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第二輪的芯片製裁之下,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無法再交由台積電代工,也無法向高通博通這類美國公司采購高端芯片,而大陸的中芯國際芯片製程技術還有很遠的距離。此前也有消息傳出,華為向聯發科下了1.2億片芯片訂單,或將在P50手機將搭載。
“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麵”,“(華為)隻是做了芯片的設計,沒搞芯片的製造”,他表示,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芯片的Mate40,“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芯片。”
他呼籲,半導體產業應該全麵發展,突破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隻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餘承東表示,去年美國製裁後,華為少發貨了六千萬台智能手機,但在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手機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在新一輪的製裁之下,華為的芯片一直處於缺貨狀態,他預測, 今年的發貨量數據也會比2.4億台更少。
以下是餘承東發言全文
餘承東:謝謝。今天非常高興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對於這個行業的想法,我是在華為負責消費者業務,所以首先向大家報告一下華為消費者業務這幾年的發展情況。我是2010年底兼職負責消費者業務,2011年完全負責華為消費者業務。
過去幾年,由於全球消費者的鼎力支持,我們實現了高速的發展,實現了幾百倍的增長。我今天看到很多人使用華為的手機,當然還有少量的iPhone,大家可以體驗一下我們的5G手機,謝謝大家。
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手機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其實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如果不是美國製裁,去年市場份額應該做到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但是去年美國製裁後,華為少發貨了六千萬台智能手機。今年的量有可能比這個數量還少,因為今年是第二輪製裁芯片,沒法生產。所以很困難,我們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芯片供應,造成我們今年可能發貨量比2.4億台更少一點。
我們今年上半年仍然實現了收入的增長,原因是我們的高端產品賣得很好,占比越來越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的非手機產品高速增長,我們的PC、穿戴、手表、手環、耳機、平板都實現了高速的增長。我們是中國第一大手表廠,中國的第一大穿戴終端廠家。截至2020年Q2,我們的平板在中國市場份額是第二,在全球是第三。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是第二。截至2020年Q1,在全球的份額裏我們的智能手表是第二、蘋果是第一。
華為消費者業務提出了未來5-10年的長期戰略,是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在5G、AI、全場景智慧化時代,我們圍繞著消費者的全場景提供了幾乎無縫的智慧生活體驗,包括家庭場景、辦公場景、出行場景、運動健康等。我們提出1+8+N的概念,1是指智能手機,8是智慧屏、音箱、眼鏡、手表、耳機、車機、平板、PC,包括五個場景,N是廣泛的生態,包括智能家居的生態、運動健康等各個領域的生態。
今天我們處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非常快,互聯網用戶數全球第一,因為我們人口多,尤其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也造成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是全球第一。中國小程序的發展速度三年趕超了APP十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子支付也是在全球第一的。
我們看到好的地方,但也看到我們的不足,中國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第一,占比57% 。中國產的PC,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占了全球PC產量的一半左右。中國的電視占1/3左右,僅次於韓國三星和LG,但遠遠超過了日本廠家。在發貨量上,中國終端的份額還是OK的。但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問題,中國在產業鏈的縱深,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時代,中國的核心技術、核心生態的控製能力和美國等國家還是有差距。尤其最底下的材料、製造設備跟美國、日本、歐洲還是有些差距。
我們的芯片和核心器件方麵,進展非常快,但是仍然和美國和韓國比有差距。我們在終端方麵,產量有優勢,但是我們在操作係統、生態平台方麵仍然有差距。當然這個差距從操作係統這個層麵,可以看到操作係統和在操作係統之上的生態平台,美國公司仍然主導著世界。
大家說的中美貿 易戰,製裁或者脫鉤的趨勢,我們要把我們的生態給構築起來,要把我們的操作係統、我們的生態服務、我們的芯片、我們的設備、裝備,我們整個基礎的體係能力要構築起來。對我們來說,製裁是很痛苦的,但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逼迫我們盡快地產業升級。
從產業生態方麵看,APP生態裏麵,蘋果是一個終端廠家,但蘋果的互聯網服務以及年收入超過480億美金,是蘋果利潤非常重要的來源,因為這塊的淨利潤率超過60%,達到70%-80%。華為在這塊的收入今年大概過50億美金,看起來也不小,但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今年的收入可能不到700億美金,通過製裁可能一年損失好幾百億美金的情況下,我們也還有接近700億美金的收入。但我們的互聯網服務在50億美金左右。但是蘋果有480億,而且在高速增長。Google的互聯網的服務收入1400多億美金,所以這塊的空間非常大,互聯網服務的利潤率非常高,做全球人的生意。我們看到互聯網公司,拿到騰訊的遊戲裏賣一個裝備、賣一個皮膚,一次能掙好幾十億人民幣。
唯一一個在去年下載量第一的就是TiKTok,排第九名的是騰訊的《絕地求生》遊戲,這個遊戲被海外收購了。抖音是中國少有的互聯網公司具有全球化的決心,中國14億人口,但是全球有70億人口,我們還沒有掙14億人口之外的那幾十億人口的錢、為他們提供服務,所以我們的差距還非常大。
相比之下,美國在全球是占比最高的。他們不僅是數量上多,從收入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我們隻有TiKTok和《絕地求生》有點利潤,其他的基本沒有什麼收入。大家知道互聯網的利潤率是非常高的,騰訊的淨利潤率達到30%,對我們這些高科技行業、重投資的情況下,利潤跟他們完全不能相比擬的,所以我們幹的很苦力的活,很重的研發技術投入,我們的成本投入也很大,但是我們的利潤率非常低。我們要鼓勵更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走向全球,能夠做全球的生意。
掙全球的錢我們需要平台,華為也要來打造這個平台,還有一個方麵就是IoT,比如智能家居,像美國幾家公司成立了一個CHIP聯盟,包括亞馬遜、蘋果、Google等等很多公司一起來參與做標準。中國的標準五花八門,生態的割裂限製了產業規模,當然裏麵做得最大的一塊就是華為的HiLink,我們也打算把智能家居標準開放出來,做中國的標準、做全球的標準。
AI領域,大家知道因為剛剛興起,在這個領域中國還是處於不落後的狀態,在某些領域處於領先,華為在打造平台,美國的幾大公司也在打造他們的平台,我們的AI理論、AI算法、AI芯片,很多方麵我們還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是迎頭趕上的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在這個領域華為也做了一些實踐,從麒麟970芯片,是全球第一個在智能手機芯片中內置AI處理器的,到最近麒麟990,也具有新一代的AI處理能力,是業界芯片處理能力的好幾倍,我們的性能、算力、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在這個領域我們是領先者,因為這是新的技術。
在網絡側,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AI處理係統,我們的昇騰310、昇騰910都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我們今年秋天將會上市Mate40,搭載麒麟9000芯片,將會用更強大的5G能力、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NPU和GPU,但是很遺憾第二輪製裁,我們芯片製裁隻接受了9月15號之前的定單,所以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芯片。
我們在芯片裏的探索,過去華為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到有點落後,到終於趕上來,到領先,我們投入了極大的研發,也經曆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麵,華為的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華為沒有參與,我們隻是做了芯片的設計,沒搞芯片的製造。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實現基礎技術能力的創新和突破,贏取下一個時代。在智慧全場景時代,在操作係統、在芯片、在數據庫、在雲服務、IoT的標準生態方麵,我們都要構築我們的能力,根深葉茂,讓我們的生態發展。
其中在半導體的製造方麵,我們要突破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同時在智能半導體從第二代半導體進入到第三代半導體的時代,我今天聽到王院士提到了他們在材料上做第三代半導體上的追求,非常好,我們也希望不管是彎道超車還是半道超車,我們希望在一個新的時代實現領先。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隻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我們看到很多的技術,像相機多攝的技術,是華為率先在這個領域實現突破,幫助產業鏈走向成熟,讓其他廠家都能用,包括一些新的材料、新的工藝,還有5G這個時代更多的新技術,提高工業效率,提高性能等等很多方麵都需要我們掌握核心技術,做到前沿。
華為也帶動了一批中國企業掌握了一些非常核心的技術,包括很多都是美國核心公司才能做的部件,現在我們自己都能搞定一個大企業的發展,是能帶動一批其他兄弟企業的成長發展,能讓我們從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核心技術、核心製造能力進行轉移,實現大的飛躍和跨越,我們是有這樣的能力的。
在操作係統領域,我們打造了鴻蒙操作係統,可以跨越所有設備。將來各個IoT領域都可以用我們的操作係統,所以我們要打造我們操作係統的北向接口和南向接口,南向接所有分布式設備,北向接大量的應用,構築未來的生態。我們希望生態豐富,能夠為中國的體係良好的運行。我們未來要打造能力。
在AI方麵,我們的On-Device AI和分布式AI能力結合起來,然後開放平台給大家。在華為手機上我們AI能力月調用量超過6000億次,就是給APP調用的能力。我們的異構計算、新的算法、能力,我想在AI時代,中國廠家應該是走到了行業的前列,做到了領先的優勢。在AI這個領域我們完全具備領先的優勢。這正是我們新的技術,我們做得早。
去年美國第一輪製裁,不僅美國的芯片不給我們提供,我們全部自己搞定,當美國的生態也不能給我們用,我們加快推進了HMS。我們同時又打造了開放的HMS,華為P40手機在全球銷售開始,我們已經全麵搭載了HMS,就是華為的應用市場是全球三大應用市場之一,我們想能承載中國的應用、承載全球的應用、承載全球的生態。
同時我們打造了幾十個kit,為應用開發者集成,加速我們生態的能力,使其能夠變成一個全球的生態。目前在我們生態方麵,已經有數萬個應用,而且月活量也超過了5.2億,增長速度非常快。我們突破美國的封鎖,要能夠在這個生態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我們每個月、每周和每天生態的體驗都在改進,因為大量的應用在上架,在支持我們的HMS Kit,同時也提供OS,方便大家開發、集成、上架,讓過去隻能支持Google GMS的,幾個小時就完成對華為的HMS的集成和替代。
我們打造了IoT的標準,華為的HiLink得到了中國以及海外全球大的家電廠家的最廣泛支持,我們提供了HiLink互聯互通的協議,我們有華為智能路由器,我們有芯片,隻要集成在家電裏麵,幾塊錢人民幣就可以讓家電走向智能化,我們看到中國的家電廠家沒有人做自己的標準其實是做不成功的,當有多家廠家能夠集成、互通,才能非常好地適應家庭全部的智能化,這樣的話我們的HiLink有最強的能力,我們基礎的連接協議也開放出來,中國的標準作為全球的標準,來參與全球競爭。
我想我們打造的基礎協議層、應用協議層和軟件能力和生態能力,能夠支撐中國的IoT生態成為全球領先的生態。包括西門子、鬆下等等大品牌都在跟我們合作,包括中國的家電廠。前不久我們跟美的簽了戰略協議,全麵走向智能化,全麵都能支持華為的HiLink,讓美的電器的競爭力大幅提升,我們提供了開發工具和開發手段,讓消費者非常方便使用。同時我們在跟幾大房地產公司做智能家居的前裝,我們低成本的領先標準,將來你買了房子,精裝房就可以直接有智能家居,所以非常方便。
我們要構築產業的核心能力,要向下紮到根,向上捅破天,根深才能葉茂,上麵的生態要豐富和完善,讓我們中國企業在這個產業鏈上掙到更多錢,參與全球的競爭,我們華為希望提供的平台能夠讓大家不斷地發展,不會受製於人。希望我們打造的生態體係,我們大家一起來幹,讓我們所有的根的技術能做出豐富的生態,讓中國的企業、全球的企業在這上麵能掙到更多的錢,不僅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全球的企業在這個平台下一起來打造這樣的新經濟時代的數字智能化平台,讓我們的生態根深葉茂,能夠更加繁榮。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