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殺死微軟, 滅掉英特爾, 取代蘋果”, 為啥賣手機的華為和小米削尖了腦袋想做PC?

“殺死微軟, 滅掉英特爾, 取代蘋果”, 為啥賣手機的華為和小米削尖了腦袋想做PC?

時間:2017-06-0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時隔一年,華為推出了涉足PC行業的第二代Matebook。從產品形態來看,相比之前的二合一筆記本,此番多了更純正的筆記本X、D係列,華為甚至宣稱X係列將對標蘋果的MacBook。

不過,擺在眼前殘酷的現實是 PC行業已連續多年走低。合計銷量占個人電腦市場50%以上的聯想、惠普、戴爾也都無法挽回頹勢,紛紛出現下滑。

MateBook也未能逃脫PC的宿命。據台灣電子時報網站披露,第一代MateBook產品上市至今全球銷量僅有約70萬台,並未達到預期。

對此,華為終端COO萬飆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標示,“因為筆記本電腦銷售渠道跟智能手機有差別,我們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應該說從消費者的口碑和市場銷售來看,達到了內部的預期。”至於今年的目標,他並沒有透露。

同樣慘淡的還有同期發布的小米筆記本Air,僅銷出約50萬台,平均下來每月的銷量隻有幾萬台。麵對不斷被唱衰的PC行業,出師不利的手機廠商PC之路何去何從?

“殺死微軟, 滅掉英特爾, 取代蘋果”, 為啥賣手機的華為和小米削尖了腦袋想做PC?(1)

細分市場是機會

在經曆了多年的激烈競爭後,如今的PC行業已進入寡頭時代。在穩居全球PC出貨量首位14個季度後,聯想低利潤搶市場的戰略終被瓦解,今年第一季度惠普以高出1.4%的優勢登頂。目前聯想排在戴爾之後位居第三,之後是蘋果和華碩。

盡管PC市場處在整體下滑之中,但存量市場依舊客觀。有機構統計,仍有相當的用戶在使用周期5年以上的舊PC,這意味和市場對於PC依然存在著需求。在中國市場,這個數值高達5500多萬台。

所以,PC依然是個巨大的市場,依然是片藍海,依然是抓住用戶需求的重要入口,而存量用戶的競爭也就更為激烈。

華為認為,PC頹勢是行業劇烈變革的表現,但隨著移動辦公等概念的逐步興起,PC行業或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轉機,而這個轉機是聚焦細分市場,通過區別於傳統PC廠商的策略來搶奪存量用戶。

萬飆表示,智能手機的迭代周期在12-18個月,PC則是3-5年,之所以會有著更長的迭代周期是因為缺乏創新的產品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他認為當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手機、可穿戴、PC等終端產品進行互通,將會創造出很多新的空間和領域。

“華為做PC是有綜合的考慮,覺得憑借華為的實力能夠抓住機遇。”萬飆表示,華為筆記本目前要把市場蛋糕做大,產品做精品,做紮實,而不是單純追求產品具體銷量。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MateBook X主打靈動商務,6988元起售,頂配為9988元;MateBook E延續了第一代MateBook的二合一設計,4988元起售;而MateBook D則是主打大視野商務影音,也是4988元起售,頂配為7288元。看的出,在不同的細分領域華為都在進行嚐試。此外,華為還在關注遊戲本。

據報道,2016年,全球遊戲本出貨量450萬台,而台灣供應鏈預計2017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580萬台,增幅幾乎接近30%,在整體呈下跌趨勢的筆記本行業中異常惹眼。

分析人士指出,在人們對於PC的需求正變得越發苛刻時,如何進一步滿足人們對於PC在智能化、人性化、輕薄化等方麵要求,恰恰是PC產品未來創新的挑戰,更是機遇。

不過,傳統PC巨頭也都意識到了PC已進入新的變革期,單純的產品形態已無法滿足用戶,所以紛紛與大數據、雲計算等結合,並在搶奪個人PC市場的同時加快對商用PC市場的滲透。例如聯想的“設備+雲”戰略、戴爾與EMC的合並。

可以預見的是,手機廠商在PC上是有機會的,但未來所麵臨的競爭壓力也會更大。

跨界是最大挑戰

手機和PC是3C產品中銷量最大的兩個品類,但是他們的玩兒卻不盡相同。尤其是在供應鏈的操盤上,這也是手機廠商所麵臨的最大挑戰。

華為、小米的筆記本產品屬於代工模式,對於PC產品品質、周期的精準把控自然遠不如智能手機,在實際市場銷售中,也就無法做出對市場需求的及時反饋。

例如在智能手機領域,華為有自研的芯片而華為筆記本產品需要使用處理器來自英特爾,軟件應用等適配需要找英特爾。

此外,華為筆記本使用的是微軟操作係統,這意味著華為要想做出一款好的筆記本產品,需要要與微軟、英特爾等廠商進行協調,並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優化。

此外,在渠道和營銷上,PC與手機在用戶的認識程度上也截然不同。現階段,對於筆記本用戶更傾向低頻率使用,而智能手機則處於高頻率。甚至在產品功能上,智能手機在兼容PC的功能,目前市麵上一些旗艦機在商務辦公的表現並不亞於PC。

伴隨PC下滑的還有其渠道的萎縮,曾經的電腦大賣場已非常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專營店。這也是眾多手機廠商目前正在重兵投入的環節,但不能與PC產品共用。原因在於,相比智能手機的短周期、高彙報,PC恰恰相反,渠道商更願意選擇銷售前者。

華為、小米在PC路上都是剛剛起步,長遠來看是有機會,欠缺的產品、渠道、營銷需要一定時間積累,關鍵之處在於手機廠商如何結合自身優勢迅速找到合適的細分市場。即便是構築生態全連接,也需要找到突破口。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