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今日頭條的工作人員說有一台華為折疊屏新品可以體驗的時候,好奇心催動著我在周末衝破懶惰和門口的重重封印下樓去取了快遞(感謝頭條提供機器體驗)。
當把華為 Mate Xs 切實拿在手中,第一時間想到就是嚐試一下展開和折疊的感覺與曾經體驗過的折疊屏手機有什麼不一樣。
繼承而來纖薄手感和 8 英寸屏幕和上一代一樣,Mate Xs 同樣是一塊橫向折疊,以增大可視麵積為主,在手機和小平板之間切換形態的折疊屏手機。所以也像上一代一樣,拿起來就是滿滿的份量感,折疊時厚度接近主流手機套殼。

Mate Xs 同樣采用了和之前一樣的外折疊設計,將屏幕彎折到背後,並通過一個卡扣進行固定。想要展開成為平板時就按下背後帶有紅線的按鍵,折疊部分就會自動彈起,但是自動恢複隻能到 90°左右,剩下的角度需要用戶自己用手掰平。
展開後的 Mate Xs 很薄,比現如今的任何手機都薄,隻有在攝像頭那邊有一條兩倍厚度的凸起,讓屏幕彎折時能與這裏合為一體。這個設計和去年相同,目前不好改變,或許也沒必要改變。

折痕也還在那裏,依舊是亮屏正麵看不會影響觀感,實際上觀感也符合預期,強如華為和三星當前都無力消解這個缺憾,多談也無用。
作為少見的外折疊手機,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無處安放」。不使用 Mate Xs 的時候我習慣把它折疊起來,一方麵是因為好攜帶,畢竟這樣才能放到兜裏,另一方麵也是習慣使然,就像兩本書要擺放一定要摞起來而不是平鋪。

但折疊起來的 Mate Xs 就像我說的那樣,外折屏的兩麵都是屏幕,無論正麵放還是反麵方都有可能會讓屏幕與桌子或其他物品接觸摩擦產生劃痕。這讓我產生了一種放置焦慮,感覺每一刻都在磨損這塊最金貴的屏幕。
作為折疊手機一員的 Mate Xs 在同類產品中也具有自己較為獨特的優勢,就是在折疊起來的時候屏幕尺寸和效果是最近接傳統手機的。展開時是一塊和上一代一致的 8 英寸,分辨率還是 2480 x 2200,折疊時正麵主屏幕尺寸達到了 6.6 英寸的主流水準,分辨率略奇葩為 2480 x 1148,在 1080p 和 1440p 之間 ,折過去的背麵部分也達到了 6.38 英寸(這數據沒什麼用)。
一年過去,折疊屏有用嗎,好用嗎?由於采用了外折疊,所以 Mate Xs 沒有內外屏的概念,它是同一塊屏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進行切割使用。這樣相比我用過的折疊屏手機有一些優勢。
幾乎無縫的大小屏轉換
去年的時候我曾在內折疊屏幕上見識到了近乎災難級別的應用適配,當時由尺寸較小的外屏切換到大尺寸的內屏時除了少部分應用可以無縫切換,多數應用都需要重啟一次才行,這種不連續的割裂體驗是一種非常巨大的阻礙。

但是在 Mate Xs 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我嚐試了常用的社交軟件,像微博和微信都能自動擴展到全屏,嗶哩嗶哩視頻也沒有太大問題,漫畫會跳回本話首頁,鬥魚直播的視頻會短暫斷一下就會恢複。
總之,在 Mate Xs 上不僅折疊起時屏幕尺寸更大,同時展開後也可以無縫銜接之前手頭的任何任務。
而且把屏幕展開使用的時候,那種突然倍增的可視麵積帶來了不止兩倍多巴胺分泌的愉悅感,在用膩折疊屏之前這種新鮮感真的會帶來心情愉悅的使用體驗。
這樣的比例,用起來像 iPad mini
But,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討論一下折疊屏的實用性和必要性。首先我覺得從屏幕比例上來說,目前展開後接近方形的這種比例並不是最好的。越大的屏幕在影音娛樂方便越有優勢,但在屏幕比例方麵,目前流行的這種較為細長的屏幕才是影音娛樂的最佳比例。

但由於 Mate Xs 在展開之前的屏幕比例已經接近 2:1,所以在展開之後屏幕比例接近一個正方形,不過要想展開之後達到一塊 4:3 的屏幕,那折疊時的屏幕比例就得達到 3:2(15:10),這種矮胖型的屏幕相信大家現在都無法接受了,這是我覺得目前無法解決的妥協。
不過屏幕的麵積畢竟還是實打實的增加了,播放動漫時可視麵積還是比我手上目前屏幕最大的手機(6.8 英寸,19:9)還是要大上一點。隻不過上下部分空出的黑邊也挺巨大的。

在展開後接近方形的屏幕上,我們可以把它拿來與 iPad mini 或者 Kindle Oasis 這些產品的使用場景上去靠,除了刷 Instagram 可能非常爽之外,閱讀是一個更能體現出 Mate Xs 優勢的場景。
我嚐試著把 Mate Xs 作為 Kindle 一樣使用,有感覺不賴的地方,也碰到了一些小問題。首先 Mate Xs 的屏占比更高,這在顯示內容的時候很有優勢,無論是通過網頁閱讀還是內置的閱讀 app 看書,細膩表現效果和完全撐滿的內容都帶來了極好的閱讀體驗。
不過也正是由於如此反而在握持上有一點障礙,一方麵是邊框很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遮擋和誤觸,另一方麵背部攝像頭那一條略窄,不能很好當「握把」。
以上是 Mate Xs 在單一使用場景下給我感受,顯然這種使用方式的吸引力並不足夠,要想在沉浸式體驗和易用性上再度深挖,深度和廣度兩個維度都是必須再前進一步的。
折疊的深度和廣度
怎麼理解深度和廣度的擴展,深度可以理解為折疊屏在進行單一應用時對體驗和使用方法的再挖掘。華為給出的答案是「平行視界」功能。

「平行視界」這個功能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同時呈現同一應用的不同層級。以今日頭條應用來舉例,平行視界可以讓文章列表頁與文章詳情頁以類似分屏的方式在屏幕上左右呈現。當點擊左側的某一文章時,右側的詳情內頁就會跳轉為該文章的詳情。本質上說這是以多任務的形式提升了同一應用內的平行任務處理。
不過並非所有的應用都能使用這個功能,在安裝了一些常用應用後,目前出現在列表的應用隻有百度、今日頭條和手機淘寶三個應用。這個功能的確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是哪些應用更合適用我覺得華為官方還可以去再發現和引導用戶。
從廣度上擴展的話那就是不同應用之間的分屏協作與跨應用操作了。這方麵是折疊屏手機原先就被看好的功能。在 Mate Xs 的輔助功能裏也可以找到「智慧分屏」功能的引導。

我用 Mate Xs 嚐試了一會將微博和微信兩個最高頻的應用分屏使用。由於屏幕麵積和比例不夠,隻能在中間對稱分屏,但這種用法感覺很奇怪,我無法同時將注意力平均分到兩個社交應用上。
Mate Xs 確實提供了我想象中的分屏功能,但是在實際體驗中,我得說這樣的提升有限,畢竟 Mate Xs 的屏幕還隻是 iPad mini 大小,難以提供良好的分屏體驗。在個人經驗中來看,分屏、包括懸浮窗口多任務這種功能的下限是橫屏使用 10.5 英寸的 iPad Pro,而這些多任務操作在小屏幕的 iPad mini 上同樣不好使。

iPad 將 Spotify、網易雲、微博、微信進行最小化分屏之後,左側依舊能提供比完整 Mate Xs 屏幕更大的瀏覽體驗。當然更好的方式是懸浮和自動隱藏,還能通過導航條對 iPhone 比例的應用進行快速切換。
當然,我無法簡單粗暴就表示折疊屏的多任務處理體驗不好,因為對於絕大多數應用來說,如何在折疊屏上以合適的形態呈現還需要 Google、廠商、開發者三方共同去推動。
目前我覺得 Mate Xs 在辦公方麵方麵的優勢或許更大,這和前麵那些創造出的多任務需求不同,工作郵件中插入圖片、文字、附件是常見且必要的需求,Mate Xs 這種多任務拖拽文字和圖片能力在這種場景下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配置不是重點,預料中的華為旗艦作為華為的第二款折疊屏手機,Mate Xs 搭載的其實是我們的老朋友麒麟 990 5G SoC,這款處理器在綜合實力上自從去年用上以來其實已經在市場上領先了小半年,各方麵性能都相當均衡,在當前也依舊處於高水平。

自然,Mate Xs 是一台支持 SA/NSA 組網方式的雙模 5G 手機,並且也是一台雙卡手機,另一個強項則是 NPU 帶來的 AI 性能。
哦,對了,屏幕比例的變化對於玩遊戲會帶來一些變化,這一點在去年其實也已經說過了,在部分遊戲中上下兩個方向的視野會更寬廣一些,比如《和平精英》。但是在某些視野會縮放的遊戲的中可能會起到反效果,比如《王者榮耀》的左右視野反而會縮短。
這種情況下,由於折疊後正麵屏幕的可用性依然很強,Mate Xs 可以更加靈活的選擇用哪種比例來玩遊戲,這麼來看也算是一個玩遊戲的好工具。

由於機身很薄,加上折疊的設計,這都成了 Mate Xs 使用更大電池的阻礙。實際容量典型值為 4500mAh,在 5G 時代算是主流水平,隻不過用戶對於體積更大份量更重的折疊屏手機或許期待會更高,尤其是對於大屏使用來說,畢竟多一點容量就多一點續航。
不過 Mate Xs 還是有底氣的,和 MateX 一樣,華為在這上麵搭載了功率高達 55W 的快充技術,官方宣稱 30 分鍾即可充到 85%,實際用下來發現華為的省電本領還是真的強,續航感覺比一些 5000mAh 的還要強。

作為一台折疊屏手機,華為一向強勢的拍照反而在這裏不算是重點了。配置上依舊是徠卡四攝,在背後左側凸起的部分按照豎向排列。
其中包括一顆 4000 萬像素的廣角主攝(f/1.8 光圈),16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f/2.2 光圈),一顆 800 萬像素的長焦鏡頭(f/2.4 光圈,支持 OIS),最後還有一顆 ToF 景深鏡頭。
Mate Xs 最高可以支持到 30 倍混合變焦。由於外折的設計,在屏幕折疊起來時後置攝像頭也可以當做前置來使用,這也使得 Mate Xs 的屏幕不需要前置攝像頭,屏幕的造型更加完整。
Mate Xs 部分樣張,細節網站壓縮較嚴重。
主攝:


變焦:



超廣角:

人像:

超級夜景:

總體來看 Mate Xs 的拍照也算是發揮出華為的水平,也支持超級夜景等功能,但比起規格更加豪華的拍照旗艦機型來說還有差距。
去年解決「有」,今年解決「用」麵對折疊屏這樣的新生事物,一年的探索時間似乎還是顯得短暫了一點,Mate Xs 身上更多還是繼承的感覺,把一些細節部分相比去年的 MateX 做的更好,比如屏幕覆蓋雙層航天級聚酰亞胺柔性材質,能夠提升屏幕強度,據說比黃金還貴。鉸鏈方麵采用了鷹翼折疊設計,裏麵用到了硬度不輸鈦合金的鋯基液態金屬。

費了這麼多事改進設計,用了成本高昂的材質,Mate Xs 最大的目的還是解決本折疊屏手機本身結構的可用性。因為去年折疊屏手機走的磕磕絆絆並不順利,而到了今年大家都近乎不計成本的拿出了更好的設計。
當今這個時代,什麼產品做得敷衍,什麼產品做得認真可以說是一眼就明。現在說折疊屏是未來的方向還為時尚早,但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這些力圖把不成熟的技術變成熟並推向大眾的廠商與產品,都是值得敬畏的。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威海公交車官方app安卓版
旅行交通109.7M
下載
運滿滿司機版app官方版
生活實用102.7M
下載
小猿口算app安卓最新版
辦公學習71.96MB
下載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