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

時間:2020-03-31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前言:十周歲的小米,向高端發起衝擊】】】

提到小米手機,你會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如果是“不服跑個分”,那說明你可能是有些年頭的小米老用戶;如果是“探索版”,那說不定就是傳說中的“小米釘子戶”;而如果是“1億像素”,那麼恭喜你剛剛加入米粉的大家庭。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

作為一家已經有著10年曆程的“創業公司”,小米的成功至今依舊堪稱是行業中的一大榜樣。如果細究其最招牌的產品小米手機的發展曆程,我們不難發現,一直強調極致性價比的它,實際上也先後經曆了多個階段的設計與定位變遷。從最初單純的主打性能,滿足一部分消費者對於手機“不卡”的基本需求,到後來開始提出“水桶機”的理念,開始在外觀工藝和細節技術上進行探索,再到如今已經掌握了部分先進技術,向國際一流水平發起衝擊。可以說小米手機的整個曆程,其實非常能夠代表小米本身的成長經曆,甚至可以說正是大部分中國企業與產品的一個發展縮影。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

正因如此,當2020年初,小米以一場略顯特別的線上發布會推出了全新的小米10係列後,它們幾乎是立刻就成為了焦點。原因無他,因為這一次小米10係列,特別是定位更高的小米10 Pro堪稱小米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高配”。不光是有頂級的性能和排名DXO榜首的成像水平,更是在屏幕顯示效果、揚聲器外放配置、機身工藝,以及內部散熱用料等眾多方麵都下了極大的工夫,其豪華程度令不少米粉瞠目結舌,更是驚呆了更多的圍觀群眾。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

沒錯,小米終於下定決心要衝擊真正的“國產品牌旗艦手機”寶座了,這一點從小米10 Pro史無前例的定價上,其實也能極為明確的看得出來。即便如此,雷軍在此前的發布會上也依然宣稱,小米10 Pro的價格比同級別的競品要良心許多的。不過對於這個價位段的消費者來說,售價可能並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小米10 Pro是否達到了它所應有的那種極致感受呢?我們今天將會用這篇評測來告訴你。

【【【外觀:風格大改,小米也有了真旗艦的貴氣】】】

去年二月,我們三易生活在巴塞羅那評測了當時剛剛發布的小米9。作為被譽為是史上最美的一代小米數字係列旗艦機型,相比於此前方方正正的小米8,小米9機身大量的采用曲麵設計,也使得握感與視覺精致度提升明顯,略顯誇張的全息幻彩工藝更是使得其辨識度極高,在光線的照射下五顏六色的“彩虹機身”自然是極為吸睛。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4)

但是如果將小米9與這一代的小米10 Pro相比,兩者之間在顏值上的差距,就甚至已經不能用“脫胎換骨”來描述了。因為這一次的小米10 Pro,在顏值方麵的表現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5)

我們首先來看機背部分,如果說小米9靠的是炫彩配色抓人眼球,那麼小米10 Pro這次更多的就是一種實打實的工藝和配置自信。一方麵來說,AG磨砂玻璃造就的“珍珠白”機背,呈現出一種淺藍色略帶粉色珠光的視覺效果,無論是摸起來還是看起來都有一種仿若珍珠的質感,相比前代機型少了幾分誇張,但多了不少貴氣。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6)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7)

說到“貴氣”,就不得不提到這次小米10 Pro在白色版本上選擇金色中框可謂是非常明智。內斂的曲麵珠光機背配合上流體造型的拋光淺金色中框,乍看之下甚至有種工藝品的錯覺。很顯然,這是與小米9完全不同的美感。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8)

讓我們將視線轉到手機的正麵,在這裏就是小米10 Pro外觀上的又一大亮點了——6.67英寸的窄邊框曲麵AMOLED屏幕。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9)

很顯然,雖然小米並沒有在發布會上吹噓這次采用的開孔工藝,但作為小米旗下首款采用開孔屏設計的旗艦手機,小米10 Pro這次的前攝造型絕對稱得上是“微孔”。就算算上攝像頭邊緣起到遮光作用的一圈隔斷,整體的非顯示部分直徑也隻不過比狀態欄上的一個圖標略大了一點點而已,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幾乎不會讓人注意到它對於顯示麵積的那麼一點點遮擋。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0)

當然,既然是作為小米衝擊高端市場的力作,那麼在外觀與做工方麵,小米10 Pro也注定並非是簡單的用料堆砌。事實上在它機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隻有在頂級旗艦級產品上才會被注意到的細節,比如說所有的開孔周邊都進行了圓滑化的處理,無論如何觸摸都不會硌手;又比如說這次的聽筒濾網,采用的是在中框上開槽,之後再嵌入微孔濾網的設計,從而使得下方的屏幕玻璃保持了完整的圓弧造型。


雖然這些細節不會令手機的性能更高、甚至對於觀察不太仔細的用戶來說都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對於一款定位旗艦級的產品來說,它們卻是必不可少的自我修養。

【【【性能:頂級配置自然給力,續航和快充也足夠在線】】】

有了大幅革新的優雅“麵子”,對於小米10 Pro來說,當然也得要有足夠稱得上旗艦的“裏子”與之搭配。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1)

小米10 Pro的配置為何?相信即便是沒有看過發布會的朋友也能立刻猜到。沒錯,當然是最新一代的高通驍龍旗艦平台:驍龍865,再加上LPDDR5內存與UFS 3.0 閃存的組合。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2)

如果你是一位對智能手機相關技術較為敏感的朋友,看到這裏可能就已經會有疑問了,明明現在最新的手機閃存標準應該是UFS 3.1才對,為什麼小米的新旗艦還在用UFS 3.0呢?其實這裏麵涉及到一個行業規範命名的門道。簡單來理解,就是UFS 3.1等於“標配寫入增強和低功耗休眠技術的UFS3.0”。


其中,寫入增強是針對高端旗艦機型的新技術(本質上是SLC Cache),而低功耗休眠則是針對中低端平台的新技術(為那些沒有獨立閃存功耗控製電路的手機準備)。然而在UFS3.1標準被正式製定下來之前,已經有一部分UFS3.0閃存用上了寫入增強功能,但是它們因為是在“UFS3.1”這個名稱確定之前就出廠的產品,因此不能被算作是3.1,依然叫做UFS3.0。而小米10 Pro以及今年新發布的一些旗艦機型,使用的多半就是這樣的“UFS3.0”閃存。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3)

三台機器對比,分別是傳統UFS3.0、小米10 Pro以及UFS3.1


為了讓大家更明確地對小米10 Pro裏的“UFS3.0”閃存性能有所認知,我們三易生活找來了此前測試過的某老款UFS3.0閃存(無Write Turbo技術)旗艦機型與某UFS3.1閃存機型的測速數據。大家通過對比便可以看到,2020年的這些“UFS3.0”在寫入性能上的巨大優勢,以及它們與UFS3.1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了。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4)

安兔兔跑分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5)

Geekbench CPU性能測試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6)

AIBench AI性能測試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7)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8)

3DMARK遊戲性能測試


在搞清楚了小米10 Pro裏的“UFS3.0”迷局,對於它硬件配置其他部分的性能,其實也就沒什麼懸念了。畢竟在當前的旗艦機型芯片解決方案中,高通驍龍865無論是在CPU和GPU架構、還是在內存帶寬、顯示子係統,甚至是配套的5G基帶的性能方麵,都遠遠地領先其他競爭對手。換言之,對於2020年至今為止的旗艦機型來說,也隻有驍龍865堪稱是真正意義上全新而且頂級的硬件方案了。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19)

當然,有了極致的性能,就會有朋友擔心小米10 Pro的續航與快充表現了。以我們三易生活自身的體驗來說,在正常的使用強度下,小米10 Pro 4500mAh的電池容量應付一天的續航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持續不斷的遊戲、拍照和跑分,那麼續航時間就會短一些,但從白天折騰到晚上也並沒有難度。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0)

那麼充電速度呢?在這裏首先要提一點,那就是小米10 Pro包裝內附的充電器是支持PPS協議的65W快充頭,拿來給筆記本電腦充電是可以的。但手機本身支持的是小米自己的50W疾速閃充方案,從充電速度來看,34分鍾從8%充到了91%,放到現在的手機裏來說雖然不算最快,但絕對稱得上是一線水平了。

【【【體驗:音畫雙絕,真旗艦的價值於此體現】】】

外觀上有了全新設計的華麗造型,內在也是當前頂級的性能水平,如果是以往的小米手機,做到這個程度其實就已經堪稱“真香”了。不過對於瞄準更高市場定位的小米10 Pro來說,它還有一些更多的元素隱藏其間。


首先要說的,就是小米10 Pro這次的“原色屏”了。熟悉小米產品線的朋友可能記得,在去年下半年,小米推出了一款主打專業和商務用戶的產品小米9 Pro 5G,首次在旗下產品線中提出了重視色彩還原,並對每塊屏幕出廠前都進行了校色的“原色屏”。到了小米10這一代“原色屏”不僅成為了新旗艦的全係標配,更在具體參數上得到了進化,峰值亮度從600nit提升到了800nit,對比度從六萬比一提高到了五十萬比一,除此之外對應的色域也從NTSC改為了更符合當前潮流的100% DCI-P3,並增加了對HDR10+逐幀高動態範圍顯示、90Hz刷新率,以及180Hz觸控報點率等一批新技術的支持。乍看之下,的確堪稱小米手機史上最好的一塊屏幕,甚至可能比市場上一些價格更高的機型表現還要出色。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1)

小米10 Pro內置了專業的色彩調整選項


那麼問題就來了,小米10 Pro的原色屏究竟好在哪呢?為了探究這一點,同時也是為了直觀的讓大家能看明白,我們為小米10 Pro找來了三台同樣以出色顯示效果為賣點的機型做對手。其一是曾經拿到DisplayMate A+評價的某海外品牌上代旗艦,另一款是並未在國內上市的機型,以及一款同期的曲麵屏旗艦機型。


我們把四台手機的色彩模式均調整為“自然(或標準)”,屏幕亮度開到最大、同時關閉自動亮度功能,接下來使用係統自帶的視頻播放器播放HDR測試影片,並以Pen-F加12-40 PRO鏡頭在四台機器中心點位置進行屏攝。所有的屏攝照片無後期,僅進行了尺寸壓縮。但畢竟相機“看”到的與人眼還是會有一定的區別,所以下麵的測試結果依舊為我們按照肉眼可見所判斷,照片僅做示意用途。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2)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3)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4)

在這個測試結果中,四台設備都能夠順利解碼與顯示HDR內容,但在具體的表現力上卻出現了較大的差異。


其中,左上角的小米10 Pro是四台設備中畫麵最亮的,這使得它在對畫麵中暗處的細節表現力上明顯占據優勢,但與此同時也在畫麵最亮的部分出現了一點過曝的現象。


而右上角的設備在顯示效果上明顯已經落伍,無論色彩還是亮度都跟不上時代了。


左下角的大屏手機看似色彩很不錯,但放大之後會發現,由於在解碼的過程中出現了極為嚴重的細節丟失,因此說明視頻算法還有待提高。


而論綜合表現,曾拿到A+評價的老旗艦確實還是最好的,但它與小米10 Pro之間的價差可是不小。


因此換句話說,除了因為將屏幕亮度打到最高會在高亮情況下出現一定的過曝之外,小米10 Pro這一次的屏幕表現,基本已經達到了行業中的最佳水準,比測試中的同價位產品好了可就不止一點了。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5)

不過小米10 Pro這次在屏幕下功夫的地方,還不隻是顯示效果。正如大家所見,當我們把室內的燈光關閉,用顯示器故意營造出“逆光”的效果,並開啟三台手機的自動亮度功能時,僅有小米10 Pro正確的調亮了屏幕,這是因為其首次采用了前後雙亮度傳感器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逆光看手機時,屏幕亮度不能自動調高的問題。那麼有人可能要問了,我什麼時候會需要這個功能呢?其實場景很多,比如室內、車內、船內的環境,又比如烈日下的背光處——說白了,自動亮度不正確和不靈敏這種小事,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可能都會想著我把手機轉個方向來解決它。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隻有那些無需用戶自己操心,就先把所有狀況都想到了的設備,或許才有資格被稱之為真旗艦吧。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6)

除此之外,對於小米10 Pro這一次的外放效果,我們覺得也很有必要說道一下。在發布會和官網的宣傳資料上,小米10 Pro都強調了此次使用了高配的七磁揚聲器,並專門在手機兩端都設計了大尺寸的出音孔,並拿到了DXOMARK音頻測試的第一名。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7)

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相比於此前我們所使用的某台號稱“AKG調音”旗艦產品,小米10 Pro的外放音量並沒有更大。但是可以很明顯的聽出在聲部較多的音頻中,小米10 Pro的聲音清晰度、或者說解析力要好了許多,各聲部沒有那種混在一起的感覺了,而且小米10 Pro的高音毛刺感更少,中低音部分的彈性也明顯更足。可以說,除了音量還沒達到可以當音箱用的程度之外,小米10 Pro本身的外放素質是無疑是要好於大多數隨身藍牙音箱的。


當然我們知道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智能手機配這麼好的外放“沒意義”,因為在公共場合使用外放是很不道德的行為。說實在的,我們也很討厭在公共場合開手機外放的人,但當你一個人在家、用手機看劇、娛樂、打遊戲的時候,足夠好的外放其實是相當能夠調動情緒、並增加內容沉浸感的。而且既然是旗艦手機,那就應該在用戶可能“用不到”的地方也堅持高配置,而不是以“省電”、“沒用”,或者“感受性差”為理由簡配,對不對?

【【【拍照:1.08億像素四攝,大底和高性能完美搭配】】】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小米10 Pro這次的拍照表現。眾所周知,小米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1.08億像素主攝的五攝機型CC9 Pro,並一舉拿下了當時的DXOMARK榜單的第一名。在那個時候,許多體驗過這款機型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CC9 Pro雖然確實成像質量與變焦體驗好到爆炸,但每次用到主攝來拍照可能會感覺略帶遲滯。而原因,很顯然是由於它配備的高通驍龍730G主控性能不足所致。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8)

正因如此,當小米把他們的這套1.08億像素多攝係統搬到小米10 Pro上時,所表現出的流暢度改善就可以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了。畢竟驍龍865這一次的ISP可是針對2億像素設計的,再加上強了數倍的AI算力與內存帶寬,應對億級像素的主攝自然就不在話下。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29)

樣張:樓房(超廣角)ISO50 15mm f2.2 1/752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0)

樣張:樓房(主攝) ISO50 24mm f1.69 1/1703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1)

樣張:樓房(人像鏡頭) ISO50 48mm f2 1/1968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2)

樣張:樓房(五倍變焦) ISO50 121mm f2 1/1336s


首先,作為一款配備了2000萬像素超廣角、1億像素光學防抖主攝、1200萬像素雙核對焦人像鏡頭,以及800萬像素光學防抖超長焦鏡頭的旗艦機型,變焦能力對於小米10 Pro來說自然是不在話下的。而且相比CC9 Pro時期,小米10 Pro在同等焦距下的清晰度確實有可見的提高,這顯然既源於更強的圖像處理性能,想來也與身為旗艦機型更好的鏡頭用料脫不開幹係。畢竟小米10 Pro的主攝這次可是全係標配8P鏡頭,這可是在CC9 Pro上僅有頂配一款才能享受的“待遇”。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小米10 Pro在變焦的時候,也會在EXIF信息中寫進當前的“等效焦距”了,這一現象在CC9 Pro的時候還不存在(當時顯示的是當前所用鏡頭的焦距)。那麼它意味著什麼呢?我們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小米10 Pro的變焦邏輯采用了更多鏡頭之間的合成算法,因此無法顯示出具體使用了哪一枚鏡頭進行當前焦距的成像,幹脆就顯示等效焦距;第二種則是小米可能正在研發具備真光學變焦能力的新品,而在變焦時顯示當前的等效焦距,既符合專業人士後期圖片管理所需,同時也是此類機型所必備的特性。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3)

樣張:樂高(微距) ISO887 2.35mm f2.2 1/25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4)

樣張:樂高(微距) ISO1628 2.35mm f2.2 1/25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5)

樣張:樂高 ISO739 24mm f1.69 1/50s


當然,我們始終認為“望遠鏡”式的變焦,是能夠體現手機拍照技術水平的其中一個功能,但它顯然不等於一部手機相機體驗的全部。就拿小米10 Pro來說,它的相機除了望遠之外,得益於超廣角與微距共用的設計,這次也能夠拍攝出具有足夠趣味和使用價值兼備的微距照片了。不過稍微令我們吃驚的是,實際上小米10 Pro這次的1.08億主攝微距對焦性能也相當可觀,而且與微距(超廣角)鏡頭相比,主攝因為具備更大的CMOS麵積,天生還具備著極為自然的虛化效果,這可以說是隻有小底的競爭對手所難以企及的優勢。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6)

樣張:樹葉(微距模式) ISO300 2.35mm f2.2 1/39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7)

樣張:樹葉(一億像素模式) ISO342 24mm f1.69 1/100s


在這一組樣張對比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開啟了一億像素模式強製使用主攝拍攝時,相比於使用超廣角鏡頭那完全不同的畫麵立體感與虛化效果。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8)

樣張:花 ISO213 24mm f1.69 1/100s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39)

樣張:花 ISO195 24mm f1.69 1/100s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一台具備超大底和超高像素的旗艦機型,小米10 Pro的這枚1.08億像素HMX主攝CMOS是僅具有相位對焦能力,不具備多核對焦設計的,再加上官方的相機參數中並提到是否有激光測距一類的輔助對焦設計,因此在評測前我們曾經一度擔心其主攝的對焦性能。


不過在真正上手之後發現,小米顯然已經對此有做過了專門的優化,小米10 Pro的對焦速度與合焦準確性都相當令人滿意,甚至可以說比我們至今為止用過的超高像素機型都要更好一點。這可能也與驍龍865本身大幅強化的影像部分性能有些關係,畢竟對於現在的智能手機來說,“計算攝影”早已是行業共識,而算力更強其實很多時候也就意味著影像方麵的表現更好。

【【【總結:它其實非常小米,但也因此更加極致】】】

說實在的,出品小米10 Pro的評測其實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因為相比於此前的小米手機,它實在是多了太多太多足以稱得上業內極致的技術與功能,以至於我們很難以一篇稿件去囊括它這次的所有特色。從這一點來說,作為小米首款真正進軍高端市場的量產機型,小米10 Pro顯然是相當旗艦和高配的,也因此在市場中顯得尤為突出。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40)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它就脫離了以往“小米手機”的固有屬性,成為了米粉陌生的那個存在呢?剛好相反,其實在這款機型身上,我們反而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小米一直以來堅持“極致性價比”的元素。這是因為小米10 Pro的預算提高了、定位上升了,所以有了更充裕的空間,去放下很多過往由於成本因素而不得不舍棄的細節。比如說這次每一台都需要出廠校色的“原色屏”,比如說優秀的音響效果,比如說四枚攝像頭整體高配,而且很明顯有用心調校的攝像頭,又比如說此次評測中還沒有講到的8K攝像、各種AI影像濾鏡,以及小米10 Pro這次引入的視頻優化和遊戲畫麵提升功能等等。

很旗艦,但依然小米:小米10Pro評測(41)

當然,正如雷軍曾經專門解釋的那樣,“性價比不等於絕對的廉價”。小米10 Pro的高端旗艦身份,與它所堅持的小米式極致性價比之間其實也並不矛盾。隻不過如果說以往的小米數字係列機型是憑借著高性能和部分極致設計,顛覆了3000-4000元價位段友商產品的存在意義的話,那麼這一次的小米10 Pro,其實也就是在用小米一貫的方式,衝擊著更高價位段上目標消費者們的價值觀與消費習慣,更顛覆著高價競品的產品哲學。


這是不是好事?當然是。畢竟對於用戶來說,這就意味著未來或將能夠買到更多物有所值的產品了。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