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最近兩天,港股市場上的明星公司異常熱鬧。
時隔7年,“同股不同權”的阿裏巴巴再次回到了港股市場,當“BT”兩大互聯網巨頭再次在港股市場上相遇,競爭是免不了的,阿裏上市首日就搶占了騰訊“港股一哥”的地位。
而在11月27日,作為港股市場“更改規則”後第一家以“同股不同權”上市的公司,小米集團(1810.HK)也在市場的一片喧鬧聲中,發布了自己的三季度的業績報告。
01 “最強成績單”一個字,“超”。
總營收537億,是小米創辦以來營收最高的季度,超過以往;經調整後的淨利潤35億,超過市場預期;前三季度淨利潤總額92億,超過2018年全年。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收入占到了48.7%,近乎是“半壁江山”,一個國際化的小米已經在市場上矗立。
小米的三季報也給了市場一個“意外之喜”,在一片“不行”的聲音中,走出了一個“行”。
數據顯示在全球的範圍內,小米智能手機收入323億元,手機銷量達3210萬部,Canalys的統計數據顯示,以出貨量計的市場份額達到9.2%,穩居全球前四位。
意外,但小米“立”住了。
如果回顧一下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2019年的市場的變化還是很有意思的。
非智能機時代的梟雄們,早就沒落,“獨苗”三星,也在中國市場的賽道中“脫了軌”,2019年,生產手機的三星惠州工廠關門了,三星的手機製造入華27年,從惠州開始,也從惠州結束了。
但,更有意思的是,曾經高傲如蘋果,也開始“放下身段”玩起了“價格戰”的遊戲。在iPhone XR成為“跳水大王”後,iPhone跳水上了癮,2019年繼續蟬聯,新品iPhone開售不足兩月後,就“官方”跳水,還沒等到到雙十一的電商促銷,就開始降價了。
國內市場成為了國產手機“暗戰”的修羅場,但是如果放眼還有一點“藍”的海外市場,小米的戰績可以說是一騎絕塵了。
小米在印度依然領先,連續9個季度的出貨量都保持在第一位了,而在重點的西歐市場,小米爆發出了更強大的競爭力,出貨量同比增長90.9%。
而放眼整個歐洲市場,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小米穩居第四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以同比73%的漲幅,將市場份額擴大至10.5%,而整個歐洲的平均增長率,不過8%。
而這距離小米“殺入”歐洲,不過兩年的時間。
02 5G攻略雖然麵臨市場的各種“暗戰”“明戰”,但是小米的步伐更穩了,更重視“錢”了。畢竟“手裏有錢、心裏不慌”。
麵對日益複雜的經濟環境,小米開始著力控製手中的現金,小米將手裏的現金流和現金儲備擴大到了566億。
從2018年的四季度開始,就開始有意識地主動“蓄力”了,小米改變了“打法”。
2018年的Q4,小米梳理了旗下的手機品牌,2019年1月,Redmi品牌正式獨立了,在小米品牌專注探索前沿黑科技後,Redmi接過了它“極致性價比”的接力棒。而小米集團正式形成了小米、Redmi和專注遊戲的黑鯊、主打女性拍照市場的美圖合作定製版的品牌矩陣。
麵對全球手機市場下滑的大環境,小米今年采用了穩健經營的策略,更加注重現金流和庫存水平的健康,強化5G技術的投入儲備,去除4G庫存,為明年5G的爆發提前做好準備。
“清庫存”的成效還是顯著的,讓小米的風險度降下來之後,小米的盈利能力也在顯著提高,小米三季度在境內市場的ASP同比回升了4.6%,而在海外市場的ASP環比上升了7.8%。
小米的審慎,就是為了更好的蓄力。
眼下正處在4G、5G切換當口,5G開始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重點方向,尤其是在各大運營商開始公布自己的5G套餐後,5G的正式商用意味著手機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麵對白熱化市場中的“明戰”,小米也沒有在怕,發布了中國市場首款5G手機的“小米”作為排頭兵,Redmi跟上,雷軍說,“2020年,小米至少發布10款5G手機”。而Redmi掌門人盧偉冰也說,“2020年,小米要在歐洲和三星、蘋果正麵PK”。
“點名宣戰”,勇氣的當然不是梁靜茹給的,而是小米經過一年在4G尾聲的蓄力,為的就是5G時代的爆發。
研發,是爆發的力量。技術導向性的小米一向重視持續性的研發投入,過去三年,小米的研發投入達到了111億,而在今年的Q3,小米在3季度的研發開支20億,占到了調整後淨利潤的三分之二,無後顧之憂,小米可以以更加輕鬆的步伐來迎接真正的“5G商用元年”。
俗話說,“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也有一句俗話應和“愛拚才會贏”。
03 坐穩“AIoT江山”雷軍在不同場合上都在強調,“手機+AIoT”雙引擎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
手機市場尚需要激烈“拚殺”,但在AIoT領域,小米則是“江流大自在,坐穩興悠哉”,這要歸功於在小米“智能”的土壤上,培育出的更加豐富的智能設備的產品線,也就是傳說中的小米“全家桶”。
小米的三季報數據顯示,截止3季度,小愛同學的月活用戶量已經達到5790萬,而IoT平台已連接的設備數(不含手機和筆記本)已經達到了2.13億,同比增長62%,而擁有5個及以上設備數的用戶已經增至350萬,同比增長了78.7%。

就在今年“雙11”當天,小米智能生活產品全平台銷量超555萬件,同比增長148%,電視、筆記本、空淨、智能音箱等多個品類在全平台狂攬219項第一。
當小米進入IoT領域的時候,很多人還是不屑的,畢竟門檻在那,但小米還是將自己的產品線從水到渠成的筆記本電腦延伸至大家電領域,甚至電視的出貨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五,並且“空、冰、洗”也不斷登上各大電商銷量排行榜,不少人又慌了,“小米帝國想要顛覆製造業”。
市場的想象力確實比較豐富一點,哪有什麼“小米帝國”,畢竟對於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的態度一直是“參股不控股”、“扶持但不控製”;而“顛覆製造業”更是有點誇張,小米隻是市場上的那條“鯰魚”而已,而且小米除了手機、筆記本、電視、路由器和智能音箱等產品為自研外,其餘都是生態鏈企業打造的。
顛覆論太多,也有人求,“小米帝國快來顛覆房地產”。
小米現在倒是跟房地產有點淵源,當然不是“顛覆房地產”,而是在小米AIoT的to B業務中,為房地產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今年之內就有與3大地產公司的2000套樣板間亮相了。
不僅僅是在C端業務上擁有了“顛覆”的能力,在B端業務上,小米的AIoT的產業互聯解決方案也覆蓋到了酒店、地產和企業套件。
小米也向市場擺出了一個全新的姿態,歡迎大家都加入到小米的生態中來,小米的開放,在試圖把“將視小米為敵人”的B端企業變成朋友。
04 小米的“陽謀”如果數據顯示的是“厲害”,那麼在數據背後則是更深的“陽謀”。
當我們還把5G專注到隻能手機這個單一市場上的時候,雷軍就告訴過大家,“5G+AIOT就是下一代超級互聯網”。而5G賦能的AIoT的市場前景將是成倍於手機的,在現有的範圍內看,至少是500億級的連接規模,這才是小米想要的。
誰能搶到這個“超級互聯網”的入口,誰才能是贏家。
曾經公認的入口是智能音箱,引來了大批玩家入局,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智能音響產品層出不窮,但是真正把音箱做成入口的,就是小米。
2017年,小米智能音箱問世,小愛同學開始為“解放雙手”服務。
比如,你要睡下了,遙控器太遠,小愛同學代勞吧;夠不著開關,小愛同學代勞吧;窗簾還沒拉,小愛同學代勞吧;不方便接電話,小愛同學也可以代勞。通過小愛同學連接的智能設備,隻要發出對應的指令,就可以控製其操作了。
無論是作為電話助理、語音遙控器還是語音訂餐,交互的實現,人們見到了“超級互聯網”的曙光。
所以,當小米音箱出來的時候,“把音箱作為內容出口”的友商一語點出小米的魅力:“小米音箱會成為一個係列產品的“牽頭者”,當你購買了小米音箱之後會不由自主地購買其他可以連接到小米音箱上的產品”。
這不隻是小米的魅力,更是一種消費的新趨勢。當完整的生態鏈構成,對於用戶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智能化時代超級互聯網”將構成小米新的護城河。
現在,小愛同學進入3.0時代,小米將這個入口在手機上、在電視上、在手表裏甚至在車上,這些設備都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用戶現有的移動終端都是小愛同學交互控製的起點,而喚醒的是一個智能家庭、智能酒店或者一個智能的移動空間。
如果我們將它繼續擴大到“萬物智聯”的場景中去呢?你通過語音交互,它通過語音識別,那個所謂的科幻智能世界,就是“超級互聯網”的未來。
也許有一天,你對著你的小米手機喊一句”我要回家了“,打開門,走進去,就是屬於你的“向往的生活”。
所有的“陽謀”,都關乎未來,也都在不遠的未來,畢竟,“時間是小米的朋友”。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蘋果歐意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zg交易所官網地址
其它軟件19.98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app官方蘋果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zc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吉事辦官方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06.26MB
下載
易歐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交易所最新版本鏈接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eos交易平台手機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