崇棠一身儒雅, 卻手段強硬, 帶領華碩迎戰微軟、蘋果(1)

打硬仗,穿過“難行門”成就世界最大主板生產商

回望過去,施崇棠經曆太多。那些外人眼中的“難行門”,最終他都闖了過來。

1979年,施崇棠與施振榮等七人一起開始創業宏碁,任職宏碁個人計算機事業處總經理。1993年底,施崇棠決心加入華碩,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彼時,由他四個學生於1989年創立的華碩,體量並不大。

施崇棠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係,從最開始的工程師風格,到今天對多種前沿流行文化的包容,他是一個願意改變自己的人。

從幾百片的電腦主板生意做起,華碩慢慢步入了代工業務。施崇棠曾因一款產品未能達到華碩的品質標準,主動要求召回,盡管這事給華碩造成不少經濟損失,也在當年引起轟動,但華碩堅持住了自己的‘誠’。”

因為執著於技術,華碩創立初期,就獨立開發出了彼時市場上還沒有的486主板,一經麵市即成為市場上“優質主板”的代名詞,訂單雪片般飛來。然而,IT產業從發軔到群雄逐鹿,越來越多的大廠開始橫刀跨入電腦主板業。

1995年,全球IT巨人Intel進軍主板市場,揚言出貨1000萬片,並且重點出擊中高端市場,對於此時全部身家集中於主板業務的華碩而言,遭遇戰已然不可避免。施崇棠回憶起當時的場麵說:“唯一的出路是迎戰。”

由此,華碩一邊聯手全台灣眾多主板廠商拒絕向Intel采購微處理器,一邊采取溫和策略,迂回成立“崇碩科技”,采購升揚(Sun)Sparc微處理器,迅速變相應戰。

一場硬仗下來,遭挫敗的Intel決定撤軍。而Intel的訂單大戶惠普發現了與眾不同的華碩。拿著這塊大大的敲門磚,華碩迅速打開國際市場,並於1996年底一躍成為全球主板第一品牌及最大的主板廠商。

同年,華碩上市,成為“股王”。

施崇棠一身儒雅, 卻手段強硬, 帶領華碩迎戰微軟、蘋果(2)

晚同行十年起步,卻衝進筆記本電腦市場前三

1997年,華碩進軍自主品牌筆記本電腦領域,這是一個比同行晚了近十年的時間點。但是施崇棠決斷:華碩必須出擊,而且必須打贏,就像麵對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浪潮,這是決定企業未來生死的一仗。

第一款產品出來了:又厚又重,同行們大多瞧不上眼,“像坦克車”。

一開始,華碩曾希望能發貨30萬台,但殘酷的是,這款讓華碩自豪的產品第一個月才賣出3台,最終也隻賣掉2萬台。第一年,華碩在筆記本市場占有率不到1%。

半路出家,天黑路滑。施崇棠意識到,華碩需要新的基因。

新的基因,於彼時的華碩而言,是在精通理論、係統架構之餘,也要懂得創新和美學。這也即是後來助力華碩在多條產品線上贏得出色戰果的“設計思維”。

漸漸地,終端消費者們發現,華碩的筆記本電腦不再那麼像坦克了,後來甚至還有那麼點藝術感了。再後來,不到六年的時間,華碩躍升為台灣筆記本電腦大廠,並逐步蠶食市場大餅,超越老大哥宏碁而成為台灣市場第一名。

誰都沒想到,這個當初被業界嘲笑的後來者,在2013年進入了全球筆記本市場前三。

數據和排名畢竟是生硬的。一塊屏幕一塊鍵盤,在產品形態固化的筆記本領域要想創新其實很難,時至2006年,施崇棠希望能夠推出一種“夠用”的產品,為了夠用,它得同時具備不太大的尺寸卻又不太小的屏幕、全尺寸鍵盤、快速啟動功能,超長的電池續航能力,同時它還得夠輕夠便宜。其間的研發過程無需贅述。但最終華碩Eee PC誕生,一個全新的上網本市場被華碩切分了出來。這一創新轟開了台式機與筆記本多年的陳腐格局,其他PC巨頭紛紛跟進。

在當年,Eee PC被西方媒體稱作唯一能夠對壘蘋果AIR的筆記本產品。

施崇棠一身儒雅, 卻手段強硬, 帶領華碩迎戰微軟、蘋果(3)

老帥出征智能手機市場,在移動互聯時代找尋藍海

2009年初,當施崇棠拿到華碩2008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時,沉默了好一會兒,華碩淨虧損達到27.98億新台幣(約合8224萬美元),這也是華碩自創立19年以來的首次單季虧損。

拋開金融危機等外部環境因素,施崇棠也開始檢討,華碩在企業越來越大的同時,在精益管理、庫存問題、乃至對歐洲渠道商報價策略等方麵的失誤。

事實上,此前施崇棠已經退居二線,其後,老帥重新出山,2009年第一季度結束時,華碩扭虧為盈。

作為一家工程師基因根深蒂固的企業,近年來施崇棠一直在華碩內化設計思維,現在華碩每年在“美、聲、觸、感、雲”這五大方麵的研發投入高達2億-3億人民幣,包括蘋果的產品、三星的產品甚至HTC等同行的產品,都被拿來一點一滴地比較。

華碩T100也是其中一個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產品。2013年,施崇棠再次針對產品已經相對固化的筆記本市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將筆記本、平板二合一的“變形本”,儼然是當年上網本Eee PC的重生。T100優異的市場表現最終成為了施崇棠渴望的英雄產品。

今天,傳統PC廠商紛紛想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完成逆襲轉身,華碩如何在市場混戰中打開未來局麵?施崇棠的回答是:新腦袋裝舊智慧。

2014年4月11日,全新的ZenFone係列智能機在京發布,首批登錄易迅即在120秒內售罄。這款手機,是一家老牌PC廠商麵對移動互聯網巨潮發出的搏擊信號,“智能手機是華碩必須拿下的戰場”,施說,“對於華碩而言,到去年為止,非PC業務部分大概隻占公司銷售額的20%,因為過去這幾年比較偏向從創新著手。今年正式開始進入量的階段,我想再過幾年非 PC的比例一定會一直往上衝,也許三年以後就差不多一樣了。”

如你想每天獲得商界大佬的正能量,如你也有自己的創業故事要發布或推廣,可關注我們商界名人網。商界名人網專注於中華企業家、商界領袖、精英的勵誌創業故事,讓大佬的事跡“傳千古 勵世人”!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