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太平洋數碼
作為一個自媒體作者,最近一段時間,看到各大媒體平台上,一大批鼓吹華為的文章,我真的有心無力,各種歪曲事實,各種盲目吹捧,各種無下限、無底線的標題黨,確實在如此“關鍵時刻”鼓吹華為可以獲得大量的人氣與流量,但是如果身為一個新興媒體的作者都不能正確地引導讀者,一昧地追求金錢名利這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鼓吹可以從本質上提升一款產品一家企業的實質價值的話豈不這個社會都亂套了?理性分析一下造成華為現在處境的原因是來自外界的壓力還是自身的原因呢?通過種種跡象去探尋我認為這種局麵的造成跟華為的戰略布局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這個問題造成華為現在的處境實在是跟“樂觀”掛不上鉤,可現在的自媒體作為卻為了一己私利用鼓吹的方式,來吸睛、賺取流量,甚至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可言,這隻會誤導公眾。

我們都知道在去年也就是2019年,華為的確以黑馬的身份“斬殺”了蘋果。獲得了大部分的市場占比以及銷量。市場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Counterpoint Research 和 Canalys)的數據報告,2019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出爐,總銷量14億8610萬台,同比下降1%。華為全球銷量成功超越蘋果占據全球第二。而6月15日消息:日前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公布一份報告顯示,4 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6937 萬台,同比減少 41%,其中,三星手機的市場占有率約為 19.1%,華為則達到了 21.4%,華為曆史上首次超越三星,成功登頂全球第一位置。

這兩份數據足夠華為“封神”了,因此華為也成了國產品牌的代表備受國內網友的追捧。但是講道理這終究還是我們過於“樂觀”了,銷量可以代表一切嗎?很顯然在國內某些自媒體平台的部分作者鼓吹帶動下銷量確實可以代表一切。但是捫心自問,作為華為的CEO任正非高興得起來嗎?換做我我可能會頭疼死,為什麼?我們用2019年的數據來舉例,華為以超高的市場占比以及銷量成功的把稱霸手機行業十多年的霸主蘋果拉下神壇。本該慶祝,但是這慶功酒的酒杯卻十分沉重,因為即使在華為用盡渾身解數,蘋果依然拿走了60%多的利潤。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數據,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蘋果依然能夠拿走全球手機市場66%的淨利潤。2019年可以說是蘋果相當不好過的一年,5G的缺失以及設計的停滯不前,都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反觀華為呢?在2019年到2020年以來雖然也受到了中美經濟貿易危機的影響,但是依然風生水起的推出了P30和P30pro,暢享10係列,nova5係列,mate30係列,mateX,nova6,P40係列,nova7係列。而蘋果方麵則是推出了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Apple Watch Series 5。

但從產品上來看華為的市場布局要比蘋果具有絕大的優勢,從中低端市場涵蓋到了高端市場,但是可惜終究是沒能幹過蘋果。而作為大疫之年開年後的第一個618電商節也奠定了蘋果依然是霸主的基礎。我們通過平台提供的數據看,iPhone11的月銷量達到了64萬台,光是iPhone11的累計評價就達到了212萬條,而且我粗略地觀察了一下評論好評率達到了驚人的90%多,目前繼續霸占熱銷單品,據悉iPhone11自從發布以後經曆過一次價格的調整之後幾乎截止至今日一直霸占著熱銷單品的榜單。恐怖的是這隻是一個平台的數據,如果把知名的平台加起來最起碼應該是X3才對。而且想必這個還有更恐怖的是,排在後麵的都是千元檔的機型。而銷量第一榜單的榮耀居然不足900塊。

你說如果換做華為CEO是你的話你能樂觀得起來嗎?那麼為什麼華為高端機型無法跟iPhone叫板呢?
機海戰術成就華為也毀了華為這就是我前麵說的戰略布局的問題,眾所周知初次運用機海戰術的是諾基亞,而真正將這個套路發揚光大的則是華為。華為的戰略布局其實很簡單,搶占市場提高品牌影響力,在品牌具有影響力之後再逐漸提升品牌質量。確實這個戰術的應用讓華為在國內乃至國際舞台迅速走紅,我們回顧華為發展初期每年都要發布欺壓友商兩倍的機型。因此華為的市場占比迅速提升,消費者知名度也得到了“傳染病”的傳播速度。華為之所以有今天的規模可以說與機海戰術的應用離不開關係。而自從2018年之後華為開始重心發展品牌質量。

5G、麒麟芯都是華為在向外界宣傳自己實力的成果。但是俗話說:成也風雲,敗也風雲。機海戰術帶來了驚人的銷量,但是卻沒有帶來等同的質量。質量的缺失讓消費者在選擇與不選擇中躊躇不斷。反觀iPhone方麵他並沒有效仿華為的布局方式,甚至可以說今年才剛剛開始布局中低端市場,這樣的節奏與華為相比顯然已經落後。但是蘋果卻依然取得了驚人的成效。618首次加入便是蘋果對市場的一次試探,在機海戰術的衝刷下,一代機型跟二代機型發布的時間間隔短,特點功能差距不大。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等。這個等字一出對華為的傷害無疑是最大的,別人都知道你下一代的產品會比上一代的好,而上一代必定淪入降價的範疇,那麼何必繼續一時而入手呢?消費者沒了購買欲,久而久之你覺得你的產品要好、新奇到什麼程度才能吸引他們呢?
生態的培養並非指產業鏈,產品反觀蘋果方麵,首先是出發點比較高。高價有高質的支撐,即使是貴消費者也願意為之買單。再加上蘋果對市場生態的培養十分看重,通俗的說前麵消費者購買了你的產品,很有可能囊中羞澀,所以你即使宣傳出花來消費者可能也不會再考慮買入。如果過度宣傳反而會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到了後麵即使你的產品很好很優秀消費者也有錢消費但是我就不買。

我找到了2016年的一份統計圖,這份圖中顯示每個品牌在當年一共發布了多少款機型。很明顯,蘋果的3款顯得與其他品牌格格不入。如果單看這個圖我們很容易看成蘋果沒有實力,但是殊不知在當年僅憑3個產品蘋果拿走了全球市場90%的利潤。

“我們關心的是做出更好的產品,不追逐做出最多數量的手機,沒有市場份額或者出貨量的目標。”——蘋果CEO庫克
這是2016年蘋果CEO庫克到訪中國時說的話,而縱觀當時的國內手機市場,iPhone卻似乎正在麵臨空前的挑戰,這也與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不無關係。2016年第四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了12%,但相比之前,2015年同期則增長了14%。這也是大中華地區連續第四個季度成為蘋果全球增長率最低的地區。而當時國內的四大智能手機公司在中國銷量均高於蘋果,這四家為OPPO、vivo、華為和小米。
種種跡象表明,銷量並不代表一切。我們不該盲目的鼓吹華為,盲目鼓吹,隻會讓公眾無法了解事實,所以即便華為現在被外界因素幹擾,很多人也覺得沒啥問題,認為這是一件小事情,畢竟銷量我們永遠是第一,但是這恰巧是一個產品本質上毫不相關的參數而已。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威海公交車官方app安卓版
旅行交通109.7M
下載
運滿滿司機版app官方版
生活實用102.7M
下載
小猿口算app安卓最新版
辦公學習71.96MB
下載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