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vo高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倪旭東
那麼,vivo為什麼要做這次品牌定位的升級?這就需要回到商業的本質。本質上,企業品牌定位的升級,是品牌升級的一部分;而企業的品牌升級,則需要與戰略升級、產品升級緊密聯係在一起。
老冀注意到,vivo今年推出的S6/S7和X50係列等手機新品,其實已經聚焦在影像和設計這兩個方麵,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其中,vivo S係列定位於“輕薄自拍旗艦”,主打“前置影像”+“極致輕薄設計”。
今年3月31日發布的vivo S6係列在自拍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強化了暗光自拍能力,還推出了屏幕柔光環補光技術,為年輕群體提供更優質的夜景自拍體驗。在暗光環境下自拍時,用戶可以開啟vivo S6係列的屏幕補光功能,為麵部補光,就如同在暗光中為自己開啟了一道“主角光環”。用戶在使用“主角光環”進行自拍時,可以實時預覽自拍效果,大大提升了暗光自拍成片率。
vivo S6係列的設計師還從經典的音樂旋律中獲得靈感,創造出天鵝湖、多瑙河、爵士黑三款浪漫新配色,配合帶有特殊光影紋路的圓形複古唱片攝像頭設計。與此同時,機身的重量僅有約181克,厚度也隻有8.6毫米,足夠的輕盈。
8月3日發布的vivo S7係列,則繼續在“前置影像”+“極致輕薄設計”兩個方麵進行提升。vivo S7首發行業4400萬像素超高清主攝,新增105°超廣角副攝;支持f/2.0超大光圈和PDAF自動對焦。4400萬像素主攝能夠為自拍提供更優質的基礎畫質,即使經過放大或裁切,人物麵部細節呈現依然豐富。PDAF自動對焦的對焦最小距離僅為15厘米,實現超近距離自拍,哪怕是睫毛和眼線精細妝容都可以清晰呈現。

這一次vivo S7還挑戰設計極限,通過內部機身架構的優化和精巧的堆疊,在保證旗艦的整機配置的同時,將機身體重控製在170克,厚度最薄壓縮至7.39毫米,更新了vivo最薄5G手機的紀錄。
S係列的這兩大特色確實打動了消費者。S6上市僅一個多月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台,S係列的累計用戶更是突破了1000萬。老冀相信,繼續在這兩點持續改進的S7,上市之後同樣會大賣。
作為vivo品牌下的高端旗艦,X係列則力求在影像和設計上做到極致,主打“專業影像”+“優雅設計”。
6月1日,vivo發布了全新的X50係列。其中,vivo X50 Pro搭載了超感光微雲台功能,達到了5軸視頻防抖的效果,防抖角度由傳統OIS防抖的正負1°以上提升至正負3°以上,可防抖的範圍麵積是傳統光學防抖產品的約3.2倍。微雲台輔以智能運動追焦功能,讓用戶在運動場景下輕鬆獲得更加穩定、清晰、順暢的運動場景拍攝體驗。而有了微雲台防抖加持的vivo X50 Pro,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無光學防抖的12.5倍、普通光學防抖的2倍。
X50係列在設計上同樣做到了極致。老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采用的雙色雲階設計,讓本來由於微雲台導致的鏡頭凸起消弭於無形,不僅體現了工業美學設計,更通過巧妙的色彩過渡兼具了科學功能與視覺審美,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老冀還注意到,X50係列同樣回歸了輕薄機身。

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對於X50係列的變化是買單的。6月1日X50係列一經發布,既奪得了當月3000-3500元價位機型的銷量第一。
老冀認為,品牌升級究竟到不到位,還是要看產品升級是否跟上。從今年vivo發布的幾款手機新品來看,做到了產品和品牌升級的無縫聯動。
那麼,這一次vivo為什麼要選擇影像和設計作為品牌定位升級的兩大突破口?據老冀觀察,這次升級的背後,其實有三大邏輯:
在vivo的曆史上,一共經曆過三次大的品牌定位的調整,每次都是為了抓住消費者的本質需求。vivo認為,很多時候消費者也意識不到自己深層次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這就需要vivo將其提煉出來,將其交到消費者的手中。
2009-2014年,初創發展階段的vivo注意到了消費者對於高品質音樂和智能化的需求,主打Hi-Fi & Smart。
2015-2018年,此時的vivo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需要照顧更廣泛消費者的需求,品牌之下也引入了更多的產品係列,因此將品牌定位升級為Camera & Music。
2019年至今,經過縝密的消費者研究之後vivo發現,除了相機功能外,消費者對於外觀設計也有著更強的感知和重視,因此將品牌定位升級為Camera & Design。
老冀發現,每一次品牌的升級,都體現了vivo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洞察,但不論是音樂、影像還是設計,都是為了塑造一個更能與用戶共鳴,打動用戶,也有鮮明態度的品牌形象。
2. 選擇長賽道
其實,每次品牌定位的升級,必然會涉及到產品的升級;而要實現產品的升級,必然會涉及技術路線的選擇。vivo將技術分成了兩種:短賽道和長賽道。
短賽道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短期需求,但技術很容易就會碰到天花板,較難形成品牌的差異化。例如,vivo認識到,指紋識別技術屬於短賽道。雖然vivo是最早普及該技術的手機品牌,不過,隨著友商的積極跟上,僅僅依靠指紋識別,無法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足夠的差異化認知。
長賽道的門檻則要高很多,相應的技術天花板也高,不僅需要更多投入和積累,更需要對消費者認知和自身的技術積累做平衡。
2013年之後vivo認識到,影像技術屬於長賽道,值得長期投入。為此,vivo在全球布局超過600人的團隊。為了提升對於消費者的認知,vivo還專門成立了一支30人左右的攝影師團隊,負責把專業的影像認知提煉,並交由技術團隊實現。
今年6月,vivo X50 Pro在業界率先采用了“微雲台”結構,而這背後則是vivo獨創的異形磁動框架、超薄雙S型FPC排線等技術,既實現了專業級的防抖,又比市麵上大多數的5G旗艦機還要輕薄。
vivo認為,任何技術都是為消費者的需求服務的,消費者對於拍照和美的追求都是長期存在的;也正因為如此,vivo堅定地將影像和設計作為未來的長賽道。
那麼,當選擇了一種技術作為長賽道之後,是否意味著在該技術涉及的所有領域都進行投入?老冀注意到,vivo仍然選擇了聚焦在兩個領域:
一是致力於開發自拍、人像、夜景、運動等模式,盡力覆蓋手機使用日常拍攝場景,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記錄;
二是致力於追求更清晰、更具美感、藝術感、立體感以及專業度的拍攝效果,讓每一張照片都能完整保留美好瞬間。

vivo X50 Pro+樣張
老冀還注意到,vivo每一次的品牌定位和升級,都是非常具體的兩個單詞,就像上一次的“影像”和“音樂”,還有這一次的“影像”和“設計”。
這其實也意味著,vivo在技術創新上仍然非常聚焦。再強大的企業資源也是有限的,必須將其投入到消費者最需要,也是企業最擅長的領域,而不能撒胡椒麵一樣分散用力。
從vivo曆次的品牌升級,老冀體會vivo這家公司獨特的經營之道,那就是回到兩個“基本點”。
透過影像效果和外觀設計這兩個消費者最關心的關鍵點,vivo找到了用戶需求的基本點,那就是:買到好用的、簡單易用的科技產品。因此,在品牌升級的同時,vivo還在今年提出了“至簡至悅”的企業精神和追求,努力實現“科技不複雜,產品不乏味,用戶會心動”。
在“至簡至悅”之下,vivo分析了已有的用戶群和想要定位的用戶群後,發現有很大一批消費者是基於體驗驅動和人文(感性)驅動的需求來選擇手機品牌,所以提出了vivo品牌的“人文之悅”定位。
老冀認為,這確實是鍾情vivo品牌的消費者群的本質需求。與那些習慣於比較手機參數、討論性價比的“參數黨”消費者群不同,vivo的這批消費者在購機的時候,更多是選擇在其特定需求上做到最好,而非“什麼都有”的產品。而vivo恰恰能洞察到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並為其提供能夠打動他們的產品。
在vivo看來,企業經營的基本點,其實就是“長期主義”:在做任何決策之前,先不要考慮短期的得與失,而是看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是否有利。
對此,vivo高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倪旭東深有感觸。他坦言在vivo負責營銷多年,從來沒有設定過銷量和利潤的KPI,“我們不會刻意去強調、追求這些結果的東西。因為在這些KPI的驅動下,容易做短視的事情,很難去平衡好短期和長期。”
相反,vivo的管理層在交流的時候,更看重思考的過程,看重是不是從更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用vivo創始人、總裁兼CEO沈煒的話說,就是要“保持平常心”,“不爭朝夕”。例如,在目前市場壓力空前的情況下,有些手機廠商就會傾向於打價格戰搶占市場,而vivo認為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堅決不參與。
在管理巨著《基業長青》中,作者詹姆斯·柯林斯和傑裏·波拉斯在研究了18家基業長青公司的成功經驗之後,發現這些公司有個共同點——起點的終點(協調一致):將核心理念和目標融入組織結構的所有層麵,化為目標、戰略、職務設計、文化習性等公司的一切作為中。
如今,vivo正是以終為始,以兩個“基本點”作為最基本原則,打造屬於自己的企業精神和追求,並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對戰略、產品和品牌進行全麵升級,做更好的自己。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以太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追幣網交易所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r網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14.78MB
下載
阿格斯交易平台安卓版最新版
其它軟件12.3MB
下載
幣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74.98M
下載
比科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92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幣托交易所
其它軟件34.6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