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張澤
線下摸索多年的小米開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這兩年我們的問題是,既想守住基本盤,又想在線下找到突破口,然後我們就一直在博弈和遊離,導致產品策略、銷售政策、渠道政策一直在搖擺。”小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兼中國區線下委員會主席張劍慧對《財經天下》周刊坦言小米在線下市場犯過的錯。
如今,小米開始加大對核心渠道商的扶植,宣布在未來三年追加50億元投入到線下業務,打造新零售鐵軍。
不久前,《財經天下》周刊跟隨小米走訪江蘇小米線下市場,觀察到了一些新的現象:以小米為典型代表的AIoT平台公司,其智能家電矩陣產品正在成為新的消費需求,以及大型的shoppingmall也正在逐漸成為新零售的主陣地,小米在探索新零售的變革變革方向。

渠道收口,小米聚焦核心客戶
生活在五環內的人都有這樣的誤解:線上渠道的滲透已經遠遠超過了線下。
事實卻遠非如此。江蘇一位大經銷商對《財經天下》周刊透露,盡管線上一直為大家所關注,但線下渠道一直是重點。事實上,即使在線上份額最高的時候,線下渠道依然占據了70%的手機銷售份額。顯然,搶占線下陣地是所有手機廠商的必修課。
小米在最巔峰時,能占到線上手機市場的60%,盡管這幾年份額有所下降,但依然在線上渠道有著很好的基礎。相比之下,線下市場對於小米而言還有非常大的挖掘空間。
2019年年中,小米組建了線下業務委員會,張劍慧被任命為委員會主席,而雷軍本人也親自執掌中國區,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加強線下渠道建設,穩住小米的手機基本盤。
半年來,小米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今天看未來三年,你覺得未來線下是什麼樣子的?反過來,站在三年後想今天應該做什麼事?
雷軍希望渠道、價格、政策盡可能穩定,盡可能不要折騰團隊,用一種休養生息的方法,讓高速發展的團隊重新穩定下來,做更深層次的思考。
過去幾年,小米做線下非常在意門店數量。這也導致整個2018年,小米的線下門店呈現井噴增長的態勢。然而,數量不等於質量,快速增長的門店並沒能給小米在線下帶來成功,反而帶來了很多麻煩,經銷商的積極性沒有顯著提高。

2019年中,小米開始建立一套自己的核心客戶體係。在這個客戶體係裏,不再是所有客戶一視同仁,從藍血客戶、金牌客戶、TOP客戶到一般客戶都對應了不同的支持政策。這也是其他手機廠商的線下打法。
對客戶進行分級的目的已經非常明確,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聚焦使用,滿足核心客戶飽和供貨,讓吃螃蟹的核心客戶賺到錢。這些人對於線下渠道的示範作用遠大於小米苦口婆心的勸說。
小米的線下渠道在逐漸收口,同時,政策也變得更加透明拉通。在之前小米的線下渠道裏,小米之家、專賣店、授權店、專營店、KA等都分屬於不同的渠道,如此複雜的做法,導致大家都賺不到錢,大經銷商也沒有感受到小米的特殊關懷和重視。如今,小米則統一將渠道劃成小米之家、渠道客戶、省包和運營商四條線。
小米在線下開店的速度也明顯降了下來,更多的是優化已經拓展的店鋪,把效益差的關掉,扶持效益好的店鋪。
讓經銷商賺到錢是線下渠道最穩固的一環。小米在明顯加大對核心渠道商的獎勵和補貼力度,譬如小米CC9係列連續三個月加大了對客戶的業績獎勵,基本能保證與OPPO和vivo的機型在同一利潤水平。這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潤。
往年,線下渠道不願意賣小米的很重要原因是,小米堅持極致性價比,讓利給消費者,造成渠道的利潤太薄,盡管銷量可觀,但對渠道商的支持力度太小,渠道幾乎賺不到錢,所以小米的線下一直在以自營的小米之家為主,經銷商則處於真空期。
小米在努力打破這種僵局。今年年初實行了雙品牌戰略,小米手機不再堅持極致性價比,主動留出利潤空間給線下渠道。而把性價比的優勢更多的留給了Redmi。這樣的安排也讓小米騰出手來,為線下渠道的建設構建更健康的生態。

手機一條街盛況不再,商超成新寵
揚州淮海路,傍晚六時許,天色已暗,霓虹初上,街道兩旁的店鋪掛滿了華為、OPPO、vivo和小米的logo,手機店一個挨著一個,手機一條街的盛況依然在這裏存在。但靜心觀察,沿街的手機門店幾乎看不到顧客進入。
當地一位經銷商對《財經天下》周刊透露,他從去年開始已經在關店,高額的開店和人工成本,使得他們不得不關閉一些效益不好的店麵來維持生存。而銷量相比去年更是直接腰斬。
類似的情形在國內其他地方頻繁上演。手機一條街曾締造了OPPO和vivo的銷售奇跡,這也成了OV最經典的象征。而手機店如此密集的出現,很大一個原因是運營商的高額補貼。這些手機賣場得益於運營商的補貼政策,據多位手機店主透露,運營商的補貼可以覆蓋房租的60%。
然而,隨著運營商補貼的減少,密度過高的手機店已經變得生存維艱,而線下購物場景的變遷也在加劇著線下渠道的變革。
徐倩是南京一位小米授權店的店主,他之前的身份是米粉,在最近一年開了三家小米授權店。與那些在手機一條街的店鋪不同,徐倩的店鋪全部開在了當地的shopping mall。他專門選擇了萬達在當地開發的樓盤和商場裏,盡管客流量暫時不多,但隨著周邊小區的建設完成,店鋪集群效應的形成,他的這家店鋪將直接受益。
小米也在鼓勵商家把店鋪開到shopping mall。揚州京華城的小米之家就選在了客流最密集的商場入口處,緊挨著優衣庫和屈臣氏。
第一家小米之家自營店誕生於2015年,開設在北京當代商場。當時業內都覺得小米瘋了,其他廠商都沒能預見到手機等零售業態將往大型商超轉移。緊接著2016年,小米大範圍進軍一二線城市的shoppingmall,小米之家遍地開花,客流量可觀,小米在線下市場取得重大突破。
徐倩說,手機一條街的衰落已經是大勢所趨,他在提前布局未來的商業形態。張劍慧則對《財經天下》周刊說,shopping mall將成為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商超的優勢顯而易見,一方麵,用戶有逛的需求,而shopping mall有著非常好的逛街環境。另外手機一條街也因為價格混亂,競爭激烈的問題,越來越難賺到錢,顧客流失也比較嚴重。

高頻帶低頻,智能家電新消費崛起
事實上,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OPPO和vivo,僅靠手機的利潤已經很難維持經銷商的生存。而小米在2013年就已經布局的IoT生態開始發揮功效,多個小米之家和小米授權店的店員透露,在每月的總營收裏,手機實際隻占了一半不到,甚至有些店不到40%。用戶除了購買手機,時常來逛逛購買小米電視、空氣淨化器、淨化器、加濕器、洗衣機等智能小家電已經成為一種消費趨勢。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有些新社區商圈附近的向小米店麵,小米電視的銷售額已經與小米手機旗鼓相當,剩下的全部由小米生態鏈的產品貢獻。這也是小米的優勢所在,當小米提出IoT時,其他家把寶壓在了手機上。當手機紅利尚存時,大家能掙到錢,而銷量飽和時,矛盾逐漸凸顯。
機會總是留給吃螃蟹的人,已經有不少商家開始投入到小米門店的建設。短期看,小米能帶來的利潤還不多,“但等小米在線下做起來了,就沒你的機會了。”一位經銷商對《財經天下》周刊表達了這樣的擔憂。顯然,對於未來的憂慮不得不讓他們做多手準備,畢竟小米的模式還是能給他們帶來流量和流水。同時,在他們看來,對比各家手機企業的模式,小米的才是最能代表未來的新零售模式。
從自己探索小米之家,到現在鼓勵合作夥伴進shopping mall開店,從之前堅持極致性價比,到現在主動給經銷商留出利潤空間,從隻賣手機,到現在的全矩陣智能生活產品,小米的線下渠道變革總算看到了突圍的希望。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wbtc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時代交易平台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國際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87.34 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方網站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尚亞交易所app手機版蘋果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hitbct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81.86MB
下載
mdc魔數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zt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73.2 MB
下載
abbyglobal交易所
其它軟件17.4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