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這場科技戰的朋友應該知道,華為海思已經形成了全係列的芯片能力,鯤鵬服務器芯片、鯤鵬920電腦芯片、麒麟手機芯片、淩霄路由器芯片、天罡基站芯片,包括視頻、AI芯片都很強大,芯片設計水平世界一流水平,但是讓人無奈的是,海思隻掌握了設計芯片的技術,並不能獨自生產芯片,而國內在芯片生產方麵同樣是薄弱點。

如今的華為除了有海思自主研發的芯片之外,還有聯發科、中芯國際以及紫光展銳甚至是三星這樣的芯片備用選項。但是話又說回來,中芯國際已經宣布無能為力,聯發科趁機漲價,而三星一直以來與華為海思也沒有非常深入的合作,而華為如果還想用上5納米製程工藝的芯片,必須依靠台積電。
隻不過,這一次比想象中嚴重!台積電正式表態:華為芯片備貨之路再起波瀾。

首先,華為遭到打壓後,中芯國際曾表示會一直支持華為,中芯國際也被看作華為“最後的救命稻草”。因此,網友們也一直對中芯國際給予厚望。但在招股書中,中芯國際表示在獲得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用於為若幹客戶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業內人士指出:這個若幹客戶很明顯指的就是華為。華為最後的“退路”被切斷了。

在6月9日,華為芯片備貨之路再起波瀾。台積電表示由於使用了美國的技術和設備,這一點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台積電並不希望失去華為這一合作對象,為此台積電已經做了多了幫助華為的事情。如果最終的結果無法挽回,很可能會出現完全“斷供”的局麵,而且蘋果、高通、聯發科、AMD等廠商已經向台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的7nm訂單,而這些廠商搶下的四季度的台積電產能正是之前華為預訂的產品線,台積電有“預備方案”,看來華為備貨之路再起波瀾了。

上個月底,台積電就被曝出,該公司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芯片公司的訂單,優先向華為供貨,爭取在120天的緩衝期內先幫華為生產足夠的芯片,現在又突然表示如果發生無法向華為供貨的情況,那麼我們將很快替代它,態度可以說是十分強硬了。
華為芯片之路越來越難,也存在很多的變數。不僅僅中芯國際無法給華為代工,台積電能夠幫助華為的時間也十分有限了。而且情況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嚴重,在日益激烈的貿易戰之下,美方對華為的打壓是步步緊逼,他們也不再和華為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了,據悉華為目前新款芯片的備貨不足800萬,後續可能會出現“無芯可用”的局麵。

如今的華為麵臨嚴重的製裁且帶來深刻影響,在美方多方圍堵之下,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恐將重組,全球兩大陣營壁壘分明的局麵,廠商則被迫選邊站。如今華為除了繼續說服它們一起克服難關之外,更重要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接下來“去美化”勢在必行,隨著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和創新技術積累,人才培養等,未來華為芯片自主供給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歐幣網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