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表示,開放合作是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
我們堅信,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必然走進智能社會。今天,人類社會正處於新理論、新技術再一次爆發的前夜。發展潛力巨大,但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很多問題依然存在,但開放創新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電子技術到了3納米、1納米後,不會因摩爾定律的失效而停下發展的腳步,還會繼續前進,隻是前進的實現形式還不知道罷了。我們曾經期望通過石墨烯來實現,但直到今天還不是很清楚;基因技術在這二、三十年一定有大的突破,它將促使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納米醫療……的巨大進步,給人類帶來的變化還不可知;分子科技可以用來合成前所未有的材料,新材料、新技術不斷出現,我們現在完全看不清楚;人工智能在此期間必將得到充分應用,對社會進步的促進和改進,財富的增加形式,還無法構想;量子計算在這個時期的突破普及,帶來信息流量的爆炸,產生的影響,雖然想象得到,但絕對不會是我們想象的樣子;光技術在各領域的深入應用……
單學科技術的進步,給我們帶來新的機會,已經讓人目不暇接了,而跨學科領域的突破產生的巨大衝擊波更令人震撼;任何創新都伴隨信息流量的爆炸增長,這些超大容量的數據的存儲、傳送、處理會是什麼需求,不能預測。但可以確定的是,越來越多的數據將存儲在雲上,並在雲上進行處理。洪水般的數據如何疏導?
總之,我們不知道未來的社會結構會是什麼樣的,如何去適應它,駕馭它。各種新思想、新技術都方興未艾。跨學科的“鏈式反應”是這一波科技創新的新特征,比如,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所有領域科學研究創新的基礎,如同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各個產業的基礎一樣。
要擁抱新時代,世界必須鼓勵思想自由已經明確的是,我們要加強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基礎有兩部分:硬基礎(技術本身)、軟基礎(應用技術所需的規則、技能……)。硬基礎,特別是光網與5G的建設,以及未來6G的應用。AI依賴一係列的信息技術,沒有基礎設施能力的持續突破,就難以進步,這就如同汽車沒有高速公路就跑不快一樣。軟基礎涉及人才、監管等,但關鍵在於人才,全世界要迎接這個新時代,必須發展教育,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基礎上,在充分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下,培養百花齊放的人才。
緊隨數據站在智能社會的門口,我們要展望二、三十年後在這個新的社會結構中扮演什麼角色。我們想象得到信息洪水的巨大,疏導巨大信息洪流就是我們公司未來二、三十年的戰略定位。疏導分發、存儲與處理數據流量,就是我們的戰略方向,也是我們長期的奮鬥方向,奮鬥必須在大方向上要有連續性,在不同階段應有適應性。
一花獨放不是春,這麼五彩繽紛的信息社會,沒有百花齊放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堅持開放合作共贏,堅持與全世界公司共建生態,共享生態,堅定不移擁抱全球化。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熱幣交易所官方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2.88MB
下載
歐意易交易所蘋果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解壓專家官方正版2024最新版本
係統工具75.3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vv幣交易軟件最新版
其它軟件46.41MB
下載
幣客交易所app官網最新
其它軟件77.27M
下載
以太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追幣網交易所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