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成長史 瑞斯拜!
哈嘍,各位好鴨 ~
相信關注影像數碼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前幾天出了一件大事兒。由於美國的商業製裁,台積電宣布9月14日之後,不再對華為供貨。

也就是說華為自家的海思麒麟芯片找不到人代工生產了,這對華為的消費者業務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很多人可能會為此而擔憂,但小北我對華為終端還挺有信心的,因為了解這家公司的人都知道它絕不會輕易倒下。
為什麼會這麼說?
簡單看一下這家公司的發展史你就明白了,在正式介紹前,小北我先給大家附上華為手機業務發展的重要節點時間線,然後就跟我們一起去詳細看看,華為究竟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華為”的!
1995 — 2004“真香定律”,華為終端成立大家都知道,華為是靠製造電話交換機起家,任正非以“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占領國內大部分市場,1995年銷售額15億。
97年拓展業務,華為應該算是研發了國內最早的數字電話。但... 產品翻車,質量極差,經常被客戶投訴
這對華為的品牌形象產生較大影響,任正非立即停掉電話業務並撂狠話:今後誰提做手機,誰就下崗。

2003年中國電信引進日本PHS技術,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小靈通”(接電話不要錢)。
當年國內正處於功能機的高速發展期,競爭對手中興抓住了這次機會,貼個牌賣小靈通就營收幾百億,在總營收上拉近了與華為的差距...

在當時這個錢是真的好賺,華為不可能不眼紅,當即解除不賣手機的禁令,與日本京瓷合作也開始賣貼牌小靈通。
憑借和運營商過硬的關係,搶下了國內25%的市場。
任總:真香

第二年,華為正式成立華為終端和海思半導體。
功能機進入紅海時代,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底蘊雄厚的海外品牌一個比一個猛。華為終端隻有繼續做貼牌機,靠運營商“賞飯吃”,才能勉強生存下去...

而且貼牌機技術門檻低,毛利隻有5個點,扣掉人工成本後實在賺不到什麼錢 ...
08年的時候,任正非打算出售華為終端,但正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買家趁機拿出屠龍刀砍價,把價格壓到了華為心裏預期的75%
這價格,華為當然不賣了!以現在馬後炮的角度來說,真得感謝買家的屠龍刀式砍價
既然決定不賣了,那就要好好做好它,2010年底華為召開了一場高級別座談會。
在會議上確定了華為今後不再做運營商定製機路線,並且把手機業務的的位提升到與主營的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平起平坐,組成華為的三叉戟。
會議後一位重要的人物登上曆史舞台,時任歐洲運營商業務總裁的餘承東被調回出任華為終端的CEO。
從此,餘承東和小米雷軍兩人承包辦了後續5年數碼圈絕大部分的名梗

圈內膾炙人口的“are u OK?” 和“感知不強”都是出自這兩人之手。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兒的事:
兩位“梗王”餘承東和雷軍都是1969年出生的,同年出生的大佬還有OPPO掌門人陳明永和微信之父張小龍...
這4個被選中的孩子均在今後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浪潮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言歸正傳,其實在2010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向世人展示了2000年以後最偉大的數碼產品:iPhone 4,智能手機的時代由此被拉開。

新的時代往往代表著新的機會,而69年的四位大佬中最先抓住機會的是月份最小的雷軍。

2011年底,小米M1開售,1小時訂單超5萬,3小時10萬台庫存清光了。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同期的華為最暢銷的產品賣一整年也隻有100萬台...

此時雷軍被看成中國的喬布斯,“雷布斯”的名號從此流傳開來,而餘承東因其“不太謙虛”的性格被網友稱為“餘大嘴”

中低端的手機市場已被小米占據,華為毫無機會,隻能掉頭瞄準高端市場。
推出了我至今不知道怎麼念,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Ascend高端產品係列...
然而由於沒有經驗,再次被市場打得鼻青臉腫

其中定位最高端的產品Ascend D和P均搭載了海思自研處理器k3v2,這個k3v2兼容性差喜歡降頻,卡、熱、慢三位一體,你能想到的缺陷它都有...

不僅用戶罵娘,網上對它也是一片嘲諷。但即使這樣華為還是堅持使用k3v2,以減少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
如今看來,不得不說華為是真的高瞻遠矚!
相信熟悉手機曆史的朋友應該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逢6出神機。比如史上最暢銷的蘋果手機iPhone 6,讓許多米粉變成“釘子戶”的小米6,還有掀起曲麵屏浪潮的三星S6 Edge。



2013年發布的華為P6名氣肯定比不上以上幾位,但它對華為有著重要的意義。
研發這款產品時技術出身的工科男餘承東終於領悟了大多數用戶是普通人而不是工程師。
需要的產品是像iPhone那樣能直觀地感受到好看、易用,而不是花大力氣去宣傳我們經過了多少次的測試,產品達到了什麼級別的強度。
於是在P6上你可以看到華為這個“直男”終於開始變得溫柔了。

雖然用的還是k3v2處理器,但宣傳重點放在了設計上,全金屬機身再加金屬拉絲和噴砂工藝,厚度做到了當時最薄的6.18mm(雙卡版為6.48mm),營造了不錯的質感。
這款產品的全球銷量也是突破了400萬台,雖然遠不及餘承東在微博上說的預計銷量破1000萬(不會真有人信吧),但重要的是它讓接連受挫的華為重拾了信心。
除了產品設計上的思路轉變,華為也在積極學習友商的成功之道。三星的note係列的成功讓華為看到了手機大屏化的趨勢。

同年,華為發布了第一代Mate,搭載6.1英寸的高清超大屏(當時),定位和P係列一樣是高端旗艦,隻是風格上更偏成熟商務,這種搭配方式與三星的S係列和Note係列有異曲同工之妙。

還是這一年,華為在看到小米的互聯網模式大獲成功之後,做了“更加積極”地學習,榮耀這一品牌被正式獨立出來!
從研發思路、產品分銷、甚至是宣傳文案上,榮耀都對小米進行了像素級的模仿和“致敬”。

華為的這種做法可能會讓一些人反感,但從商業角度衡量無疑是十分成功的。
經過近10年的磨礪,上百億資金的投入,華為終於在13年摸索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之後配合出色的宣發策略發布的“君子如蘭”P7和“爵士人生”mate7,為華為積累了較高的口碑和知名度,至此,華為算是在高端機市場站穩了腳跟。

時間來到2015年,華為Mate 8出世,外表看上去變化不大跟mate7一樣的大屏、大電池、金屬機身。
但是,其內核搭載了一代神U麒麟950,這款處理器在實際體驗的某些方麵超過了同期的驍龍810和三星Exynos 7420。

驍龍810雖然直麵參數很漂亮,但經常因發熱嚴重而降頻,發揮不出全部實力。這顆大名鼎鼎的“火龍”810在當年坑了除蘋果、三星、華為這三家自研芯片公司外的所有主流手機廠商。

雖然麒麟950的輝煌主要因為戰略上的成功而非技術上的突破(率先采用16nm製程工藝搶跑半年),雖然這隻是一次非常短暫的趕超,雖然麒麟芯片的GPU性能離高通和三星兩大巨頭還是有差距。
但經此一役,海思半導體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在安卓芯片陣營裏與高通和三星三足鼎立。
2016年,此時的消費者對於性能和跑分沒有之前那麼關注了,手機拍攝成了廠商們比拚的新賽道
華為在今年的P9上首次與徠卡合作,推出了黑白+彩色的雙攝方案。傳感器用的是索尼imx286,1200萬像素,1.25微米單位像素麵積。

其特色在於拍攝時先用黑白鏡頭捕捉細節,再用彩色鏡頭渲染色彩,合成一張帶有萊卡“德味兒”色彩風格的照片,觀感十分討喜。

這在當年絕對獨樹一幟,印象中這是當時唯一一台兩顆鏡頭同時工作的手機
P9為華為在拍照上樹立了不錯口碑,但比公認機皇iPhone7P和三星S7 Edge還是存在一些差距。
iPhone7P的人像算法虛化更自然,焦段選擇範圍也更廣。
而S7 Edge雖然是單攝,但調教出色,畫麵細節更豐富。另外,作為智能手機第一代“夜視儀”,夜景拍攝上更是獨一檔的存在,可以說當時的三星是華為最大的競爭目標...

素材來自@SuperSafTV
然而這一次對手又給機會了,高通幫華為擊碎小米的高端夢,三星則是自己把自己抬走了... Note7因為電池設計缺陷發生了三星史上最嚴重的產品事故:“爆炸門”

好家夥,這一炸直接就把自己炸出了中國市場...
華為沒有放過這次機會,之後推出Mate9、P10、Mate10係列,產品體驗不斷完善,設計和工藝也明顯提升,吃掉了三星留下的大部分高端機市場份額。

雖然期間也出現過“閃存混用”、“疏油層門”等不光彩的事件,但奈何在三星出事後,國內安卓高端機市場沒有一個廠商能跟華為競爭。
當時小米還是在做著雷軍口中價格厚道的手機,性價比高但衝不了高端。而OPPO、vivo還沒醒悟,依然在產品設計上“致敬”蘋果。就這樣華為靠著天時地利人和成為了國內高端市場的No.1
旗艦手機往往需要一個獨一無二的“秘技”來拔高自己的定位,獲得用戶的認可產生溢價。
比如蘋果的生態,三星的屏幕,而華為把寶壓到了拍照上!
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終於產品上建起了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P20 Pro
P20 Pro後置3攝係統,主攝采用了跟索尼定製IMX600傳感器,1/1.7英寸,4000萬像素,副攝是一枚2000萬像素黑白鏡頭,還加入了一枚800萬的長焦鏡頭,支持3倍光學變焦。
同時,首次在手機中加入了神奇的超級夜景,一下大幅提升了手機在夜間成像的表現。

豪華的硬件配置帶來逆天的相機表現,P20 Pro以綜合109分霸榜DxOMark。
後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從此該榜單的最高分一直被華為的旗艦新機不斷刷新,華為也是憑借這款產品引領了一波大底、高像素的潮流。

P30 Pro
而到了去年的P30 Pro,開創性地使用了RYYB排列傳感器,對比傳統的RGGB傳感器提升40%的進光量,從此接棒三星成為新一代的“夜視儀”。這也成為了華為在影像上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存在偏色問題,但華為通過後續兩代產品的優化,已經改善不少。
P30 Pro另一個在影像上的創新是與OPPO同期使用了潛望式變焦鏡頭,支持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和50倍數碼變焦。

這也是手機拍攝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從此手機攝影有了更大的應用場景和可玩性,手機“打鳥”不是夢...
當然,華為的發展總是會有插曲,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月亮門”事件...
Mate30 Pro
Mate 30 Pro在原先的三攝基礎上又加入了一顆4000萬像素的電影鏡頭,1/1.54 寸傳感器,支持超高清夜攝,4K 超廣角超暗態延時攝影,有一點雙主攝的味道了。
素材來自華為官網
最誇張的是,它能支持7680幀的慢動作拍攝,雖然有AI插幀的幫助,但還是不得不說一聲牛X...

P40 Pro+
再來就是最新的P40 Pro+,目前唯一一台支持10倍光學變焦的智能手機,讓網友喊出“你的下一台相機,何必是相機”。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毫無疑問,華為已經在手機拍攝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誰能想到15年前給運營商打工的小老弟如今成長為了手機拍攝上絕對領先的老大哥
我還記得16年的時候,餘承東在媒體麵前說過一句話:華為有自信3年超蘋果5年超三星。
當時大家的反應是“大嘴”又吹牛了,等著打臉。
結果5年沒到,這句話還真實現了,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華為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通過國內市場擴張,全球出貨量超過三星,成為世界第一。

這下就引了一眾網友為餘承東平反,“餘大嘴”改叫“餘誠實”
回顧華為的發展曆史,你會發現它前行的道路十分曲折,沒有一點經驗開始做手機,摸石頭過河,打不過小米又學不像iPhone,中間也犯過不少錯誤,尤其是在廣告上,但好在始終沒有放棄。
海思k3v2人人喊打,但是還硬著頭皮堅持用,繼續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研發。
再到如今,麵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抵製”和“製裁”。
雖然看起來“多災多難”,但這家公司對未來的規劃始終十分清晰且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地執行,滿是韌性。他們似乎每一次都能抗住危機,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關於華為(華為手機)的這個故事,未完待續。而我們會一起見證,它的未來。
雖然它並不完美,雖然它也犯錯誤,但依然希望這次,它也能跟以前一樣,跨過去,揮一揮手,繼續前行。
下次見~
I 參考資料:
1、知乎@桃桃子的果殼船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294659
2、小白測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E411N7X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7411f7gj
3、封麵圖來自MKBHD
4、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歐幣網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