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姚心璐 編輯| 安心
自建工廠已經成為主流手機廠商的標配。
11月21日,在世界5G大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宣布,小米正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未來工廠,主要研發和生產小米旗艦手機,工廠將於今年12月正式落成投產,第一期設計年產能為100萬台。
從2010年創立至今,小米一直以代工廠生產的模式進行“輕資產”運營。但近年來,自建工廠正在成為手機廠商的發展趨勢,國產手機“華米OV”四家中的另外三家,也都已擁有自建工廠。
自建工廠生產旗艦機,會改善小米的缺貨問題嗎?
杯水車薪代工廠是小米的一貫標簽。誕生伊始便被稱為“互聯網手機”的小米,早期以代工廠、線上銷售的絕對“輕資產”模式運營,並以此壓低成本,得以有空間推出高性能產品。
直到2017年,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王川還發文表示,小米不自建工廠而選擇代工模式,可以挑選質量最好的、效率最高的廠家,“比傳統廠商更有優勢”。
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這種“輕模式”正在遭遇種種問題。
數年來,小米頻頻遭遇產能問題,在最嚴重的2015年,缺貨更是直接導致了小米的業績危機。直到2019年,新一代旗艦機小米9發布時,仍然因為缺貨,使小米不得不發出道歉信。
“小米現在在代工的供應鏈上很弱勢,”一位行業人士透露說,“根據我們的調研結果,小米在很多工廠的重要性順位都會被排在華為和OV之後,缺貨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今,小米終於一改過去9年對全係代工的堅持,自建工廠。根據雷軍透露,被命名為“小米未來工廠”的自建工廠占地18.7萬平米,將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產線、5G網絡、大數據等技術,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每分鍾自動生產60台智能手機,比傳統工廠提升60%以上。
當然,若以行業水平看,此次小米工廠的規模並不大。今年下半年的消息,OPPO在印度大諾伊達地區的工廠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每月產能約為400萬部,到2020年產能將再翻一倍。
相對於小米每年超過5000萬台的總出貨量,自建工廠100萬台的產能無異於杯水車薪,即便是隻生產小米旗艦機。以小米9為例,在發布後一個月即宣布出貨150萬台。由此來看,短期之內,月產能不足9萬台的小米未來工廠,應該還無法改善小米“萬年缺貨”的老問題。
當然,無論如何,以輕模式著稱的小米終於在國內自建工廠,仍然是一個裏程碑式的變化,其象征意義或許大於實用意義。
自建工廠成趨勢截至目前,“華米OV”均已擁有自建工廠。
在國產手機發展早期,因為輕投入優勢,代工廠成為大部分手機廠商的優先選擇。但近年來,代工模式的種種問題也在被暴露,除了常常出現的缺貨問題,代工廠也帶來了核心機密泄露、質量難以監控等問題。
同時,隨著手機廠商在技術研發上投入的增加,供應鏈上的一些代工廠也出現技術難以匹配的問題。榮耀總裁趙明曾表示,華為、榮耀的很多產品在供應鏈端已經走到瓶頸,找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案,“隻能選擇自己做”。
有行業人士表示,自建工廠的優勢在於對供應鏈的把控,既能夠掌握生產進度,不至於在產能上被人“卡脖子”,又能夠控製質量,不易出現產品品控問題。因此,以自家工廠生產旗艦機,已經成為當下手機廠商的主流做法。
自建工廠也成為手機廠商“秀肌肉”的一種方式。OPPO和vivo是行業中最早投入自建工廠的廠商。今年上半年,當OPPO著力宣傳十倍變焦的旗艦機Reno時,在產品影片中加入了大量工廠的鏡頭,強調自有工廠的技術實力。vivo也在今年初一度開放工廠的參觀,以此展示其對品控的把關。
今年下半年,OPPO宣布將在印度工廠擴大產能,明年的年產量上升至2億台。大約在同一時間,華為也宣布投入新工廠的建設,在武漢計劃投資18億元建設海思光工廠。
近年來,手機市場正在持續向頭部廠商集中,而主流手機廠商在自有生產能力上的增加,無疑也將繼續擴大它們與中小廠商的差距。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雷達幣交易所官方網站軟件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庫幣交易所app新版本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04.61MB
下載
cryptopia交易所app官方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蘋果手機版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
歐意易交易所官方手機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手機版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幣優交易所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比特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57.63MB
下載
幣夫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80.5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