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係統教程 > 電腦軟件教程 >  第四大運營商是不是中國廣電 廣電會不會第四大運營商

第四大運營商是不是中國廣電 廣電會不會第四大運營商

時間:2017-07-04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今天給大家帶來第四大運營商是不是中國廣電,廣電會不會第四大運營商,讓您輕鬆解決問題。

  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 廣電成為第四大運營商 廣電在布局運營商領域的道路上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這種布局對三足鼎立的運營商格局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近日,廣電網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獲得了專項建設基金借款3億元。據廣電網絡透露,這筆款項已於7月18日到達公司賬戶,將被用於數據寬帶及基礎網絡的建設完善。這筆款項能夠幫助廣電推進高清業務及數據寬帶業務的發展,使網絡基礎更加堅實,並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廣電突然籌措這筆資金並非心血來潮。日前,工信部一紙《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批文,意味著中國廣電正式成為了中國第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此時籌措3億款項,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鞏固這一地位。


  廣電進軍運營商領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其看到一次經濟轉型的契機。廣電憑借多年來在通信網絡領域的經驗,累積了不少優勢。


  廣電的入局,對現有的三大運營商格局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盡管廣電有著一定的基礎,但是廣電想要布局運營商領域,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麵都存在著缺失。


  一、互聯網發展帶來轉型契機,廣電欲布局運營商脫離困境隨著技術與行業的逐漸成熟,通信行業也在發生著一些變革。去年一年,三大運營商對IPTV市場進行深耕,使得全國IPTV以及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大幅增長。據統計,目前中國電信寬帶用戶總數為1.3億,IPTV用戶約為4000萬,滲透率高達30%。中國聯通則計劃在今年發展1000萬IPTV業務的新用戶,並計劃未來三年將滲透率提升至52%。


  三大運營商能夠有如此驚人的業績,是因為他們從廣電手中生生把用戶奪了過來。對於廣電來說,隨之而來的是其運營之下的有線電視業務的用戶規模急劇萎縮,營收額持續下滑。因此,廣電不得不尋找轉型之路。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恰好為廣電提供了轉型的契機。經濟下行對廣電業務的推行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而互聯網適時的出現與擴張為國內經濟上升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跳板。為了保證這個跳板有足夠的能源,國家通過“提速降費”的手段保證其具備持續加速度的發展優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雖然提速降費的口號喊得山響,各家運營商也號稱“提速至100M”。然並卵,雖然更換了貓和路由器,但是用戶仍感覺不到網速在實際中的變化。因此,這很有可能是三大運營商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但技術仍難以達標的一種折中手段。


  廣電成為第四大運營商,其實是由國家主導的一場電信行業的變革,體現出了國家對運營商在執行“提速降費”這一戰略時態度曖昧的一種回應。希望從根本上產生“鯰魚效應”,通過增加競爭者盡可能使“提速降費”這一戰略從被動執行變為主動執行。


  其實在很久以前,關於廣電成為第四大運營商的消息就已流傳於坊間。三大運營商對中國電信格局多年的壟斷,讓不少人期待著這種改變,更期望在這種改變中獲得實際上的利益。


  對於廣電自身來說,自然也希望通過進入運營商領域脫離當前的困境。一方麵在國外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加之廣電在通信方麵多年的經驗累積和布局,使得其存在著一定的優勢。


  二、基礎廣泛經驗多,廣電布局運營商領域存在一定優勢在美國,有一家名為CMCSA(康卡斯特)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及IP電話服務供應商,它擁有2460萬有線電視用戶、1440萬寬帶網絡用戶及560萬IP電話用戶。CMCSA是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遠超自稱擁有1470萬有線電視用戶、720萬寬頻網絡用戶及230萬IP電話用戶的Time Warner Cable(時代華納有線)。


  除此之外,CMCSA也是僅次於AT&T的美國第二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2008年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排名第79,2014年2月收購Time Warner Cable,2016年4月收購了DreamWorks Animation(夢工廠動畫公司)。


  廣電的情況,與CMCSA有不少相似之處。廣電有遍布全國的有限電視網絡,與視頻內容商也普遍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這也就意味著,廣電在最開始,就有了多年基礎的累積。


  另外,廣電自身也在資源的內部整合方麵加快了步伐。目前,廣電旗下的控股公司與管理公司及參股公司正著手組建中廣移動網絡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中廣移動將擁有700MHz頻段的使用權。這是最為寶貴的黃金頻段,在未來擁有巨大的想象和發展空間。


  優質的終端資源、豐富充實的內容、全國各地互聯互通的網絡,又有國外的成功案例在前,如果再具備足夠的資金及融資通道,廣電無疑會將第四大運營商的位置坐實。


  然而,現實遠不像計劃的那樣美好。廣電並未因此引發業界關注,除了獲得固網牌照之外,並沒有再出現更多支持的聲音,反而因《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引來了不少質疑。


  三、廣電入局運營商領域局限頗多,情況複雜成功不易一直以來,三大運營商因為在無線通信領域收費昂貴廣受批評。很多報道都提到過開了一夜的流量,結果產生了數十萬費用的案例。所以,不少人都希望廣電的入局能夠打破這一局麵。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在廣電此次許可的業務範圍中,僅限於寬帶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和配套的網絡設備建設,並不包含無線通信領域的業務。


  實際上,廣電在寬帶方麵早有涉及。但是用戶體驗不好,口碑太差。從網絡方麵來說,作為後來者的廣電並未能居上,甚至是毫無優勢。


  以4G牌照為例,聯通比移動獲得4G牌照的時間晚了一年,到現在網絡覆蓋水平還未能趕上移動。這不是單方麵的問題,資金不足,團隊實力不夠,方方麵麵的關係協調不好,都會影響網絡的推進進程。目前的廣電欲進入運營商領域,也同樣會麵對這些問題。


  資金不足是廣電麵臨的一大問題。3億元似乎不是個小數目,但用於一個省的基礎網絡及數據寬帶的建設完善,卻是杯水車薪。以目前的技術及建設力度估算,廣電若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完善的網絡,起碼需要2000億元到3000億元左右的資金。


  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透露:“與三大運營商相比,資金確實是廣電麵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廣電並沒有太多去發展電信業務的資金”。廣電副總經理呂建傑曾表示,電信行業一年的收入已超10000億元,而有線電視行業的收入僅為800億元。


  另外,廣電也缺乏做運營商的基礎和經驗。目前的廣電在一個省的範圍內都沒有完整的公司,以前都是各自為政,突然要在全國範圍內布一盤棋,這種散兵遊勇的狀態整合起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與三大運營商相比,廣電缺乏業務的覆蓋率。目前三大運營商基本都是全業務經營,固話、寬帶、手機互相融合,捆綁式銷售模式普遍。而廣電在這方麵並無基礎,難以與三大運營商抗衡。


  最後,廣電內部缺乏運營商領域的人才也是一大問題。長久以來,廣電都缺乏這方麵的人才和團隊。想要與布局已久的三大運營商比拚,還需要相當長的成長時間。


  此次廣電獲得營業資格,也包含自救因素在內。互聯網電視普及率逐漸增高,從上遊控製網絡,保證在廣播電視領域的持續影響,或許是工信部發布文件的重大原因。


  但是,廣電在布局運營商領域的道路上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這種布局對三足鼎立的運營商格局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管道資源、物業關係等也都需要後續的累積,這些都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所以,廣電想要成為第四大運營商,需要麵對種種複雜的情況,短時間內是不易成功的。


  


以上就是第四大運營商是不是中國廣電,廣電會不會第四大運營商教程,希望本文中能幫您解決問題。

我要分享: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