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 6 日,這是小米十周年的日子。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雷軍在微博這樣說。
十年前的人們應該不會想到,曾經銀穀大廈的那家小公司,成為了全球手機市場份額前四,還成為了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這一切的故事,可以從一碗小米粥說起。(全文約 6000 字,請耐心服用)
————(一)建立 ————
2010 年 4 月 6 日,銀穀大廈。
十幾個人因為一個叫小米的公司,因為一份共同的夢想走在一起,坐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喝了一碗小米粥。
當時的那個電飯煲,還沒有印上米家的 logo。
這就是小米公司的第一步。

這樣一個小小的,號稱 “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賣一半的價錢” 的公司,在當時沒有引起太大注意,也沒有人能想到它會進入數億人的生活。
而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公司,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可能是在同年 8 月 16 日。
那是 MIUI 首個內測版推出的日子。
————(二)MIUI————
作為小米公司的第一款產品,MIUI 第一次內測開始時並沒有引起太大轟動,隻有 100 個 “夢想的讚助商”,見證了小米的第一步。

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 MIUI,舍棄二級應用菜單,采用擬物化風格,改變了安卓係統上很多不好用的部分,走出了 MIUI 作為國產一流定製係統的第一步。

2010 年 10 月 29 日,MIUI V2 發布。
MIUI2 的下滑解鎖與接聽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雖然 UI 設計中還是有不少 HTC Sense 的影子,但不少實用的功能還是吸引了很多的用戶,此後的 MIUI,一直憑借優秀的動畫和設計,以及實用的功能,吸引了很多用戶。————2011 年 1 月 8 日,小米遷至望京卷石大廈,同年遷至宏源大廈。
————(三)小米手機 ————
這是小米公司最重要的一天,也是雷軍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天。
2011 年 8 月 16 日,MIUI 首個內測版推出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小米手機 1 正式發布的日子。那天的 798,正在舉行小米手機發布會暨 MIUI 周年粉絲慶典。
就是在那裏,小米公司的第一款手機,也是小米公司直接邁向夢想的第一步 —— 小米手機 1 問世。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硬件經驗的他們,為了這款手機的每一塊零件,他們到夏普,到各個公司,奔波了好幾個月,最終才有了這款震撼業界的手機。也許讓所有人都記憶深刻的,就是 “祖傳音效” 響起,1999 這個數字出現的時候。

37 個小時,40 萬台,8 億。從此,手機市場多了一個名字 —— 小米。
“為發燒而生” 的口號、極致的性價比,讓小米這個名字進入大家的視野,也使得小米手機 1 取得巨大成功。
這樣的搶購盛況,以前可能隻有蘋果和魅族能做到。
此時的盧偉冰還在金立,此時的其他廠商並不看好小米。他們想不到,這樣一個不被他們所看好的公司,將在全球市場站在他們頭上。
————(四)紅米 ————
2013 年 7 月 31 日,紅米手機聯合 QQ 空間正式上市。宣告著小米正式進入千元機市場。
799 元的定價吸引了超過 900 萬用戶通過 QQ 空間預約,將性價比帶到極致。

此後,紅米一直堅持高性價比的定位,“永遠相信美好事情即將發生” 的口號也深入人心。
紅米的產品也不斷擴張價位段,補齊了小米的價位段空白。

2013 年 4 月 12 日,小米公司遷至五彩城。
2013 年 8 月 23 日,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 100 億美元,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阿裏、騰訊、百度。
————(五)小米電視 ————
2013 年 9 月 5 日,小米電視正式發布。作為 “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智能電視的定位以及不高的價格使得小米電視對傳統電視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截至目前,小米電視在 7 年的發展後,一躍成為首個中國市場年出貨量破千萬台的電視品牌,市場份額穩居中國與印度第一。小米電視已經成為小米產品的一個重要品類。

————(六)布局生態鏈 ————
2013 年底,小米開始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 —— 生態鏈。嗅到風口即將到來的雷軍定下了目標:5 年內投資 100 家生態鏈公司。2016 年,也就是三年後,小米生態鏈已經擁有了 77 家企業,整體銷售額突破 100 億元。
小米生態鏈企業快速成長,其中紫米、華米、萬魔、智米尤其突出,也有不少銷售額 10 億的 “獨角獸”。

借助小米手環迅速發展的華米,第二年銷售額就超過了 10 億,不僅建立了 AMAZFIT 自有品牌,更是先於小米在紐交所上市。

2016 年 3 月 29 日,雷軍發布了小米旗下全新的智能家庭品牌 —— 米家。
作為小米 “親兒子”,米家在小米生態鏈中地位非常重要,作為專門承載小米供應鏈產品的整合品牌,是小米打開細分市場、發展供應鏈產品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們談起小米生態鏈時,最常提到的一個品牌之一。

優秀的設計,簡潔的風格,依舊 “性價比” 的價格,使米家越來越多地走入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現在的米家,已經廣泛布局在各個細分領域,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 IoT 智能互聯平台,為數億台設備提供支持。
————(七)小米平板 ————
2014 年 5 月 15 日,小米平板正式發布。這款依然具有極高性價比的平板,在 iPad 的壟斷下尋找到了一絲出路。
直到現在,在某些餐館,你依然能夠看見小米平板的身影。

不過就算是 MIUI,安卓平板的生態問題一直令人擔憂,到現在,平板市場幾乎仍然是 iPad 的天下,小米平板從 2018 年最後推出 4 之後也悄無聲息。安卓平板目前麵臨著銷量、生態的雙重考驗,出路越來越窄,也許在安卓主流應用積極適配、折疊屏幕發展成熟之後,又會迎來春天吧。此外,還有一個好消息是,小米並沒有放棄小米平板,所以大家還可以繼續保持期待。————2014 年 10 月 30 日,小米公司超過聯想和 LG,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2014 年,小米以 6112 萬台出貨量成為國內市場第一。而這距離小米公司成立,隻有 4 年時間。
————(八)進軍全球市場 ————
2014 年 7 月,小米進軍印度市場。2014 年 8 月 28 日,小米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這是小米最初進軍全球市場的時刻。

此後的幾年,小米繼續開拓海外市場,進軍大量國家和地區,並且在印度、烏克蘭、印尼、緬甸、以色列等國,憑借自身的強大性價比,占有了很大的份額。同時,歐洲市場也捷報頻傳。
小米已經在全球市場,擁有了自己的位置。
————(九)小米 note————
2015 年 1 月 15 日,小米 NOTE 正式發布。這條新的產品線,作為小米公司發力高端市場的一次嚐試,小米 NOTE 以最高 2999 的價格試圖價格上探。

可惜由於高通公司的嚴重失誤,驍龍 810 的嚴重發熱,盡管有著非常優秀的配置,這款手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試圖獲取女性市場的 “女神版” 也受到影響,使得小米錯失女性市場。
最終,小米 NOTE 不僅引起許多用戶不滿,也使小米的口碑下滑,宣告著小米衝擊高端的第一次失敗。

在 2016 年 10 月 25 日,小米 note2 發布。可惜 mix 的風頭完全壓過了曲麵屏設計,小米 note2 成為一款短命旗艦。

2017 年 9 月 11 日,北京工業大學奧林匹克體育館,小米 Note 3 正式發布,並請來吳亦凡代言。
由於小米公司混亂的產品定位,note3 與小米 6 形成了直接競爭,反而成為了小米高端路上的一塊絆腳石,與價位不相稱的處理器配置使 note3 再次成為一款失敗的產品。
至此,再無小米 note。
————(十)小米 max————
2016 年 5 月 10 日,小米發布 MIUI8,同時發布新係列:小米 Max,以大屏幕,大電池為賣點,作為小米的大屏中端手機係列進入市場。

2018 年 7 月 19 日,小米發布小米 Max 3,依舊配備大屏幕大電池,不過因為小米內部的產品定位混亂,為了不與小米 6X 形成競爭,max3 隻搭載了驍龍 636 處理器,因此為人所詬病,也使小米 Max3 的表現不佳。
在小米 Max3 之後,小米 Max 係列沒有推出過更新的機型。
————(十一)小米 MIX————
2016 年 10 月 25 日,小米 MIX 橫空出世。全新的全麵屏設計在所有手機中脫穎而出,使所有人耳目一新。

91.3% 的屏占比甩了當時的其他手機一大截,整機無 logo 與正麵無實體按鍵實現的驚豔設計使這款手機成為米粉心中的神作,也使小米第一次艱難的邁上高端之路。
全麵屏時代的序幕,就此揭開。

2017 年 9 月 11 日,小米 MIX2 發布,帶來陶瓷版本,溫潤如玉的手感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2018 年 3 月 27 日,小米 mix2s 發布,小米從此開始在相機領域突飛猛進。

至今,小米 MIX 已經被數家世界級博物館永久收藏。雖然小米 MIX3 不盡如人意,小米 MIX Alpha 也並沒有帶來當初的震撼。不過今年重新劃分產品定位的小米,沉寂許久的 MIX4 一定會是米粉心中的那個 MIX。
————(十二)自研芯片 ————
2017 年 2 月 28 日,小米公司舉辦 “我心澎湃” 發布會,正式發布澎湃 S1。

作為小米公司獨立研發的第一款芯片,澎湃 S1 的發布使小米成為繼三星、蘋果、華為之後,第四家同時擁有終端機芯片研發製造能力的手機廠商。同時,搭載該芯片的小米 5C 也在當天發布。雖然是比較落後的 28nm 工藝,但這卻是小米的芯片之路上,極其重要的一天。

做芯片需要巨大的投入與積累,也隻有自主研發才能使中國的科技實力邁向新台階。
希望澎湃 S2 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無比震撼的出現在我們麵前。也希望無論是華為,小米還是剛剛入局的 OPPO,都能夠繼續前行,取得突破。
————(十三)步入寒冬 ————
2016 年 2 月 24 日,小米 5 發布。在長達幾個月無貨可賣之後,小米 5 成為了小米的救命稻草。
但這顆稻草並沒有救小米,而是險些壓垮了小米 —— 火龍 820 的嚴重發熱,使小米 “為‘發燒’而生” 的口號以一種並不可喜的方式記在了很多人心裏,形成了至今依舊沒有完全消失的刻板印象。

回顧 2015-2016 年的小米,已經失去了往日一騎絕塵的輝煌 —— 華為在身後緊追猛趕,TCL 和 OV 也緊追其後,現在幾大廠相互競爭、四足鼎立的局麵,已經開始漸漸形成。

在 2015 年末,雷軍的表態帶著一些失落:“我們把 8000 萬台的預期當成了任務,我們的動作變形了,對精細化運營、品牌建設和核心技術的 “補課” 是 2016 年的關鍵詞”。補課,是小米提了很久的詞,這樣一個 “獨角獸” 公司,在短短 5 年超高速發展的同時,的確遺漏了很多東西,而這些,又是企業長期發展所需要的。
隻顧蒙頭狂奔,不看眼前的路,最終是行不通的。

2016 年,國內手機市場趨向飽和,國內手機廠商圍攻小米的勢頭越來越強勁。在第一季度,小米銷量遭遇滑鐵盧,失去第一地位。在互聯網風口過去後,側重硬件研發的華為和大力發展線下的 OV 已見成效、迅速崛起,側重營銷、硬件還需 “補課” 的小米進入了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雷軍是一個很有行業嗅覺的人,“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是他常常說的一句話。但在風口過去後,雷軍和小米該何去何從。小米開始進入寒冬。小米的一個巨大弱點,是缺乏差異化優勢。
當時的華為擁有徠卡鏡頭、OV 擁有快速充電和拍照能力,而小米的性價比路線,在差異化競爭中明顯缺乏優勢,這也是雷軍所提到的 “補課” 所在。

於是,雷軍給出了他的做法。2016 年 5 月 18 日,小米架構調整,雷軍親自接管供應鏈。此外,小米選擇拓展線下渠道,小米之家在林斌的打造下開始初見成效,當時他定下的目標是,2020 年,1000 家小米之家。

2017 年 7 月 7 日,小米公司公布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為 2316 萬台,創造了小米手機季度出貨量的新紀錄。
小米公司表示,經過兩年的調整,小米重新恢複高速增長。

不過此時的小米,還隱藏了很多內患。
沒有甩開性價比包袱的小米,在各個價位段的產品定位都模糊不清,經常出現同價位之間兩個產品競爭的情況

混亂的產品定位使得小米 note 和小米 max 係列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後來的小米 mix3 也因沒有甩開價格包袱而砸了招牌。
小米的高端之路,還需繼續走,小米的產品定位也還需優化。

2018 年,人們對小米的評價有一句話:“穩中求進,步步為營”。小米 8 的設計為人所詬病,小米 MIX3 辜負了期待,米粉對這一年的小米失望透頂。這一切,可能是因為小米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需要讓股東看到穩定的增長、對股東負責,而不是突兀的嚐試。再者,低價的包袱使小米的創新異常艱難。於是我們就看到了 2017-2019 年,產品線混亂、產品定位不清的小米。
所以小米,再次走上衝擊高端的漫長道路。
————(十四)上市 ————
2018 年 6 月 7 日,港交所的超大鑼被雷軍敲響。

這天,小米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那個再一次敲響鑼的人,激動地向人們說: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裏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創新,也沒有不經曆無數挫折的創新,更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越理解這一天,就有越多的感恩。”————2019 年,小米遷至小米科技園,作為小米新總部。

————(十五)小米新戰略 ————
2018 年 11 月 19 日,小米宣布與美圖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美圖將旗下美圖手機的品牌、影像技術和二級域名,在全球範圍內獨家授權給小米集團。授權之後的美圖手機將由小米負責研發、生產、銷售和推廣;而美圖公司將持續提供影像技術與美顏算法的共同支持。此外,小米還被授權生產和推廣一係列美圖品牌的智能硬件產品(與皮膚相關的智能硬件產品除外)”。

2019 年 1 月 10 日,小米推出 Redmi Note 7。同時,雷軍在發布會上宣布紅米 Redmi 品牌正式獨立,任命盧偉冰為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 Redmi 品牌總經理。

與美圖合作後,2019 年 7 月 2 日,小米推出新係列小米 CC9,並且推出了美圖定製版,準備進一步占有女性市場。

2019 年 11 月 5 日發布的小米 CC9 Pro 更是作為小米一級像素的試水機,為小米 10 的相機優異表現做足了研發準備。從 mix2s 開始的相機研發初見成效。

2019 年 5 月 28 日,紅米發布 Redmi K20 係列,KO 了自家旗艦小米 9。這是小米產品定位重合、模糊後所結下的惡果。
不過往好的一方麵看,紅米已經打破了百元機千元機的傳統認知,為紅米代替小米進入中高端市場做好了準備。
在紅米進入 2-3k 價位後,小米再次向高端進發。

2020 年 2 月 13 日,小米發布小米 10 係列,打破了小米的低價枷鎖,以 “高價 + 性價比” 的全新身份正式衝擊高端市場。2020 年 3 月 24 日,紅米推出 Redmi K30 Pro,補充了小米衝擊高端後出現的價位空缺,使小米的產品定位更加清晰、產品線不再 “打架”。

突破了低價的小米也就此放開了手腳,小米 10 成為了一款真正全麵的旗艦機,小米在高端市場取得了第一次成功。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寫於小米 10 周年的日子,但由於資料繁多複雜,整理到今天才讓我覺得比較滿意。
以這篇文章為契機,我再次重溫了小米十年的、既讓人震驚又充滿坎坷的發展道路,感慨萬千。
我們都是小米的見證者,我也能算是半個米粉,對於小米的理念十分認同,我希望的是,無論小米,還是華為 OV,都能腳踏實地,注重研發,占領市場,使世界能夠認同中國品牌和中國研發實力,使世界 70 億人的生活,哪怕隻有一點點,被中國品牌所改變。華米 OV 都有各自的優勢,理性看待,也許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因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能夠推動發展、推動進步的,就是一家優秀的公司。

“像喬布斯一樣,辦一家世界一流的企業”,這是雷軍最初的夢想。現在,全球份額第四的小米,已經跟蘋果一樣進入了全球數億人的生活。
但這不是終點,小米的前路還很長。希望未來的小米,還能繼續 “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還能繼續 “感動人心”。
小米,在這條漫長的征程中,正在成為一家優秀的、偉大的公司。——————感謝你閱讀到這裏,創作不易,如果你能夠關注我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了。
我不會辜負每一個關注,以後也會繼續帶來優質內容,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另外,感謝 @萬普拉斯柒 Pro 幫我搜集了大量圖片,非常感謝。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瑞亞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自由空間交易所最新
其它軟件71.3MB
下載
ar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183.57M
下載
blcc交易
其它軟件35.40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