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萬離職賠償款、251天拘留、一份《刑事賠償決定書》,華為前員工李洪元的遭遇近日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日前,當事人李洪元對媒體表示,此事不是自己主動曝光,希望和華為溝通。他還披露,離職之前曾舉報部門業務造假,並暗示這是自己被迫離職以及離職後被抓的原因。
關於李洪元這件事,華為已經霸氣回應了:“華為有權利,也有義務,並基於事實對於涉嫌違法的行為向司法機關舉報。我們尊重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檢察院和法院的決定。如果李洪元認為他的權益受到了損害,我們支持他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起訴華為。”
這個回應沒有道歉,沒有辯解,甚至連情緒都沒有。華為的黑科技已經這麼先進了嗎?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寫回應了?而這個回應用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我們有權利和義務舉報你,我們也尊重判決結果,不服你就繼續告。
如果說這個回應有什麼有效信息的話,那就是華為這家企業把舉報李洪元這件事給扛了下來。我想這個結果會讓很多華為粉絲頗感失望,粉絲們可能還希望舉報員工這件事不是華為的企業行為,而是華為內部中層幹部自作主張。
他們或許還腦補了一出辦公室政治大戲:部門業務造假被李洪元舉報,相關部門清理門戶將李洪元開除。李洪元在與部門談判後獲得高額賠償,卻被相關人員舉報敲詐勒索。李洪元忍辱負重終於沉冤得雪,任老板高風亮節向李洪元道歉,華為重拳出擊嚴懲涉事人員。
然而劇本並沒有按照粉絲的想法寫,華為內部對這件事如何定性怎樣處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對外,華為卻統一了口徑。華為肯定了這次舉報行為,這不再是個人間的恩怨糾紛,而是企業行為。而且對李洪元被拘留251天這件事,華為方麵似乎也不打算有什麼表示了。
僅僅因為一個舉報,讓李洪元損失慘重。不僅失去了工作,還經曆了251天的牢獄之災,這種人生損失,不是賠償金所能彌補的。而且這件事還沒有完,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李洪元再去找工作,用人單位恐怕也得掂量掂量,即使不考慮華為的態度,這樣一個“不安定分子”,企業能用嗎?所以李洪元未來在IT這個圈子裏,恐怕就不好混了。
或許這就是華為想要的效果,而這份強硬的聲明也起到了殺雞駭猴的作用。通過這件事讓華為的員工們意識到,和企業博弈的成本有多高。即使沒有牢獄之災,那漫長的官司都有可能耗盡一個人的全部能量,華為說支持李洪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權益,包括起訴華為,但我相信,李洪元已經告不動了。
華為為什麼這麼幹?因為利益相關。在華為方麵看來,李洪元這樣的口子不能開,如果以後每個員工都有樣學樣,那華為就不用幹別的了。所以必須殺一儆百,不管在這件事上李洪元是對是錯,華為都不允許這種對抗行為存在。
那麼華為為什麼敢這麼幹?因為這麼幹的成本很低。看李洪元這個案子,華為有什麼損失嗎?沒有。連賠償都是國家掏的錢。當然李洪元可以反告華為誣告,但就像我們前麵說的,李洪元還有這個力氣嗎?換成羅永浩還差不多。
那麼口碑呢?華為不擔心自己的市場口碑倒了嗎?不是很多粉絲因此粉轉黑了嗎?這恐怕就得問我們消費者自己了,你會因此而拒絕使用華為手機嗎?你會為了聲援一個弱者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嗎?如果你不會,那麼華為就不怕。
當市場和法律對企業失去了束縛能力的時候,企業就會把利益進一步最大化。他們可以讓加班變成一種常態,他們也可以解雇掉不再具有價值的員工。看看華為,再想想網易,想想曹德旺的美國工廠,這不是一家企業的選擇。
可如果市場上眾多消費者通過購物和股票買賣把自己的不滿反映出來呢?如果有100個、1000個李洪元團結起來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呢?如果法律能夠判決企業支付巨額的懲罰性罰款呢?我想企業就隻能選擇妥協了。說白了,違法的成本足夠高,企業也就不敢這麼幹了。但這不是一個人能辦得了的事,這也不是關乎一個人的事。
新文化報評論員 牛角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ave.ai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wbf交易所app手機版
其它軟件68.68M
下載
歐億交易平台app蘋果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
歐意交易平台app官方最新蘋果版本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wbtc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時代交易平台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國際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87.34 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方網站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尚亞交易所app手機版蘋果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