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六千字
閱讀需要10-15分鍾
書接上回,這回來說宏碁的另一個台灣手機企業——華碩,華碩的主營業務是PC和板卡,熱愛裝機的朋友都知道華碩在板卡界地位,華碩就像是裝機界的“索尼”,信仰來自——敗家之眼。
其實華碩做手機很早,早於魅族6年,小米8年,跟華為同時起步,2003年就開始嚐試手機領域,曾經也在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現在華碩手機依然活躍在市場上,隻不過它專攻遊戲和電競領域,改名叫做ROG。
華碩背景那麼,宏碁和華碩的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可能有些朋友已經注意到了端倪,在互聯網搜索華碩,一定會出現施崇棠這個人名。

施崇棠
1952年,施崇棠出生於台灣一個公務員家庭,也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係,之後參與創立宏碁,早期七人創業團隊,施崇棠也在其中,但是兩位同姓的科技界大佬並沒有親戚關係。
事情是這樣的。
1989年春節剛過,童子賢、徐世昌、謝偉琦、廖敏雄四個人走進了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的辦公室,向老板辭職。
他們都是宏碁的資深工程師,當時宏碁業務的低穀時期,他們決定集體出去創業,而施崇棠堅持要和宏碁共度危機,不願離開。
由於理念的認同,施崇棠給自己的四位工程師學生特別提供了600萬台幣支持,啟動資本的 60%。
創業的方向是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電腦主板設計製造,這四個人是技術偏執狂,第一年即營收2.3億台幣,1991年猛增至14億,1992年21.8億,1993年業績卻停滯不前了,技術實力沒問題,但在企業戰略、管理、營銷、等方麵力不從心,更嚴重的是,他們察覺到自己的老師正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華碩最早期的小工作室
與Intel的全麵合作,是IT廠商必爭的榮耀和製高點。有一年雙方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計算機展,童子賢事先打聽到施崇棠將於第二天早晨八點與Intel主管舉行會議,於是立即與同事半夜急電至Intel主管下榻的賓館,輾轉查到房間,與對方敲定一大早七點先一步進行會議,試圖搶下宏碁的生意。隨時緊盯老師的動向對其“攔截、圍堵”,成了多年來華碩團隊最重要的任務。
時間長了童子賢心想:幹脆把老師請出山,一勞永逸。為了請施崇棠出山,四人幾顧茅廬,甚至半夜賴在施家不肯離去,有可能是誠意感動,看好華碩發展。
1994年初,42歲的施崇棠辭去宏碁個人計算機事業部總經理之職,出任華碩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來到華碩,問大家: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是哪一個?眾人不知。施崇棠說,這就對了,華碩要為天下人知而不被芸芸品牌所淹沒,唯有“世界第一”這一條路可走。
1995年,Intel突然宣布大舉進軍主板產業,Intel的高端定位,與同做中高端主板的華碩直接產生了衝突,而且台灣主板業每年向Intel采購的微處理器數量大約占Intel總出貨量的70%,這讓台灣主板行業有了對抗Intel的話語權,施崇棠號召大家大家同心協力向Intel以外的廠家采購微處理器,最後見形勢不妙Intel終於打消了進軍主板的念頭。
1996年底華碩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板廠商,乘勝追擊年,華碩當年成功上市。1997年,華碩正式向市場推出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之後十來年時間,施崇棠讓華碩迅速增長了200多倍,牢牢坐上了主板世界霸主位置,並有多個項目名列世界第一,筆記本電腦世界第四,一舉躋身世界500強。
華碩已經很久沒有替別的廠商代工主機板了。OEM 的事業在 2008 年時就交給了和碩,並且在兩年後完全分家。和碩這些年來以生產 iPhone 和 iPad 出名,但依然偶爾會替華碩代工。
華碩電腦和板卡的輝煌我們不多說了,回到手機。
2002年,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一款名稱叫AGP-100 的手機現身。2003年10月14號,華碩就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首款手機產品J100,可以顯示6行中文, 16 和弦,支持GPRS 與 JAVA 功能,且可外接數字相機,J100的“J”就代表JAVA,內置了三款遊戲,同時內置了wap2.0瀏覽器,它甚至因為能在直立來電時,像天鵝一樣優雅地旋轉,被用戶昵稱為"天鵝機",標準本售價7993台幣(約1800元人民幣),豪華版售價10800元台幣(約2400元人民幣)。

J100
隨後華碩一直更新迭代了J係列,後來還出了M係列,V係列,功能較偏 PDA 的P係列。
2008年1月1日,施崇棠決定退居二線,沒曾想趕上了金融危機,華碩08年淨虧損近5億人民幣。在施崇棠鼓勵和帶動下,華碩副總級以上高管集體決定降薪30%以應對危機,施崇棠平日生活極為簡單,不吸煙、不喝酒、不喝茶,也不喝咖啡,隻喝白開水。
2009年,施崇棠找到台灣大學電機係的學長高民環,與他創辦的美國最大衛星定位及車載導航設備公司Garmin展開合作。
台灣很多科技企業都從電台走出來,僅僅台灣大學電機係就有:蔡明介(聯發科董事長)、李焜耀(明基董事長)、施崇棠(華碩董事長)、施振榮(宏碁董事長)等等。
回到正題,華碩借助Garmin儲備的3G核心專利技術,共同切入智能市場,結盟聯合打造Garmin-ASUS手機品牌,手機的主打賣點是:專業的導航能力。
2010年10月26日,華碩宣布將在2011年1月正式結束與導航係統廠商Garmin在手機市場的合作,雙方將回到自己的核心領域,華碩也將把市場重點轉向中國大陸,在過去的2年裏,雙方一共合作開發M10、M10E、M20、A10、A50和G60了6款手機。其中A10,是華碩2011年在上海發布的內地市場首款Android係統智能手機。

2011年5月31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011)上,展示了華碩Padfone。
2012年1月,CES2012國際消費電子展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Padfone亮相展會,並一舉獲得CES2012最佳創新獎。
2012年2月2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MWC移動通信世界峰會上,華碩正式發布了這款具有非凡意義的跨界產品——Pad Fone,對,沒錯我沒有打錯字就是“ Fone”不是“Phone”,這個名字讓很多人覺得不就是一款能插卡的平板電腦嗎,有什麼非凡意義,非也非也。


Pad Fone
PadFone是由一個 4.3 寸 Android 手機和一個 10.1 寸的平板擴充配件 PadFone Station 所組成的另類產品。手機機身左側設計有micro HDMI數據接口和micro USB 2.0數據接口,Padfone Station擁有4倍於手機的電源供應能力,而再加上鍵盤擴展塢則是變成7倍,藍牙觸控筆,這支藍牙觸控筆本身續航時間約7小時,采用micro-USB充電。
平板部分即華碩所稱的Padfone Station,具有立體聲喇叭和HDMI輸出功能,這樣看不知道有何妙處,請看下一張圖。

PadFone使用方式
PadFone置入Station後一秒即可變身為平板電腦,兩者數據無縫共享,Station保留觸摸屏和電池,而運算的核心和數據的存儲則由PadFone完成。
2012年10月16日,華碩在台灣省台北市與意大利米蘭兩地發布了華碩PadFone係列第二代“華碩PadFone2,這次換成了手機+平板二合一的豎式組合方式,大陸於2013年1月正式上市。
2013年2月25日,MWC2013大展中,華碩發布了PadFone係列第三代“華碩PadFone Infinity”。

2013年4月25日,為了給產品造勢,施崇棠親自前往北京,聯手中國聯通在在中國聯通總部大廈,舉行了“中國聯通沃3G,華碩PadFone無限變形手機”新品發布會,發布PadFone Infinity,24個月合約價為4999元,合約價基礎上再添加999元即可優惠購買PadFone平板基座,黃曉明也是到場助陣。


PadFone Infinity
2013年12月,華碩在台灣地區發布迷你版本——PadFone mini,手機為4.3英寸,平板基座為7寸。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PadFone mini隨後在CES 2014大展正式發布。
隨後華碩還發布了PadFone X、PadFone X mini、Padfone Infinity Lite,以及更新了各種型號的平板,各種型號手機,由於篇幅,不一一列舉,我們直接看華碩最為人熟知的兩個手機係列:華碩飛馬係列、華碩ZenFone係列。
2014年4月11日,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華碩打著“奢華眾享”的口號推出了ZenFone係列,62歲的施崇棠一路小跑出場,矯健躍上主席台,將手機高高舉過頭頂。這是成立25年來,華碩最重要的一場發布會,發布了ZenFone 4、5、6 三款產品。
三款手機運行基於Android4.3的ZenUI,使用的是雙核芯多線程X86架構AtomZ2560處理器,Zen Fone 4 售價 99 美元、Zen Fone 5 售價149 美元、Zen Fone 6售價199 美元。


“雨神”蕭敬騰以代言人身份出席了華碩ZenFone智能手機發布會,並演唱了個人專輯中主打單曲《我就是愛你》。
華碩推出Zen Fone係列後,12月23日又緊接著,在北京正式發布飛馬係列,飛馬手機首次搭載華碩獨家的省事智能桌麵係統,用戶不用裝APP即可享受內容服務,隻要按需搜索,華碩號稱“真正智能手機”。
2014年,華碩手機業績不錯,出貨量達到了850萬台。
當時,華碩的筆電業務與平板產品均為全球前三,對於即將爆發的移動終端市場,施崇棠亦信心滿滿地表示:“智能手機已成為了用戶一個絕對重要的觸網端口,這塊市場我們必須拿下。”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華碩采用了來自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在ARM架構大行其道的時代,X86架構的Atom處理器在兼容性上飽受用戶及開發者詬病。
美國時間2015年1月5日,華碩在2015CES展會上,發布華碩ZenFone 2((ZE551ML)與ZenFone Zoom(ZX550ML)兩款手機新品。
ZenFone 2,延續了此前ZenFone的設計風格,采用金屬質感的拉絲工藝和同心圓設計,是全球首款內置4GBRAM(運行內存)的智能手機,音量鍵位於手機背麵,5.5英寸1920x1080像素IPS,4+32G,搭載英特爾Atom Z3580處理器,1300+500萬像素攝像頭,雙色溫閃光燈,ZenUI,基於Android 5.0,4GB+32GB 售價1699 元。


Zen Fone Zoom是一款拍照手機,名字讓人想起了三星Galaxy Zoom,支持3倍光學變焦,後置攝像頭像素為1300萬,支持OIS光學防抖,傳感器來自鬆下SmartFSI,支持華碩獨家的Pixel Master影像處理技術,提供多達18種的豐富拍照模式,Intel Atom Z3590四核處理器,支持BoostMaster快充技術9v 2a共18w快速充電,後殼采用意大利製皮技術,經過挑選牛皮、裁切等工序製成的真皮後殼,4GBRAM+64售價2700元,4+128GB ROM售價3199元。


Zen Fone Zoom
2015年06月01日,華碩在台北寒舍艾麗酒店舉辦了主題為“Zensation”的全球發布會,發布了全新的智能自拍手機ZenFone Selfie,Zen AiO一體電腦以及enPad平板電腦。
10月27日,華碩手機國行新品發布會上,一口氣發布了三款ZenFone手機新品。包括主打自拍功能的華碩ZenFone Selfie、超長續航的華碩ZenFone Max以及影音功能強勁的ZenFone 2 Laser。
ZenFone Selfie神拍機:Selfie自拍的意思,高通驍龍615,前後都搭載1300萬像素PixelMaster攝像頭及Real Tone雙色溫雙LED閃光燈,激光自動對焦,內置17種拍照模式,12種濾鏡,10級實時美顏調節,弱光模式,專業手動模式、HDR模式,國行售價1699元。

華碩ZenFone Selfie
ZenFone Max電神係列:5000mAh容量,支持反向充電,皮革背蓋。

ZenFone 2 Laser鐳射係列:,6英寸,雙揚聲器,藍光護眼技術。

2015年,華碩手機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41%,達到2050萬部,一舉超越老牌巨頭HTC,成為台灣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
轉投高通平台之後的發展2016年,華碩才采用了高通的處理器。2016年5月,華碩更新了ZenFone3,Zenfone 3 Deluxe、Zenfone 3 Ultra。
其中Deluxe意為豪華,搭載索尼旗艦 CMOS IMX318TriTech 三混對焦係統”,光學防抖和PixelMaster 3.0 ,QC3.0快充、後置指紋識別,是全球首款金屬一體機身但采用隱藏式天線設計的手機,此外Deluxe還有一個台灣市場獨享,Deluxe大陸版有兩個,一個叫ZenFone3尊爵版(驍龍821),售價4999元,一個叫ZenFone3旗艦版(驍龍820)售價3299元。


補充一下,三混對焦係統指的是PDAF相位對焦、二代激光對焦、連續追蹤對焦。
至於 Ultra (國行叫ZenFone3傲視版)和小米 Max一樣都定位大屏娛樂,但配置高出多,驍龍652處理器,4GB內存,23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USBC接口,支持4K視頻輸出,4600mAh電池,售價3999元。不過想想這價格,大家還是更情願購買小米MAX。
至於華碩主打拍照續航的飛馬係列,都是聯發科處理器,2014年第一次麵世,隨後15年更新了飛馬2 plus、16年更新了飛馬3、飛馬5000、17年更新了飛馬3s、飛馬4s、飛馬4A,價格都在1-2千價位,但這幾年華碩不止這些型號,好有很多命名很雜亂,不為大眾流傳和銘記的我們全部省略。
2017年1月,更新了鷹眼3(zoom),高通驍龍625處理器,搭載了兩個12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2.3倍光學變焦、12倍數碼變焦,索尼IMX362,三混對焦係統:PDAF相位對焦、二代激光對焦、連續追蹤對焦,4軸8向光學防抖、3軸6向電子防抖,4+128GB版售價為3699元。
新時期的發展到現在,華碩以前的手機故事就要結束了,以下是華碩手機新的發展階段,何出此言
從2016年開始,華碩的手機之路突然刹車,出貨量停滯在2000萬台/年左右,2016年和2017都沒有增長,但經過觀察研究,華碩似乎嗅到了手機發展的新方式。
2017年10月,京東攜手全產業鏈合作夥伴在北京舉行“京東遊戲手機產業聯盟暨遊戲手機標準發布會”,對外宣告電競級手機這一品類及標準正式誕生。之後遊戲手機品類不斷衝出:雷蛇、ROG、黑鯊、紅魔、IQOO。
2017年11月,美國遊戲外設廠商雷蛇(Razer),正式發售了旗下第一款手機Razer Phone,將該款手機定位為電競手機。

這件事對華碩可能是一個啟發,另外一件大事是2017冬天,英雄聯盟LOL全球總決賽在中國舉辦,這是世界上商業化最成功、知名度最大的電競比賽,麵對手機業務困境,施崇棠想起了自己最喜歡的奧地利管理學家弗雷德蒙德·馬裏克的高效管理的六大原則,其中第三條原則是:專注做好少數事情,華碩是做板卡電腦的,在裝機界中是“信仰”“性能”“遊戲”的代名詞,這些似乎可以用在手機領域。
2018年6月,在COMPUTEX (台北計算機展),華碩發布了旗下首款電競手機ROG Phone,全稱很長:華碩-玩家國度ROG Phone。

那個LOGO也被玩家稱為敗家之眼,ROG這個名字不是第一次出現,2006年7月,華碩工程師為超頻狂人和遊戲狂熱者們創建了ROG玩家國度品牌全稱:Republic of Gamers,以滿足發燒友對極致性能和極致外觀的需求。
不過,從這款手機的命名就知道,華碩的電競遊戲手機不簡單,不是順便坐坐而已。

跟其他ROG的產品一樣,ROG Phone 外觀硬朗酷炫,又有一些中二的金屬風,背後是玻璃+金屬混搭,金屬部分有金色的散熱口,ROG Logo則會發出RGB光效。
硬件配置不羅列了,頂到頭,處理器不但是頂配,還得是頂配雞血版——驍龍845。更猛的是手機有三個 Type-C 接口,一個電源接口,另外兩個位於機身中間,搭配外接遊戲手柄、雙屏直播Dock、桌麵投射基座、外掛風扇配件,同時支持 HyperCharge 、QC4+ 、 USB-PD 30W快充協議。

還有三個特別的 AirTriggers 鍵,原理是超聲波傳感器,通過擠壓來操控,可以用作遊戲中的編程快捷鍵,可創建兩個額外的虛擬熱鍵,是一款自帶“宏”的遊戲手機,自帶 Gamecool 3D 均溫板冷卻係統,3D VaporChamber散熱板。
(1)AeroAcgtive 冷卻器:外置風扇,支持ROG神光同步。
(2)TwinView 底座:額外電池和第二塊屏幕,雙屏狀態能支持操控界麵和雙屏同時遊戲等功能。
(3)Mobile Desktop Dock :擴展塢。
8GB+128GB配置5999元,8GB+512GB 頂配版7999 元,電競裝甲限量版售價12999元,18年12月,華碩宣布ROG手機累計賣出超過6萬部,6萬部雖說很少,但就算是按最基礎的5999元來算,就是3.6億左右。
2019年5月22日,華碩在中國台灣舉行的Computex 2019展會上發布了ZenFone 6,30周年紀念版“ZenFone 6 Edition 30”,全球限量發售3000台。


ZenFone 6 Edition 30
ZenFone 6搭載高通驍龍855,運行Android P係統,背部指紋識別,雙喇叭、3.5mm 耳機孔、NFC,旋轉攝像頭方案,後置攝像頭通過電動模塊旋轉180°升起即可變身前置攝像頭。
2018年12月13日,華碩召開董事會宣布時任CEO沈來振辭職,曾帶領華碩板卡業務突飛猛進的沈振來最終因手機業務的折戟離開了任職25年的華碩。在隨後的采訪中,董事長施崇棠對媒體表示手機業務已經失敗,並決定將未來的業務重心放在電競以及專業用戶層麵。
2019年3月20日,華碩公布了2018年的財報,智能手機營業額373.63億台幣,其中手機業務十年來首次虧損,加上手機業務重組,累計虧損120.7億新台幣,約人民幣27億元,2018年華碩所有業務加在一起淨利潤是42.4億新台幣,雖然仍在賺錢,但淨利潤比2017年減少了73%,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值,看來華碩的手機業務確實走的很艱難。
2019年6月5日,華碩旗下高端外設品牌ROG(Republicof Gamers,即玩家國度)宣布與騰訊遊戲正式簽約,推出騰訊遊戲深度定製版的第二代ROG Phone。
2019年7月23日,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舉行天生BUFF” 2019新品發布會,華碩發布新一代遊戲手機ROG 2,驍龍 855 Plus 處理器, 6.59 英寸 1080p 分辨率 OLED 顯示屏,屏幕指紋、10bit HDR、120Hz 刷新率、240Hz觸摸采樣率,49ms 的觸摸延遲,華碩強調是所有手機中最低的,10GB內存起步,采用了3D Vapor Chamber 真空腔均溫板+銅鋁導熱片的全新矩陣式液冷散熱架構,內置散熱池液冷。
6000mAh 電池,30W 快充,後置主攝為 4800 萬像素、副攝 1300 萬像素、前置 2400 萬像素,ROG遊戲手機2騰訊遊戲定製精英版售價為3499元,ROG遊戲手機2一共分為四個版本:
經典版(12G+512GB),5999元
至尊版(四季度新品),9999元
電競裝甲版,12999元
騰訊遊戲定製精英版,3499元

ROG 2(左) ROG 1(右)

華碩ROG遊戲手機2開售以後73秒銷量破萬台。
截止這篇文章發布,華碩尚沒有發布ROG3手機,不過網上爆料四起,ROG3到底能不能給華碩手機續上一命,我們拭目以待。
《國產手機發展史》持續更新
歡迎關注[1973手機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部分數據來自網絡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歐交所交易平台蘋果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
雙子星交易所錢包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安卓app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bibo交易所
其它軟件5.1MB
下載
東方航空app曆史版本
旅行交通41.7M
下載
biki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4.76 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btcc交易平台安卓版
其它軟件45.17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手機版蘋果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