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
產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是從消費互聯網引申出的概念,是指傳統產業借力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來幫助幫助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目前,以BAT為首的科技巨頭都在著手布局產業互聯網。
本周(1月13日-1月19日)華為“Cloud&AI”調整為第四大BG,成立獨立團,成為繼騰訊、阿裏、百度之後再對智能雲與產業業務進行架構調整的大公司。整體來看,各家都已經集中力量,大向雲+AI捆綁的架構調整趨勢明顯,“雲上爭奪戰”即將進入下一階段。

騰訊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2018年9月,騰訊就做出了比較大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原來七大事業群拆分整合為六大事業群,在產業端,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將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騰訊通過連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技術是騰訊公司最堅實的底層基礎設施,麵向AI以及即將到來的5G時代,騰訊將以技術為驅動引擎,探索社交和內容融合的下一代形態。”
阿裏雲事業群升級為阿裏雲智能事業群
2018年11月,阿裏雲事業群升級為阿裏雲智能事業群,2019年雖然阿裏也經曆了數次調整,但無論是釘釘入雲,還是天貓精靈升級為獨立事業部,這些其實都是集齊公司內部的資源幫助阿裏雲智能構建產業觸角,以實現阿裏巴巴數字經濟體的最終願景。
用阿裏巴巴CEO張勇的話說,阿裏正在實施著“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的一體化戰略。
張勇在致阿裏人的公開信中稱:集團過去幾年在實施中台戰略過程中構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機器智能的計算平台、算法能力、數據庫、基礎技術架構平台、調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將全麵和阿裏雲相結合,向全社會開放、為全社會服務。
百度AI體係組織架構升級,三大部門整合為“百度人工智能體係”
1月8日消息:百度AI體係進行組織架構升級,原AIG(AI技術平台體係)、TG(基礎技術體係)、ACG(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整體整合為“百度人工智能體係”(AI Group、縮寫為AIG)。
新AIG包含技術中台群組(TPG)和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兩大群組組成,繼續由百度CTO王海峰整體負責。
同時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四大業務板塊升級為四大事業部,並在工業互聯網、視頻、物聯網、工業質檢、物流地圖等領域加大投入。相關負責人繼續向王海峰彙報。
百度方麵介紹,此次架構升級是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技術中台價值,提升業務支持效率,將百度的領先技術能力更高效地向產業輸出,以進一步加快產業智能化步伐。
華為將“Cloud&AI”調整為第四大BG
剛剛進入2020年,1月14日,華為近日又對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調整,其中Cloud&AI升至華為第四大BG,實施Cloud Only戰略。侯金龍擔任Cloud&AIBG總裁,彭中陽任企業BG總裁,原企業BG總裁閻力大調任B類國家管理部總裁。此外,吳偉濤任公司總幹部部副部長,劉宏雲增任東南亞地區部總裁。
就在2019年全聯接大會,華為將全公司上下“計算”方麵的能力進行了整體打包。在雲上,2019年一季度,華為還將原來的IoT、私有雲團隊合入了Cloud BU,並加強了雲在各個產業側的滲透實踐。
阿裏巴巴重心北上,核心業務全麵落地北京
在不久前阿裏巴巴北京總部正式啟動建設後,阿裏近日宣布,其核心業務已全麵落地北京。目前,除天貓淘寶等早已成為北京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外,支付寶、口碑、餓了麼、大文娛、高德、阿裏健康、釘釘等阿裏核心業務也已全部落地北京,為首都帶來大量消費和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其邁向全麵數字化提供強力支撐。
UCloud1月20日將上市發行
1月20日,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刻得)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發行,這也意味著優刻或同時以“中國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及“中國雲計算第一股”的雙重身份登錄科創板。
公開資料顯示,優刻得成立於2012年3月,是一家第三方雲計算服務商。公司自主研發並提供計算、網絡、存儲等基礎資源,同時還提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品,並通過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三種模式為用戶提供服務,目前公司業務已覆蓋互聯網、金融、教育、新零售、醫療、政府在內的諸多領域。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收入規模迅速提升:2017 年度和 2018年度公司營收同比分別增長62.60%和41.39%;2019年1-6月較2018年1-6月同比增長32.13%。

2019 Q3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前5名:阿裏雲、騰訊雲、華為雲、天翼雲、金山雲
近日,根據Frost &Sullivan(以下簡稱“沙利文”)對於中國公有雲市場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Q3市場達到19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3%,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市場集中度也進一步提高。未來5年,在AI/IoT/5G/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應用,以及政策利好的推動下,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沙利文預計,中國公有雲的市場規模有望在 2023年達到 5,256.5 億元人民幣。

從IaaS市場來看,Top5廠商占據了總體73.8%的市場份額,阿裏雲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騰訊雲位居第二,華為雲升至第三,天翼雲和金山雲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阿裏雲憑借在新零售、雲視頻、雲遊戲等領域的收入優勢繼續保持行業龍頭老大的市場地位,未來將進一步擴大以政務、金融和製造行業為主的企業級市場。騰訊雲營業收入進一步擴大,主要得益於現有客戶使用量增加以及來自教育、金融、零售行業的客戶基礎擴大,以及在遊戲及視頻行業保持高滲透率,綜合解決方案能力的提升也促進了收入增長。華為雲首次躋身市場前三,主要憑借在全棧技術、行業解決方案能力,以及本地化服務、安全可靠等方麵的優勢得到了政企市場的青睞,同時在互聯網、金融、基因等細分市場獲得了進一步的突破。

從PaaS市場來看,阿裏雲、騰訊雲、華為雲、天翼雲以及AWS共同占據75.4%的市場份額。阿裏雲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騰訊雲位居第二;華為雲排名第三;天翼雲和AWS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從公有雲市場整體發展趨勢來看,人工智能成為中國公有雲行業的重要驅動因素,各行各業都在加速AI技術的深度應用,用於服務效率和體驗的提升、智能化運維、智能化安全防護以及降低成本等目的。基於雲上的一體化的、使用便捷的AI服務能力成為公有雲服務商比拚的重要方向。隨著5G時代的到來, AR/VR/雲遊戲等應用場景將加速落地,推動相關雲服務的發展;雲計算、人工智能、5G技術的融合能力成為公有雲服務廠商的又一大競爭方向。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區塊鏈交易所app官網蘋果手機版本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ave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theta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最新版zb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平台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