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隨著不同時代的新技術驅動,智慧城市的進程,也走過了幾個時代。從早期信息化時代的電子政務,再到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驅動的數字城市,以及移動互聯網推動的無線城市等等。
但遺憾的是,這些圍繞城市的IT投入,在不斷的重複建設,投入了大量資源,並在炒熱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後,仍然鮮有成功的樣板。
正是為了解決智慧城市所麵臨的各種各樣的難題,華為在高交會期間舉辦的華為智慧城市峰會2019上,正式發布智慧城市最新理念:“5G+AI,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我們知道,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數字孿生本身都不是新鮮的概念,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的設計思路,也絕不是簡單的信息化覆蓋的過程,而是把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的底層拉通,來解決城市麵臨的所有具體問題。
凱文·凱利曾多次提及“鏡像世界”的理念,這其實就是數字孿生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看,華為所倡導的智慧城市的新孿生時代,何嚐不是用數字孿生,還原了一個智慧城市的“鏡像世界”。
智慧城市變革期之前,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傳統的智慧城市的建設,通常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2017年底,羅蘭貝格發布過一個關於智慧城市的報告,在考查了全球87個典型的智慧城市後,平均打分僅為37分(100分製)。
過去很多智慧城市都是項目式的,從單純的建設角度解決了具體行業的智慧需要,但卻沒有從智慧城市的總體入手,很容易建成新的智慧“孤島”,這實際上與智慧城市的要求是背離的。

在我看來,智慧城市並不是簡單的所有行業信息化的總和,它應該是對整個城市各行各業數字化能力的一次重塑,智慧城市所麵臨的是係統性的難題,本來就不應從單個的點去突破。
簡單的說,目前智慧城市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第一,缺乏頂層設計入手的建設理念。像智慧城市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必須要有一個高屋建瓴式的頂層設計:要自上而下地規劃,從智慧城市的具體構想,到項目的執行和評估標準,再到子係統的配合執行、各環節的互聯互通、交叉信息的處理等等。所以,一個好的頂層設計,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先決條件。
其次,城市的複雜性遠遠超乎想象。任何一個城市都包含交通、教育、環保、通信、旅遊、工商業等數十個行業,要維係城市的運轉,就必須將這麼多個子係統都涵蓋其中。要讓這些各司其職的係統交彙並交融與協作,就需要在數據層麵拉通,並通過一種“數字平台”的建設來進行賦能。
第三,過去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體係並不夠完善。以物聯網技術為例,它本身是好技術,但是為什麼10多年過去了,物聯網項目反饋的效果都較差?因為感知隻是第一步,通信是物聯網的瓶頸,再好的數據,如果傳不回去就失去了價值。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基礎設施雲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各場景逐漸成熟,5G方興未艾,IOT漸入佳境。智慧城市建設的變革期也即將到來。
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如何更好融合?簡單地說,數字孿生,是通過對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數字化,在網絡空間再造一個與之對應的“虛擬世界”,由此形成物理維度上的實體世界和信息維度上的虛擬世界同生共存、虛實交融的格局,這是用數字化方式為物理對象創建虛擬模型,由此來模擬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

如果基於數字孿生城市技術,整體城市建設運營邏輯將完全重構,將重新定義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的關係。可以想象,未來的數字孿生城市會與真實城市1:1高擬真虛擬重建,從極致的城市場景和數據可視化、物聯控製,到仿真,到預測、決策,再到優化治理的良性係統,提前預演城市建設方案以及仿真結果,來高效地指導真實城市建設。這是多麼值得期待的未來。
而華為對“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的定義則是:以5G和AI等科技手段重塑城市要素,標簽化、數字化、平台化地實現物理城市的數字孿生鏡像;以城市數字平台支撐城市服務重塑,服務數字化、智能化;以人為本,場景驅動,融合虛擬與現實,數字場景與物理場景融合化;城市數字孿生一體化,以新視角重塑城市規劃、管理、協同及發展。
不難發現,華為所理解的數字孿生城市,一站式解決了智慧城市所麵臨的諸多問題。
首先,“孿生新時代”這是一個總體性的建設綱領,這就解決了過往智慧城市無法做到從頂層設計入手的老問題,同時,這種平台化的思路也杜絕了子係統的重複建設。
其次,以城市數字平台支撐城市服務重塑,可以將複雜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平台的行業應用,通過數字場景和物理場景的融合加以解決,這就解決了智慧城市建設,不同委辦局之間無法協同的難題。
最後,5G和AI技術的融入,真正做到了讓智慧城市不再存在技術上的短板。5G所帶來的大帶寬,低時延,和廣覆蓋這種革命性的改變,加上AI技術賦能的智能化,讓城市可以獲得真正的“智慧”。
華為的數字孿生新時代有何不同?盡管,數字孿生來構建智慧城市在業界已經形成一種共識,但並沒有哪一家公司給出過具體的方法論。物理世界的任何事物都能在數字世界做到信息可查、軌跡可循,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何與智慧城市進行有機的結合呢?
華為將數字孿生城市,劃分為數據孿生,能力孿生,場景孿生,和價值孿生四個層級。並通過新聯接、新智能、新體驗和新價值的四大解決方案與之對應。
首先,將5G、IoT、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術相結合,可以更廣域地采 集城市全景數據,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孿生,並以此來實現物理城市的數字孿生影像。
與之對應的,就是新聯接。“新聯接賦能數據孿生”,包括5G、WiFi6、光纖連接、IOT聯接及物聯感知設施,構建城市聯接網絡基礎。從“聯接”到“新聯接”,拓展聯接範圍到“賦能數據”的基礎設施及智能技術。
其次,能力孿生是以城市數字平台為孿生城市提供基礎資源統籌與基於AI的應用使能能力。數字平台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之後,可以給城市形成標準規範的數據資產,支撐城市各行各業業務應用。

這就是新智能,“新智能賦能服務孿生”,抽象出能力層,以華為沃土數字平台統籌新技術重構能力平台,新技術包括AI、大數據、邊緣計算、5G、區塊鏈等。
第三,場景孿生是以城市場景為驅動,以AI為引擎,基於數字平台開放的能力,聚合合作夥伴打造百花齊放的業務。
“新體驗賦能場景孿生”,多業務集結成場景,容納人、物、事、場、關係、規則等實體的活動,包括教育、交通、社區、城市管理等不同場景,落地以自有方案及合作夥伴聯合方案。同時,以“屏”拓展新場景,聯接華為萬物互聯載體,包括手機、智慧屏、攝像頭、傳感器及移動執法終端等,打造物理與數字的無縫聯接。
第四,價值孿生,是城市數字孿生一體化,重塑城市規化、管理、協同及發展。與此同時,基於數字平台提供的能力,華為的生態夥伴可以更高效地圍繞城市場景開發百花齊放的業務應用,從而提升城市主體獲得感。
“新價值賦能城市孿生”,以整體思維考慮城市需求,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治理到城市發展多維度,以IOC為載體,拓展到無人機、遙感高分等場景,為城市創造更多價值。
總結來看,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可以帶來三個價值:其一,基於數字孿生更多維獲取城市數據;其二,數字平台讓城市數據發揮最大價值;其三,城市數字孿生一體化,可以重塑城市規化、管理、協同及發展。這一套方法論還原的城市“鏡像世界”,將會迎來一個真正屬於智慧城市的新時代。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5.94MB
下載
香港ceo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歐意錢包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aibo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12.74M
下載
btcc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6.13MB
下載
zb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平台官方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易歐交易所app官網安卓蘋果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天秤幣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