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米手機成立以來,其“性價比”標簽一直深入人心,雖然衍生出紅米品牌,但紅米早先專注的是千元機市場。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小米也必須擺脫低價標簽,通過衝擊高端來獲得市場的認可,並取得豐厚的利潤,這些對品牌形象及產品利潤都有長足的好處。而且我們不難發現,小米的高端之路與華為很相似,不同的是,小米並沒有經過一場“洗禮”。我們也可以看到以前的老牌“中華酷聯”發展的最好的是華為,其早期學習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打法成功重生。時至今日,小米也是時候轉過頭來像以前的模仿者學習。在剝離紅米品牌後,小米在小米9上就有嚐試衝擊高端,然而最後還是以價格“交個朋友”而無疾告終。在今年的小米10上發布會上小米也是自信滿滿的宣告小米10是全力衝擊高端之作。

但我們從定價上也能看出小米的小心翼翼,畢竟是首款衝高手機,小米不可能一下子把價格拔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米衝高的步子邁的穩穩當當。而後來的情況大家也看到,緊隨小米10發布的性價比手機都在配置比不上小米10的情況下價格與小米10相差無幾,OPPO Find X2/Pro甚至直接上探6000-7000元檔位。於是盡管小米10在剛發布的時候被人吐槽價格貴,但在友商的襯托下,小米10在網友眼中又成真香機,重新貼上了性價比標簽。

在將小米與華為進行對比時,我們也不難發現小米未來的機型戰略,性價比的紅米對比的是榮耀,小米則對標華為P係列,MIX則與華為Mate係列一爭高下,而作為概念機的Alpha雖然沒有正式上市,但其瞄準的無疑是華為的Mate X。所以說5年前的華為學小米,5年後的小米學華為。但相對於小米來說,華為的高端之路是集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並經曆了一次“涅槃”,最後才在國內及國際大放異彩。然而,並不能就此認定小米衝高失敗,相反,小米穩紮穩打的策略很可能對用戶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雖然小米近年飽受爭議,但作為消費者,百花齊放總比一枝獨秀要熱鬧許多。
文/專門網 古月山榮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以太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追幣網交易所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r網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14.78MB
下載
阿格斯交易平台安卓版最新版
其它軟件12.3MB
下載
幣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74.98M
下載
比科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92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幣托交易所
其它軟件34.6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