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半個月,Alphago”秒殺”柯潔以及5人頂尖棋手團隊,盡管這一結果對於人工智能圈來說早已是“毫無懸念”,甚至被認為更像是DeepMind對AlphaGo進行的一場勝率測試,但還是在業內外再度引發刷屏關注,人工智能熱度持續攀升,今日頭條首份AI影響力報告顯示,國民AI信心指數高達83。
與人工智能影響力擴散直接對應的是人工智能公司走向台前。業內皆知,人工智能是一個龐大複雜的體係,涉及眾多學科,而當下的熱門領域則主要集中在語音、自然語言、圖像識別、人臉、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物聯網、AR等應用領域,並誕生了一批優秀的AI公司,這其中有互聯網巨頭也有頗具實力和潛力的初創公司。

今日頭條首份AI影響力報告,僅供參考
在科技大會CES Asia召開之際,我們一起來看下有哪些將攜消費級產品亮相的人工智能公司,不完全統計,若有遺漏歡迎補充。
百度:綜合研究,押注人工智能國內第一
在人工智能的爭奪戰中,百度無疑走在了前列,在國內布局最早同時實力也最為搶眼。近兩年失利於移動互聯網的百度一直在進行轉型,2017年5月23日的百度聯盟大會上,李彥宏表示,“百度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這離百度去年10月首次提出轉型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過去了8個月。
百度的人工智能方麵的“投入”也是有目共睹,2013年到現在,百度已經先後成立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大數據實驗室(BDL)、百度矽穀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及增強現實實驗室(ARLab),涵蓋語音、圖像、自然語言理解、用戶畫像、深度學習、增強現實等人工智能熱門應用技術,並多有突破,如百度矽穀研究院在過去幾年開發的Deep Speech技術,運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大量數據語音訓練實現對語音的識別,其中DeepSpeech2語音識別係統在MIT科技評論的“2016十大進步技術”中入選,百度成為此次入選的唯一一家的中國公司。在人才上,百度吸納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最權威學者之一吳恩達(現已離職)等頂尖人才加盟。此前,吳恩達曾在公開信中表示,百度的人工智能團隊已經增長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員。

在本屆CES Asia上,百度將在室內、室外兩個展區,展出百度未來汽車技術,其中,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顧維灝也將在主題演講中講解自動駕駛項目的“阿波羅計劃”(Apollo Plan)。
騰訊:綜合研究,雲或成人工智能時代核心優勢
在4月初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BAT三大佬罕見同框,探討人工智能,馬化騰表示“相比於百度,騰訊已經在人工智能上落後了一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的現狀,不過作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在人工智能布局上也獨具優勢並有自己的策略。
今年年初,騰訊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姚星在年會上表示,騰訊在AI上麵的考慮主要基於四個垂直領域:專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四個方向的基礎研究,目前成立了AI Lab等人工智能團隊。而在人工智能發展更宏觀的層麵,騰訊的雲技術、大數據優勢也將是重要一環,馬化騰曾指出,未來大部分科技創新後台核心一定需要雲技術的支撐,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甚至未來的無人駕駛、機器人等等,它的後台的核心一定有一顆在雲端的大腦。

CES Asia 2017上,騰訊物聯網、汽車技術將有新產品、內容露出。
大疆創新:智能無人機,智能感知交互或為研發方向
在無人機領域獨占鼇頭的大疆,在人工智能方麵的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視覺、無人機控製、環境及障礙感知、視覺跟隨、自動尋路等。在傳感、通訊、導航等技術解決到一定程度後,無人機與真實環境的“預測性”感知互動將成為重心,也是智能無人機的發展方向。大疆也在無人機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如精靈4無人機就具備“障礙感知”、“智能跟隨”、“指點飛行”功能,消費級無人機從“視力”向“智力”過渡,而在最近大疆還演示了一項新技術:用手勢控製四旋翼無人機飛行。

中科創達:智能終端係統平台,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中科創達是一家智能終端平台技術提供商,這家公司曾麵向智能硬件產品推出“TurboX智能大腦”開放平台,覆蓋VR、AR、無人機、機器人、智能相機等智能硬件產品。此外還通過收購車載交互技術公司RW,設立產業基金等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中科創達也在強化人工智能底層算法的研發,例如,基於該平台的FACE TRACK算法,使無人機快速掃描並記憶人臉麵部特征,自主跟隨運動中的攝錄對象。其中,移動端的深度學習應用拓展也是該公司的重要研究領域。據了解,中科創達還有一個30人的嵌入式AI算法研究團隊——ThunderView,主要深入在輔助駕駛或者自動駕駛係統、數據安全、安防、智能家庭等細分領域的AI應用,國內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地平線也同樣是在進行該方麵的研發。

《互聯網周刊》與eNet研究院聯合發布
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老牌“國家隊”公司
科大訊飛是人工智能語音領域的老牌公司,也是“國家隊”技術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據了解,科大訊飛已經占據中文語音70%以上市場份額,截至2017年4月,訊飛開放平台合作夥伴達到30萬家,用戶數超10億。盡管已經在行業內有不錯的實力,不過,如多數技術公司一樣,科大訊飛也麵臨著巨大公司“夾擊”和商業化規模的問題。
作為技術公司,在技術上的儲備無疑是常態,去年,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訊飛研究院院長胡鬱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在語音識別上,訊飛在采用深度神經網絡算法的同時,還加入了視覺識別的方法。利用大腦在處理視覺圖片的方法來處理聽覺內容。

此次CES Asia,科大訊飛參展產品與服務主要在音頻產品、生活科技和汽車技術。
亮風台:AR(增強現實),AI領域“隱形貴族”
AR領域的亮風台是人工智能公司中的“隱形貴族”,該公司的核心技術主要在基於CV(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的圖像識別跟蹤、3D環境感知(SLAM)、人臉檢測與定位、手勢識別跟蹤、通用物體跟蹤等,而產品應用則主要是在當下風頭正盛的AR,該領域是人工智能和人機交互的交叉,也是人工智能應用層的一個重要分支。
人工智能公司中,頂尖人才往往是創業核心要素之一,亮風台同樣如此,創始團隊“陣容豪華”,如創始人廖春元是美國馬裏蘭大學CS博士,師承人工智能與人機交互領域先驅Terry Winograd,曾任富士施樂矽穀研究院正研究員,現為國際視覺人機交互、AR專家;而首席科學家淩海濱則為國際知名CV、AI 專家、Temple大學終身教授。據了解,該公司也常活躍於ECCV、ICCV、CVPR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會議,還與北大、清華、浙大等多家知名高校建立產學研計劃。

亮風台與美圖成立聯合實驗室研發人工智能技術
此次CES Asia,亮風台硬件產品HiAR Glasses(CES Asia創新獎獲獎產品),以及一些核心技術成果將亮相。
出門問問:語音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明星人工智能創業公司
2015年,出門問問被Google投資,成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廣受關注的創業公司,今年4月出門問問又宣布完成大眾汽車投資的1.8億美金D輪融資,在前後6輪融資中累計金額超過2.5億美金。
出門問問在核心技術主要在語音識別、語義分析、垂直搜索、基於視覺的ADAS和機器人SLAM等,應用場景集中在“穿戴、車載、家居”三大方麵。消息顯示,出門問問創始人李誌飛也有很強的學術背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係博士,曾司職 Google 總部科學家,是世界級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能專家,發展至今,在強化產品化和商業化之外,出門問問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也很重,比如,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研究團隊,建立「語言智能與人機交互聯合實驗室」,在自然語言處理等 AI 核心技術上進行研究。

CES Asia 2017上,問問手表 Ticwatch將有露出。
人工智能領域還有不少優秀的公司,如螞蟻金服、思必馳、曠視科技、雲知聲、商湯科技、依圖、圖普科技、地平線機器人等等,或因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等原因,沒有在此次的消費電子展上出現,不過也值得持續關注。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聚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50.16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蘋果app官方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trx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幣彙交易所app手機版2024安卓版
其它軟件16.51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所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美幣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