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一回想,初代 AirPods 已經是 2016 年的東西了。等了整整 4 年,期間等來了藍牙 5.0、絡達/高通等芯片廠成熟方案的推出,TWS 耳機才開始落到主流用戶的預期價格區間。
1 萬多的手機配 1999 的 AirPods Pro,就算是現在,很多人聽來都覺得哪裏不對勁。而 Enco W51 這 469 交朋友的態度(原價 499 元),明顯誠懇很多。如果說蘋果產品裏性價比最高的是 iPad。那 OPPO 產品裏性價比最高的,估計就是 Enco W 係列耳機了。
外觀



包裝和 W31 維持一致,簡潔但有質感。配件:3 種大小的矽膠耳帽,數據線,說明書等。說明書裏,有充電盒電量指示燈顏色、恢複出廠等細致的功能設定說明,值得一看。


Enco W51 有黑金、亮藍和純白三種配色。個人感覺還是會白色百搭,但確實容易顯舊,耳油分泌旺盛的用戶,建議選其他顏色。Enco W51 有 IP54 的防護等級,下雨戴著,或者用得糙點也不用擔心。
Enco W51 本體和 W31 幾乎一樣,圓潤主體,外側光麵,內側磨砂。以前說 AirPods Pro 像“植物大戰僵屍”的豌豆射手,其實 W31/51 更像……
主體外側、內側和柄的底部有3個麥克風,出音孔變成橢圓形,邊上還有個很隱蔽的調音孔。可能是受售價限製,W51 的做工沒有綠廠一貫那麼高,隱藏處的開模線比較明顯,部件對位也不算準,但還挺皮實的。

Enco W51 充電盒改為更常見、更方便攜帶的類方形。但 Enco W 係列充電收納盒的開合方向,依舊是讓人納悶的地方。講真,AirPods 和 OPPO Enco Free 那樣的開合方向更方便。
蓋子雖有磁力,但因開合方向而沒辦法單手開合。不過這個開合方向,方便打理,不會像 AirPods 那樣藏汙納垢,在口袋裏再也不可能誤開了(這樣騙自己,可能心裏會舒服一點)。
佩戴舒適度
沒入手過降噪耳機的用戶,得有合適的心理預期,佩戴舒適度感是降噪耳機對比普通無線耳機損失最大的部分。
再好的入耳式,也很難和半入耳式耳機那種仿佛沒戴的感覺相比。正如 AirPods Pro 的舒適度比不上 AirPods,W51 舒適度也不如 W31。覺得撐或異物感明顯的話,可試試更換更小的矽膠耳帽,甚至左右耳用大小不同的耳帽,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放在千元以下的無線耳機裏,Enco W51 的佩戴舒適度算上等水平。重量很輕,單耳 3.9g,不但比 5.4g 的 AirPods Pro 輕,甚至比 AirPods 2 還輕了“整整”0.1g。跑步、甩頭、上下樓梯都很穩,戴一兩個小時佩戴也不會有太明顯的異物感。
而降噪耳機開降噪後,那種壓迫耳膜的“耳壓感”,雖然不是很明顯,但還是有的。這種感覺與一般與降噪等級成正比,即便單耳佩戴開降噪也是能感知到的,在嘈雜環境或開音樂後就會減弱。如果你之前沒用過降噪耳機,得稍微適應一下。
適配與日常使用
OPPO 曾宣布今年逐漸開放音頻互聯協議,以後可能會開放直連功能給其他廠商的手機。但 Enco W51 的速配功能,暫時隻針對比較新的 OPPO 手機(ColorOS 7.0 以上, A 係列、Reno2Z、R15 除外),開蓋 - 彈窗 - 連接,搞定收工
其餘設備就當普通藍牙耳機,手動到藍牙列表選。也不算麻煩啦,畢竟大部分人隻有一台手機,這個彈窗使用頻次很低(隻是手上的 Ace 2 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並沒有彈窗)。

Enco W51 唯一軟件交互就是在狀態欄和藍牙列表看電量(精度是每 10% 一個檔),在藍牙設定裏開關 AAC 編碼。在支持的 OPPO 手機上可以自定義敲擊功能。
硬件交互隻有“左耳雙擊開關降噪,右耳雙擊切歌,左右耳三擊喚出語音助手”。實際敲擊交互體驗一般,這個問題W31也有,主要是靈敏度不高,但又容易誤觸語音助手(不知道是否個體問題),而且沒有音量調節還是挺可惜的。
敲擊體驗是 Enco W51 使用體驗中最弱的一環,需要摸索一番才能百發百中。佩戴習慣和角度不同都會有影響,可嚐試交叉手敲擊、不同敲擊和角度以提升觸發成功率。

而個人印象最好的是,OPPO 不但沒有綁定自己的手機和生態,甚至連 PC 也能有完整的智能體驗(雖然 PC 看不到電量),跨屏使用中就剩類似 AirPods 那樣的快速切換功能了。
Enco W51 所有交互功能都靠自身硬件完成,無論你用什麼手機或什麼筆記本,都不用擔心有交互功能閹割:
1. 從充電盒取出耳機就能完成與手機 / PC 的連接;
2. 拿下耳機自動暫停播放;
3. 小米上可以喚醒小愛,iPhone 上能喚出 Siri;
4. 連 PC 也都能自由開關降噪模式。
Enco W51 左右耳不分主從,可單隻使用,就算不幸丟失落單,照樣能用。單隻情況下也能開降噪,不連任何設備時也能當降噪耳塞使用,可以說是很接地氣了。
隻是現在耳機沒有線了,跟女同學一人一隻使用時,沒有線拉著你們,多了點自由方便,缺點內味了。
除了 “下樓梯、坐車過減速帶,偶爾會因耳機撞到耳朵而發出咚咚聲;擠地鐵等超複雜無線環境,音樂卡過一兩次” 等少數影響不大的小問題外,Enco W51 沒出現過其他斷連或連接不穩的問題,日常使用還是很舒服的。
音質
無線降噪耳機,是專注於提升音頻體驗方便程度和使用場景的智能硬件,側重點是方便智能,而非音質。它們畢竟是藍牙耳機,畢竟連作為標杆的 AirPods Pro 都音質平平,對音頻質量有要求的用戶就不能期望太多了。

藍牙的無線傳輸速度有限製,故必有壓縮,軟件上對音質影響最直接的是編碼。理論音質最好的是索尼家的 LDAC、華為家的 LHDC,之後是高通 Apt-X 係列,然後才是 AAC,再往下就是基礎的 SBC 了。
Enco W51 最高隻支持 AAC,可能是成本、穩定性和延遲的綜合考量。7mm 雙 TPU 複合石墨烯振膜喇叭,宣稱振膜球頂和懸邊分離,會讓高頻明亮通透、低頻下潛有力。
實際聽感上,我司的 AirPods Pro 用戶表示 Enco W51 的音質已經比蘋果的白開水高一個檔位。但音頻受個人喜好影響太大,太玄學,建議有條件得到實體店試一下。個人對 Enco W51 概括就是,高頻通透且低頻量足:
高頻明亮順滑,略有毛刺,泛音較少,延伸也不錯;
中頻襯托下相對較弱,還算稠密,略帶電音;
低頻彈性和下潛一般,但勝在量感甚足,喜歡搖滾的用戶估計比較喜歡。
打開降噪之後,音質損失較少。雖然聲場會稍微小一些,但去掉背景音之後,有沉浸感加持。宣稱是業界首發的係統級音質補償算法,還會對高低頻進一步加強,降噪模式的聽感,估計會更討大眾喜愛一些,運動或通勤時使用會比較吃香。
延時

OPPO Enco W51 的延時數據和 W31 保持一致,全鏈路傳輸演示 94ms,雙傳 47ms。宣稱對和平精英、穿越火線、王者榮耀等手遊進行了針對性優化。作為參考,初代 AirPods 是 220ms,升級 H1 芯片的 AirPods 2 是 160ms 左右,AirPods Pro 是 144ms(Stephen Coyle 的數據),FreeBuds 3 是 190ms。
當然,這個極致的低延時,得搭配新的 OPPO 手機才能做到。不過用著小米 10 Pro、iPhone 11 Pro Max 和電腦搭配 Enco W51 看視頻,已經不會出現無線耳機常見的聲畫不同步了。作為吃雞小菜,用它吃雞感覺也夠用(可能是因為太菜了)。
降噪
Enco W51 用是常見的前饋(外部降噪)+ 反饋(耳內降噪)的混合降噪,6 麥克風協同(單耳 3個麥),降噪深度可以達到 35dB,25km/h 的風速下也可保證通話質量,官方宣稱還針對通勤和差旅有優化。這個降噪規格,在千元以下的 TWS 耳機中難有敵手。
雖然這是很難量化的玄學,但 AirPods Pro 用戶表示,Enco W51 已經達到 AirPods Pro 早期固件 8 成水準,很夠用了。這個降噪級別個人覺得還是很甜點的,削弱噪音,但也不至於什麼都聽不到。通勤路上,走在街上也相對安全一些。

降噪一打開,就能一耳朵感覺到中低頻噪音大幅下降,特別是風聲、空調之類的嗡嗡聲。雖不至於萬籟俱靜,但在辦公室環境,基本就隻剩下機械鍵盤的聲音了。參數裏的防 25km/h 風速,說的是通話降噪。慢跑聽歌時,風噪不明顯,但稍微跑快點還是會有風聲的。
個人眼中,降噪的意義有二:
保護聽力:嘈雜環境用耳機,我們會不自覺把音量調大,然後聽力撲街。我平時通勤開 4/15 音量(安卓默認 15 格音量)才能聽清的內容,開降噪之後,1、2 格音量就夠了,甚至可以用合適音量在車上聽聽力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沉浸感:一個安靜的背景音,極大地加強了歌曲的沉浸感。而現實環境的聲音被降噪之後,又多了種抽離感。導致開降噪聽歌時,在街上看無論什麼都像在看 MV。很多歌,配合 MV 畫麵後會有新的領悟,在街上聽學友和宗盛的歌,更有內味。
降噪耳機是種用過就回不去的東西。就算隻是通勤戴一兩天,一旦忘戴,你會發現平時通勤的噪音突然變得不可忍受了。這是聽力變敏銳的副作用(這樣騙自己,可能心裏會舒服一些)。
當然,就算不聽歌,Enco W51 也能當耳塞用。學習或趕稿時,配合禪定模式效果更佳。
續航

Enco W51 耳機本體 25 mAh 電池,充電盒 480 mAh。實際續航和官標接近,開降噪大概 3.5 小時,不開降噪 4 小時左右。充電盒本身可以讓它充電 5 次,一個充電周期可以聽上 20-24 小時。通勤使用,一周一充左右。
充電盒的充電速度就偏慢了點,有線 80 分鍾,無線 2.5 小時。臨時出門才發現充電盒沒電,又沒帶線,支持反向無線充電的手機也可以應急一下。
如果主要使用場景是通勤,平時公司和家裏有無線充電板,隨手把充電盒放上,甚至會有種 “這玩意仿佛不用充電” 的錯覺。而如果像我這樣一天戴到晚,起床通勤連著手機,到公司連著電腦,就得午飯/晚飯前把它塞回去充電盒回血半個鍾左右,基本可以一整天讓耳朵沒閑著。
溫馨提示:
安卓手機記得關閉開發者選項裏的絕對音量;
不要亂點開發者模式的藍牙設置;
聽感奇怪的話,檢查是否有杜比全景聲或自定義的音效調節/均衡器功能被打開了;
一格音量都嫌大的話,得求助於 MIUI 12 的聲音助手,或找支持二級音量或均衡器調節(把所有拉杆都壓到最低)的播放器;
最後,安靜環境聽音樂,音量不要超過 60%(世衛組織說的)。
總結
Enco W31 隻要 299。加 200 塊,換來稍長的續航,降噪和無線充電,值不值呢?

然後看看降噪耳機們的價格:漫步者 600 元(剁手節 430)、FreeBuds3 剁手節 750、40db 降噪的 1MORE 降噪豆 999;索尼 WF-1000XM3 剁手節也要 1200,AirPods Pro 還是那個 1999。艸(一種植物),真香。
通勤時間長、工作生活環境比較嘈雜、學生,是最需要降噪耳機的用戶群,但無奈降噪是高階耳機才有的功能。這有點像無人機,入門用戶才是最需要避障和智能功能的群體,但無奈這些都是高階無人機才會搭載的功能。
而 Enco W51 隻有 AAC 是個遺憾、充電盒奇怪的開合方向、不靈敏的雙擊操作都是遺憾。但藍牙耳機裏還不錯的音質、低延時、跨手機品牌甚至電腦的通用性、很甜點的降噪效果、不用人管的續航,再配合香到連 OPPO 都要分批開賣的價格,有一說一,這才是年輕人的第一副無線降噪耳機。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wbtc交易所app正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新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
zb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dmex區塊鏈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雷遁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幣客交易所官網手機版app
其它軟件292 MB
下載
幣卡交易所app官網最新安卓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eth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0.48M
下載
虎符交易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最新版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4.7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