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微軟入局人工智能芯片大戰 應用於新版Hololens

微軟入局人工智能芯片大戰 應用於新版Hololens

時間:2017-07-26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微軟入局人工智能芯片大戰 應用於新版Hololens(1)

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的爭奪戰中又多了一個參與者。微軟剛剛在夏威夷的火魯奴奴宣布將打造人工智能芯片並用於全新的Hololens AR設備。

不過有分析師認為,微軟不是一家傳統的芯片廠商,投身芯片研發會麵臨一定的風險。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微軟並不適合做硬件,公司的KPI和流程都不適合。但為什麼還是要做?因為硬件中含有軟件的機會,任何人工智能芯片的加速都是與軟件算法有關。”

應用於新版Hololens

無論是數據收集,還是對數據的分析和傳輸,半導體芯片都在其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不斷增長的數據體量對計算速度和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數據處理的過程變得快速而無感,成為硬件廠商的一大挑戰,這對芯片的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軟宣稱,這款新發布的人工智能芯片能夠對用戶所看到和聽到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無需再花時間傳回雲上。這款芯片是現在Hololens處理器的升級版本,並將用於下一代的Hololens設備,不過未公布具體的發布日期。

這是微軟首次自主研發用於移動設備的芯片。憑借人工智能芯片,微軟也在對芯片產業鏈進行全麵的布局,以把握曆史上為數不多的關鍵時期。

各大科技公司對於人工智能的爭奪戰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蘋果正在測試自主研發的用於新一代iPhone智能手機的AI芯片處理器,穀歌也在研發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

要說服消費者購買新一代的智能手機、VR頭顯設備甚至是智能汽車,就必須做到能夠讓他們實時感知而沒有延時。尤其是在智能汽車時代即將到來之際,對於芯片處理的速度關係到路況的安全。根據研究機構Tirias Research的預測,到2025年,幾乎人們使用的所有電子設備都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撐。

Tirias Research分析師Jim McGregor在報告中寫道:“比如在自動駕駛的應用中,汽車是沒有時間把收集到的數據傳回雲端再來做分析和決策的,那樣車禍早就發生了,況且汽車收集到的數據是巨量的。”這也是為什麼英偉達(Nvidia)的自動駕駛芯片近幾年的需求猛增。

傳統的芯片製造商麵臨十年來首次實際意義的重大挑戰,英特爾也不得不轉向發展人工智能布局。而英偉達過去兩年的股價表現令其成為納斯達克的明星股。據外媒消息,軟銀集團已悄然對英偉達持股累計至40億美元,成為英偉達的第四大股東。

格芯(Globalfoundries)CEO桑傑·賈(Sanjay Jha)上個月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技術的飛速發展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移動設備已成為了人工智能的延伸,通過自身的內存、‘大腦’和分析幫助人們執行很多任務,甚至能做出判斷。”

完成實際的任務

過去幾年,微軟也在不斷地進行芯片研發,最為人熟知的是Xbox Kinect的遊戲係統動作捕捉芯片處理器。近幾年來,穀歌和亞馬遜為了提升其雲業務的競爭力,也在重金投入芯片研發。為了在雲的競爭中趕超亞馬遜和穀歌,微軟近期也開始使用定製化芯片,以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不過微軟的芯片是向英特爾子公司Altera購買的,並將其應用於針對自身軟件所需的用途。

為了展示微軟芯片處理器的實力,去年微軟同時使用上萬個芯片,在0.1秒的時間內,將英語維基百科500萬篇文章的30億個單詞翻譯成西班牙語。微軟下一步的計劃是在明年使得其雲端用戶能夠加速完成實際的人工智能的任務,包括圖像識別、巨量數據的處理,以及運用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顧客的購買模式等。

與此同時,微軟也必須與強勁的競爭對手共同分享人工智能帶來的市場機遇。亞馬遜正在使用英偉達開發的人工智能芯片架構Volta,這與微軟的芯片存在正麵的競爭。而穀歌自主開發的TPU已經準備好讓用戶使用了。

盛陵海認為,微軟推動的這種硬件如果能夠成為業界的標準,那麼其後續的軟件算法和人工智能雲服務就能更加穩當,而且微軟可以將硬件平台作為未來人工智能等軟件雲服務的切入口,通過這個平台推動他們的各種新技術和新服務。

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一直聚焦於人工智能,並且希望公司能夠把雲端的解決方案直接落到用戶的手中,讓普羅大眾受益。微軟首席技術官Kevin Scott表示:“我們真心需要通用的芯片來為我們所設計的場景和應用賦能。”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