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AR/VR技術作為未來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被廣大的廠商和用戶所追捧,不計其數的行業元老,IT巨頭傾盡全力投身VR虛擬現實。最早的VR隻存在於設計師的腦海裏,如今的VR卻已經可以真實看到,聽到,感受到。
說起VR(虛擬現實)技術大家都不算陌生,HTC Vive、PlayStation VR、Oculus之類的名字也算耳熟能詳;而AR(增強現實)也借著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的東風成為了近期大家熱議的技術。可是說起MR(混合現實),你又了解多少呢?MR既可以理解成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也可以解釋成微軟現實(Microsoft Reality)技術,因為這一技術正是由微軟主導並大力推行的。

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MR 開發者套裝評測
我們今天評測的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 開發者套裝正是3Glasses在這一背景下與微軟深度合作所誕生的產物,那麼傳說中的MR究竟體驗如何,在微軟定製的規則之下3Glasses硬件質量怎樣,我們將從外觀、視覺、舒適度、操縱性以及生態內容、配置成本等幾個不同的維度帶來解析。
產品外觀:中規中矩又不失亮點
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 開發者套裝(以下簡稱S1)由一個VR頭盔主體,一個輔助定位裝置和兩個體感交互裝置一起構成。S1屬於外接頭戴式設備,需要外接主機才能使用。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S1的主體部分:外接頭戴部分。S1的整體造型與HTC Vive的圓潤相比要顯得更加棱角分明一些。為了保證重量,S1與其他常見的頭戴設備一致,主要使用了啞光的塑料作為機身主體材料。但是在頭顯的正麵,S1的鏡麵設計和發光的logo就顯得有辨識性的多。

此外,S1還在側邊配備了耳機,可謂是良心設計。不過筆者在使用時發現耳機的貼合程度一般,周圍環境如果比較嘈雜,那麼頭顯的沉浸感就將會大大的被破壞。S1顯然也想到了這種情況,右側耳機下麵還有一個3.5mm耳機接口,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耳機進行體驗。

耳機下方的3.5mm接口
S1的重量隻有358g左右,比起同類產品(Oculus Rift的380g,HTC Vive的550g)來要輕的多。耳機和眼罩等和臉部緊密相接的部分都由比較厚的海綿包裹。設備頂部由一個麥克風和windows按鈕構成,右側則有一個類似觸摸板的裝置。機身底部,S1同樣設計了一個麥克風入口和VR設備中實用的瞳距調節旋鈕。
鏡艙內的布置則比較常見,除了兩塊屏幕之外就隻有一個光感式距離感應器,頭盔上下有幾排密集的散熱孔。
二、視覺效果:這個真的要誇一下
S1使用的是兩塊分辨率為1440*1440的屏幕(相加為2880*1440),在像素密度上已經達到了目前設備的頂級水平,屏幕材質為TFT-LCD,比起AMOLED屏幕來說顆粒感和彩邊影響都要小一些,不過在色彩還原上要稍弱一籌。

S1的屏幕刷新率最高可達120Hz,更高的刷新率可以有效的提升畫麵的連貫性,降低VR的眩暈感。10ms以下的屏幕響應時間也足夠讓人滿意,不過在快速轉頭時,屏幕上還是能看到一定程度的拖影,這也是目前大部分虛擬現實設備的短板。

S1官方宣傳的可視角度在110°左右,經筆者實測顯示麵積還是足夠令人滿意的。綜合來看,S1在延遲,廣角和刷新率上都已經不弱於市場的同類產品;尤其值得一提是這塊2880*1440分辨率的屏幕在清晰度上要好很多,高達704的PPI帶來的是畫麵細膩,幾乎沒有晶格感。
三、舒適度:佩戴舒適就是有點暖和
前文已經說過,出於減重和防摔的考慮,S1采用的是塑料材質打造的外殼,看著體積不小的頭盔主體佩戴體驗還是非常輕盈的,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對玩家的頸部、鼻子、眼部造成相當大的壓力,設備配重整體較為平衡,佩戴起來舒適自然。

以佩戴後的實際感受來講,S1的內部空間很大,戴眼鏡的玩家也能夠直接佩戴使,這也是S1沒有將鏡頭做出調試的原因。S1的頭帶舒適度與貼合的緊密程度都符合人機工程學,並且可以利用魔力貼進行調整,舒適感要勝過目前市麵上大多數的同級別VR競品。

S1的眼睛周遭和耳機的材質為皮革包裹軟性材質,手感與肌膚觸感都是非常不錯的,唯一的小缺點可能是使用時間長了會出汗。S1給眼睛到鏡片留出的的距離較長,鏡片涵蓋的視野也較廣,貼合非常緊密但是也留出了體驗者佩戴眼鏡的空間,近視者可以戴著眼鏡進行體驗。
借助於高刷新率和較快的屏幕響應時間,S1在長期佩戴中的體驗也不錯。筆者在大約進行了一小時左右的使用後並沒有明顯的眩暈感,當然這個與每人的主觀體驗也相關。
符合人體工程學的T形頭帶設計、相對較低的重量以及不錯的顯示效果都為S1的舒適度加分不少,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鏡艙內部缺少主動散熱功能,僅僅依靠被動散熱的話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熱,有待提升。
操縱性:一言難盡的配件齊全
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 開發者套裝除了基礎的頭盔外還有額外的空間定位係統,被官方稱之為“3Wand”。3Wand由兩個遊戲手柄和一個攝像頭構成。

手柄最上方為輔助定位燈,光源為不可見的紅外設計。手柄下麵是一個搖杆和分別位於搖杆下左右兩側的菜單鍵和多功能按鈕,作為微軟MR開發者版,S1上的多功能按鍵上自然是微軟的經典Logo。此外,機身兩側各有一個自定義功能的側鍵,機身背部則是一個扳機/確定鍵。手柄使用Micro USB接口進行充電,並且在機器上預留了複位孔以防死機。

攝像頭則為紅外攝像頭,可以精準的捕捉手柄上的紅外光源並進行定位。左右視角範圍約為72°左右,而上下的可追蹤角度大約為53°。強光照會影響設備的追蹤識別,當然在室內環境是沒有這種憂慮的。
兩個手柄使用無線設計,攝像頭則通過一個USB接口與電腦連接,頭盔需要一個1.2以上的DP口以及一個USB 3.0的接口連接。S1的可活動範圍大約在兩米左右,如果超過這個範圍,定位就不能保證足夠精準了。


手柄的操作性尚可,按鍵手感始終,回饋利落準確,重量也比較趁手,不會太輕也不會太重,而且鍵位位置比較合理,幾個按鍵都能自如使用。扳機鍵和搖杆都是線性按鍵,操作感不錯。
但是說到定位的準確性就有些一言難盡了,這一部分我們要和後續的生態一起來講。
生態環境:未來美滿現實骨感
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 開發者套裝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產品的定位就是為了給開發者所準備的。不同於服務藍珀S1消費者版本的VRSHOW平台,微軟版的S1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平台下載,隻要你使用的是最新的Win10平台電腦,當你將S1與之連接後就可以由微軟自動下載驅動並且安裝。

在安裝的難易程度上,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絕對是我所見過的外接式VR裏麵最簡單的。隻要將各個設備連接正確,隻要簡單的跟隨係統指導進行幾個設置就可以進入微軟的混合現實門戶了。

係統自動下載告別繁瑣安裝
微軟一直堅信,混合現實才是計算的未來。早在今年年初,微軟就為Win10更新了“混合現實門戶”這一係統級的功能,回想一下相關設備的推廣,相信大家都能意識到微軟的布局深遠。而S1 MR版也就在這一環境下應運而生,當我們在討論S1 MR版的生態環境時,其實討論的就是MR的生態環境。
簡潔明了的安裝和哭笑不得的翻譯和老牌操作係統開發商微軟對比,現存的所有VR廠商都算是”半路出家”的廠商。所以在軟件層麵上微軟做的十分到位,隻要PC的配置通過了檢測並且你已經開啟了開發人員模式,那麼在整套安裝和調試之中就不會在遇到什麼額外的問題。

耳機這個翻譯某種意義上也沒錯
安裝過程流暢簡單,相關的設置也很簡潔易懂,某些同類競品真的該好好學習一下。但是截圖中筆者卻發現了個讓我有點意外的細節,耳機?相信有些朋友已經反應過來了。把頭戴式顯示器(Headset)翻譯成耳機(Headset)恐怕是所有VR廠商本土化時候所遇到最多的錯誤之一了。事實證明,連微軟這種老牌大廠也難免在這掉進坑裏。

附:在筆者做完評測即將發布的時候,得到消息稱微軟已經在後續的版本更新中把關於耳機的錯誤翻譯更正為頭戴式設備了。可惜每台電腦在重裝係統之前隻能體會一次設置安裝,筆者這裏就沒有辦法重新演示一邊安裝設置了,在這裏先為微軟點讚。
邏輯清晰的產品設計和亟待完善的交互控製微軟的MR引入了一個新的技術:視線中的小白點是你觀測視線中的注視焦點,以此為軸心,距離越遠的部分顯示畫麵越模糊。這麼做一方麵可以可以減輕機器的渲染壓力,另一方麵又可以更加真實的模擬真實的視覺效果。

仔細看能發現畫麵中的小白點
通過圖片還能看到,微軟為自家的混合現實門戶設計了類似虛擬房間的界麵,實際操作並不難理解,幾乎所有可以互動的都是窗口,果然是Windows(窗口)旗下的設計風格。想要三屏四屏甚至更多的屏幕一起協作玩遊戲或者多屏工作?微軟MR給你這個機會,從瀏覽器到應用商店再到媒體播放器,幾乎所有的應用都可以看成浮現在混合現實門戶場景中的窗口。
而且借助於S1上下兩個麥克風的設計,我們幾乎所有的操作也都可以借助語音進行操作,而且識別率還很高。不過比起方便便捷的語音操作,3Wand用上去就有些難受了。首先,手柄上的搖杆在門戶中是無效的,我們的移動是借助注視焦點(圖中的小白點)確定位置,然後使用手柄中的扳機鍵確定移動;其他的操作也大多如此,我們不能使用搖杆調整位置,然後使用按鍵進行控製。

不過筆者在了解後發現,在MR中的移動方式其實經過了多個版本的迭代,嚐試過VR多種移動方式,包括通過搖杆方向鍵控製的緩慢移動(以前的版本中可以見到),和點到點的瞬間移動。綜合比較後者的眩暈感更低,體驗更好,改成了如今這樣子。
充滿希望的未來和跌跌撞撞的現實
在當初微軟的發布會上,微軟稱Windows MR 設備將會全麵支持 Steam 平台上的 VR 遊戲內容。除此之外,Windows MR 平台的內容合作商還包含下述公司:

微軟還宣布,目前與343家合作夥伴研究吧Xbox大作《光暈》(“Holo”)移植到Windows MR平台。
未來是美好的,可惜目前我們還沒有在Windows MR上看到太多適合消費者的內容。未來MR生態的構建,仍需要開發者們的不懈努力。不過這麼一說,生態不完善這一點似乎也不是影響S1購買的原因了。開發大佬們快點去買了給我們開發更多更好的MR內容啊。
不過購買MR版的3Glasses S1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要跟遊戲說再見。雖然微軟和SteamVR的合作還沒有落地。不過在筆者潛伏在產品社區暗中觀察的時候,發現已經有開發大神放出了SteamVR的兼容軟件。雖然各種插件安裝,禁用什麼的搞到我焦頭爛額,但最後看到這個界麵的時候我還是流下的感動的淚水。

熟悉而陌生的steamVR界麵,因為圖標換了
當然還是要潑一盆冷水,雖然最後我們成功玩上了Steam的遊戲,但是兼容性還是不那麼完美,按鍵映射和定位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還是那句話:開發大佬快來買了給我們做出更好的兼容啊。
對了,還有大佬做了Oculus的兼容插件,不愧是開發者版本,各種大神加持下的平台兼容性接近無限啊。不過這個我就沒有進行測試了,如果大家對Oculus或者Steam的兼容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體驗一下。
平台搭建:玩VR的第一道門檻
跟其他的產品線不同,VR設備需要考慮的不隻是設備單獨的售價。作為外接式VR設備,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 開發者套裝還需要一個PC作為運算平台,而且沒有偷工減料,配置不夠的話你練係統檢測都通過不了。

S1官方給出的推薦配置如下。可以看到作為目前最前沿的科技領域需要的配置果然也是最前沿的,i7+GTX980的搭配跟同類競品相差無幾。不過如果想體驗足夠優秀的VR內容,這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購買渠道上,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MR 開發者套裝已經全球現貨發售了,你可以從官網,京東或者天貓等多種渠道挑選一個喜歡的購買,售價為3499元。
總結
綜合來看,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 MR開發者套裝的硬件素質還是十分不俗的,現實素質,綜合設計,佩戴舒適度等各個方麵都還算的上優秀。而且該有的設備諸如陀螺儀,手柄,追蹤攝像頭等設備一應俱全。
可惜在生態環境上,3Glasses 藍珀 S1 微軟版MR 開發者套裝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就不是那麼讓人滿意了。如果你有意於MR平台的開發與研究,那麼它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如果你跟我一樣隻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那麼3Glasses 藍珀S1消費者版要更適合你。
當然,我現在所下的結論隻是基於目前MR的生態環境,未來MR在微軟的大力支持之下,發展成為最棒的AR/VR平台也未可知。到時候,買了開發者版本的恐怕就不隻是開發者們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蘋果歐意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zg交易所官網地址
其它軟件19.98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app官方蘋果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zc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吉事辦官方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06.26MB
下載
易歐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交易所最新版本鏈接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eos交易平台手機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