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稍微介紹一下生態組織這個概念,從隱喻的源頭來看,生態會重點強調兩個要素,第一是種群多樣,生態裏麵包含著類型和數量眾多的主體,第二是新陳代謝,也就是說生態成員有進有出,是開放的,無邊界的,動態演進的,這樣就可以對抗熵增。
小米的外部孵化平台,已經投資了270多家公司,圍繞手機形成了手機周邊產品、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三大種群,小米作為生態鏈核心企業,在生態治理上都做了什麼。
第一,投資入股。入股是最基本的公司治理手段,小米生態鏈的模式就是“投資+孵化”,秉承“入資不控股,幫忙不添亂”的理念,占的股權比例不會超過40%,早期一般都在15%到20%,小米內部比喻說這是“蒙古軍團搶糧食”,看見一座城池,就派一支軍隊去搶,搶下來的大部分歸這支隊伍,這就給了外部創客最大程度地激勵。小米也不會在項目估值上糾結,一般就是問,在量產之前還需要多少錢,然後就通過投資這筆錢來占有相應的股權,投資效率很高,把重心放到產品和市場上。

第二,資源和價值觀輸入。2013年底,小米開始做生態鏈的時候,已經是一家飛速成長的公司,本身的資源足夠給生態鏈公司提供強大的支持,就像是航空母艦,給艦隊的其他船隻提供補給,提供掩護,同時還要指揮作戰,這是其他公司之所以投奔小米的根本。具體的支持包括四類,品牌支持、供應鏈支持、渠道支持和投融資支持,通過賦能生態鏈,小米生態迅速湧現出多個爆品,並且已經打造出4家獨角獸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

對於這種公司間的鬆散聯盟,我們之前所說的軟治理要起到關鍵的作用,一定要選擇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合作,小米把它叫作“按照找老婆的標準找團隊”,這些價值觀包括不賺快錢、立誌做最好的產品、追求極致性價比,所以你可以看到小米生態鏈上這麼多家公司,都具有類似的精神氣質,是一群有著小米基因的小小米。
另外小米的兄弟文化對於生態鏈的影響非常大,他們特別強調這些公司都是小米的兄弟公司,而不是子公司,大家抱團打仗,共創共贏,互為放大器,信任成本很低。
第三,製定規則框架。生態鏈強調激活,是不是就一點兒都不控製了呢?當然不是的。既然是一個生態,大家要有共同的土壤,小米對於生態鏈企業的運營管理並不幹涉,這就是幫忙不添亂,隻提建議,不做決策,但是,對於生態鏈的基本規則框架,也就是這個土壤,小米是非常重視的。比如,產品ID設計,小米是有一票否決權的,不符合小米設計要求的產品設計沒有辦法通過;品質要求方麵,每一個產品都必須通過小米嚴格的內測,否則也不能上市,所以你可以看到小米生態鏈產品一脈相承的風格和品質,這也定義了小米生態和其他生態的差異所在。

除了產品方麵的規則,小米還設定了保護期的規則,也就是承諾在兩三年內,小米不會投資同品類的產品,幫助生態鏈企業快速成功,但是也絕不保護落後,兩三年後,生態鏈的企業往往就會出現產品交叉的情況,這時候小米不會畫地為牢,讓大家生活在溫室裏麵,而是保持微妙的競爭關係。小米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一支支能征善戰的隊伍,每一個企業都有適應市場變化,長久生存的能力。
除了這三個具體的治理實踐以外,這種生態鏈的打造要有一個非常基礎的底層邏輯,那就是隻有開放的心態,才有健康的生態。什麼意思呢?生態就意味著有進有出,畢竟小米的股權比例不高,以後隨著多輪融資股權會進一步被稀釋,會不會有兄弟公司在小米的扶持下做大了,最後會選擇跳出小米生態鏈呢?這是非常可能的,小米也預見到了這種可能性,而且現在確實已經有生態鏈公司開始有所謂“去小米化”的做法了。但是小米對於這種可能性是非常開放的心態,即使有一天兄弟做大了,小米也享有股東的投資回報,就夠了。做生態最大的障礙,其實是很多核心企業還是帝國思維,而不是生態思維,這需要特別大的胸懷,我們這一模塊一直在強調激活,而非控製,也適用於生態的打造。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歐幣網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