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華為的業務還在持續增長。事實上,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們的財務表現非常好。收入同比增加了24%。反觀美國公司,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給它們帶來了損失。根據Light Reading的報道,鎂光、Synaptics和Skyworks Solutions等公司在第二季度虧損了4.35億美元。這隻是我們美國供應商中的冰山一角。華為每年從美國公司購買110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這相當於為美國創造了大約五萬個就業機會。

Phil: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做法是否抑製了創新?
Joy:如果在任何市場減少選擇,尤其是技術方麵的選擇,就會減緩創新的步伐,使得創新的成本增加。1984年,美國政府打破了AT&T在電信行業的壟斷地位,此舉鼓勵了競爭,讓電信行業迎來了大量的創新。但現在,美國政府正在阻止私營企業自由選擇合作夥伴。這與美國一直以來鼓勵的開放創新和競爭理念背道而馳,而這將會影響所有人。
Phil:您覺得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對整個行業還會產生什麼影響?
Joy:我覺得這對網絡安全也會產生影響。如今,幾乎所有的設備製造商都依賴於全球供應鏈,而所有人都麵臨各種各樣的安全風險。基於所在國排除個別供應商的做法無法保障美國網絡的安全。事實上,這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讓網絡空間更加脆弱,因為這種做法會降低其他供應商遵守行業標準的意願,並擴大單點故障導致的風險敞口。
Phil: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在推進一項禁令,旨在禁止由美國政府資助的電信項目購買華為和中興這兩家中國廠商的設備。您對此有何回應?

Joy:美國政府依然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來證明華為的技術會構成安全威脅。這些抵製華為的行為根本無法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即保障美國網絡基礎設施的安全。美國政府應該以全麵和透明的方式保障網絡安全。要保障網絡基礎設施的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基於風險的測試標準。如果問題真的在於網絡安全,美國就需要測試所有的廠商,用同一套測試標準要求所有人。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提案將極大地影響美國農村地區的人們。這些地區的電信服務供給不足,許多當地人依靠著華為提供的基本聯接服務。
Phil:華為可能要失去美國供應商。對此,華為采取的一項措施是已經開發出自己的鴻蒙操作係統。您能否談談鴻蒙操作係統背後的戰略?
Joy:鴻蒙操作係統是一個分布式、輕量級、緊湊的操作係統,同時具有強大的功能。比起市場上的其他操作係統,它的代碼行數要少得多,所以安全性更高。鴻蒙操作係統與安卓及iOS的目的不同。我們通過鴻蒙操作係統來建設更融合的共享生態係統。開發者隻需進行一次應用開發,而且應用可靈活部署到多個不同的終端。這對於開發者和消費者是非常好的。鴻蒙操作係統將首先應用於智能終端,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和車載係統。有必要的話,它也可以取代智能手機上的安卓操作係統。鴻蒙操作係統開了很好的頭。我們在幾個月前才剛發布了鴻蒙,現在就已經有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報告稱,鴻蒙操作係統預計將在2020年底超過Linux,成為第五大最受歡迎的智能數字終端操作係統。

Phil:那麼安卓操作係統會怎麼樣,華為仍然致力使於用安卓嗎?
Joy:絕對的。不論現在還是未來,華為都將致力於使用安卓操作係統。我們伴隨著安卓成長,我們也對安卓的發展貢獻了很多。我們很喜歡使用安卓,消費者也很喜歡。我們開發出鴻蒙操作係統是為了跨平台的使用。鴻蒙也可以擴展支持智能手機,但我們優先選擇安卓操作係統和穀歌的GMS應用生態來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Phil:美國對中國和華為的另外一種壓力體現在原來與華為合作的多家美國高校都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您對此有什麼回應?
Joy:企業與高校進行的是雙向合作。華為等企業能幫助高校更快地商用他們的研究成果,大學教授可以獲得能夠付諸行動的洞察,了解亟待解決的業務挑戰和真實場景,探索最務實的研究方向。然而,我們擔心ICT行業將很快麵臨發展瓶頸。隨著5G的發展,我們很快將逼近香農定理的理論極限,即可靠數據傳輸速率的上限值。這是一個棘手的物理限值。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在技術創新方麵取得了許多進展。在下一輪發展中,我們需要在基礎理論方麵取得更多突破。
Phil:如何進行基礎理論突破呢?
Joy:大學是理論突破的驅動力,而工程和技術突破往往是大學和科技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極化碼能很好地說明這點。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博士經過20年的研究,於2008年提出了極化碼。這是一種新型糾錯碼,可支持超高速數據傳輸,同時確保數據不會損壞。因此,2008年出現了理論突破,但是這個突破被困在了實驗室裏。華為看到了Arikan博士研究成果的潛力,並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幫助他繼續深化研究成果。2016年,極化碼被納入了5G開放標準。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繼續開展跨國學術研究,並促進研究合作的繁榮發展。大學需要跨國學術研究,行業需要跨國學術研究,這也是理論突破的源頭。
Phil:華為在大學合作方麵每年投資多少?華為希望從這些投資中獲得怎樣的回報?
Joy:每年,華為在大學合作方麵的投資約3億美金。目前,我們和全球約300所大學合作,合作方式有很多種。華為給大學提供資金,但我們在資助教授進行研究或創新工作時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成果可以是教授發表的論文或者探索性發現。華為不對他們的工作成果提出任何權利或利益主張。此外,華為還與一些大學合作研究雙方都感興趣的特定技術。在項目開始之前,我們會對所有未來屬於一方或者雙方共享的知識產權和利益達成一致意見。業界標準做法就是這樣的。
正如很多大學的校長都說過,大學產生的專利除非拿來商用,否則就沒有真正的市場價值。因此,華為和大學正在合作,將專利和技術轉換為能對社會作出貢獻的商業資產。我們將繼續投入院校合作,支持基礎科學研究。我們相信那是為未來做好準備、確保技術普惠大眾的最佳方式。
Phil:你覺得現在是處在一場技術冷戰之中嗎?你覺得技術冷戰會產生怎樣的長期影響?
Joy:我當然希望不是。我的理由如下:自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1G係統推出以來,電信行業發展迅速,市場開放發展,行業攜手並進,逐步走向通用標準。從3G到4G,我們看到標準的數量從四套變成了兩套。我們行業的步伐也因此變得更一致,發展的態勢也向好。
有了5G之後,我們第一次有了全球統一的標準。這是了不起的大事。標準化將加速創新,降低成本,助力各類數字技術融合,並產生更大的價值。
麵對數字技術的“冷戰”態度——這個國家不可信,那家公司不可信。真正令我們擔憂的是可能會倒退到過去係統之間無法連通的時代。但如果美國決定脫離整個世界,封閉自己,即便生態係統不是完全不兼容的,創新還是可能會減速。
Phil:所以這點是清楚的,正如過去標準導致的結果,全球供應鏈是相互關聯的,你覺得全球供應鏈有可能出現割裂的情況嗎?
Joy:我認為當前沒有任何人可以破壞全球供應鏈。各國的科技行業彼此都是高度相關的,不僅中國和美國是這樣,全球也是如此。沒有人可以脫離全球聯合創新活動,或者在國內僅憑一己之力開發關鍵組件。這樣做成本太高了,很不現實,還可能落後於他人。中國市場準入刺激了美國公司的創新活動。美國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在中國都賺取了巨額利潤,然後再將這筆錢重新投入研發活動,以進行持續創新,保持競爭力。創新是雙向的。中國理工科畢業生數量居全球之冠。中國正從製造經濟轉向創新經濟。美國也能受益於中國的人才和新想法,就像其能通過和其他國家合作受益一樣。
Phil:我們聊聊華為的聲譽吧。近些年來華為頻頻遭到指控稱其竊取知識產權。這是巧合嗎?還是華為文化造成的?
Joy:簡單說,都不是。技術行業的每家大公司都曾陷入知識產權訴訟。有時是原告,有時是被告。這是在複雜的技術領域做生意所要麵臨的現實。這並不是說竊取知識產權是有理的。竊取知識產權肯定不對。知識產權是私有產權,受到法律保護,爭議應該通過法庭解決。過去30年,從未有法庭判定華為參與了惡意竊取知識產權的活動,也從未有法庭要求我們支付相關賠償金。和其他公司一樣,華為並不完美,但也並不邪惡。我們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也尊重知識產權保護在創新方麵發揮的作用。
Phil:華為為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付出了哪些努力?
Joy:我們成功的核心在於尊重想法和創新。
Joy:截至2018年底,華為獲得了近8.8萬項專利,其中1.1萬項是在美國獲得的。過去4年來,華為獲得的專利許可費超過14億美元。過去30年來,我們累計支付的專利使用費超過60億美元,以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知識產權,其中近80%的費用支付給了美國公司。我們許多技術突破都被納入到3G、4G和5G的開放標準中,這體現了華為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方式。這意味著,即使部分國家不直接向華為購買產品,他們仍在使用我們的專利,並受益於我們的技術。這就是這個行業的運作模式,也是我們保持不斷創新的方式。我們將繼續在知識產權領域采取開放和合作的方式,並確保我們以公平、負責任和非歧視的方式進行專利許可,也希望整個行業都能做到這一點。
Phil:英國可能會做出允許華為參與其未來5G網絡建設的決定,此前德國表示歡迎華為等公司參與5G部署。您認為這會引發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緊張局勢嗎?還是認為這給美國提供了向歐洲學習的機會?
Joy:我無法代表任何政府發表言論,所以我不知道這是否會引發衝突。但就個人而言,我當然希望英國和德國的做法能在大方向上為美國等國家樹立一個好榜樣。很高興看到歐洲對我們的測試中心表示歡迎,並統一行業標準。德國采取的辦法是統一標準,製定適用於所有供應商的測試和認證要求。這為通過客觀透明的方式來識別值得信賴的產品奠定了必要基礎。我們認為這為加強網絡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希望美國也效仿這種做法。無論現任政府何時願意與我們就此事展開對話,我們都非常歡迎。
Phil:從華為第三季度的經營業績報告來看,盡管麵臨巨大的壓力,包括政治壓力,但華為仍然實現了驚人的同比增長。您認為華為為什麼能實現這樣的增長?
Joy:華為前三個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24%,利潤同比增長8.7%。這是了不起的成績。我們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簽署了60份5G商用合同,5G Massive MIMO天線的出貨量也已超過40萬個。我們的消費者業務也表現良好,今年比2018年提前64天實現了2億部智能手機出貨量的裏程碑。
雖然華為麵臨美國政府的巨大壓力,但我們仍不斷尋求替代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大力投資研發活動。我們不僅專注於產品,還致力於尋找端到端供應鏈解決方案。
Phil:根據我所看到的市場調研報告,不論是從發貨量、基站部署情況,還是從將技術推向市場來看,華為都是5G領導者。華為是計劃將5G許可授予給美國公司,還是已經開始了?
Joy:最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提出願意把全棧5G技術的許可授予給一家美國公司。任先生認為,接受華為5G許可的當地主要電信設備提供商能讓美國真正受益。競爭的加劇對電信行業也有利,有助於降低價格並刺激創新,還有助於在美國電信和製造行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因此,把華為的5G技術許可授予給美國公司是一個非常棒的提議。
Phil:我們今天討論了創新管道、某些地緣政治話題,最重要的是,我們還討論了5G發展方向。Joy,謝謝您接受采訪,向我們分享了華為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
Joy:謝謝你,Phil!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區塊鏈交易所app官網蘋果手機版本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ave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theta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最新版zb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平台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