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洞察·資道|王駿:疫情之下農產品整體上揚蛋價近弱遠強

洞察·資道|王駿:疫情之下農產品整體上揚蛋價近弱遠強

時間:2020-02-17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編者按:庚子年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從中央到地方,全社會及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到防控疫情的行動中。讓我們見證了舉國上下眾誌成城,萬眾一心,全力阻擊疫情的決心。

因疫情爆發,導致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近3000家公司跌停,滬指8.73%的跌幅創1997年以來的紀錄,但隨後,滬指截止2月12日收盤創下八連陽,重新站上2900點。在金融戰“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券商、基金、期貨等各金融機構一致認為目前疫情的衝擊隻是短期的,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景與機遇。和訊網訪談欄目《洞察•資道》特推出“金融戰‘疫’必勝邏輯”係列,與金融機構一道為投資者梳理疫情下的投資脈絡,以便讓投資者能夠對市場的認識更加清晰、準確。本期邀請到方正集團技術專家、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

洞察·資道|王駿:疫情之下農產品整體上揚蛋價近弱遠強(1)

方正集團技術專家、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

嘉賓簡介:

王駿,經濟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後、方正集團技術專家、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曾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中糧集團從事期貨和現貨研究工作;獲上海期貨交易所2014-2018年度優秀分析師團隊獎、2010-2018年優秀宏觀分析師獎、2017年度優秀貴金屬分析師獎、2014-2016年優秀有色金屬分析師獎;曾獲“期貨日報-證券時報”評選曆年最佳宏觀策略分析師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中國黃金報》、《中國冶金報》、《中國有色金屬報》等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

2020年新春佳節突發新冠疫情,為做好疫情防控,多省市啟動一級響應機製,封鎖交通,關閉活禽交易市場。此外,今年1月份以來,非洲蝗蟲災害在全球引來較大的關注度,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加大援助受蝗蟲威脅的國家。從2019年6月開始,蝗蟲就在埃塞俄比亞東部和索馬裏北部聚集,然後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截至當前,至少有三場蝗災在非洲之角、印巴邊境與伊朗南部,以及紅海兩側持續滌蕩,其中尤以非洲之角的蝗災最為嚴重,已對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裏等國的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都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王駿看來,今年2月份農產品期貨市場上漲行情要明顯強於往年,與疫情發生前的1月中上旬相比,農產品期貨市場改變了下跌行情,轉為上漲反彈的行情。受這一係列影響最大的是飼料養殖和油脂油料板塊,在疫情逐漸開始消退之時,養殖業對蛋白原料的需求上升、城市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複課對養殖產品、油脂、水果、糧食等需求會有較大恢複,因此,豆粕、豆油、菜油、雞蛋、蘋果、玉米、大米等品種仍以上漲行情為主。

以下為訪談全文:

和訊網:您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對農產品期貨的影響?為什麼?會使農產品期價產生何種波動?與疫情發生之前相比,節奏有哪些變化?

王駿:從2月3日至2月17日的農產品期貨整體走勢來看,顯示出較強的抗跌性,在疫情期間正好疊加春節假期,這是每年物價季節性上漲的時期,食品類商品價格逢春節等傳統節日均會出現上漲走勢,另外,今年以來從非洲蔓延至南亞次大陸的蝗蟲災害在全球引來較大關注度。綜合三個方麵因素,今年2月份農產品期貨市場上漲行情要明顯強於往年,與疫情發生前的1月中上旬相比,農產品期貨市場改變了下跌行情,轉為上漲反彈的行情。

和訊網:針對本次疫情,您更看好農產品板塊中哪些品種?請您詳述,看好的原因是什麼?

王駿:因此次疫情期間正好疊加傳統春節假期和南亞蝗蟲災害,農產品期貨市場中大致分為油脂油料、軟商品、飼料養殖和糧食四大板塊的30多個品種。受三個因素影響最大的是飼料養殖和油脂油料板塊,在疫情逐漸開始消退之時,養殖業對蛋白原料的需求上升、城市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複課對養殖產品、油脂、水果、糧食等需求會有較大恢複,因此,豆粕、豆油、菜油、雞蛋、蘋果、玉米、大米等品種仍以上漲行情為主。

此外,受到全球蝗蟲災害波及,南亞、東南亞地區相關的棉花、橡膠、白糖等品種也會在短期出現較強反彈行情。其中,橡膠、棉花等品種還是口罩、醫用手套等主要生產原料,需求方麵還較往年明顯要強。

和訊網:在疫情未解除前,集中消費或維持低迷,而家庭消費因不定期補貨或有一定的波動性。從供需麵來看,您認為近期雞蛋將如何走?邏輯是什麼?後續需關注的關鍵點有哪些?

王駿:2017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蛋雞養殖業進入持續性的盈利周期,且目前已經持續了29個月,養殖高利潤刺激養殖端補欄積極性,截至12月份蛋雞存欄已經高於前兩年水平,雞蛋產能大幅增加。目前我國疫情對雞蛋市場較為直接的影響是道路運輸及消費問題,運輸不暢致使產區雞蛋庫存外運受到限製,雞蛋累庫量高於預期,尤其是湖北地區的雞蛋外運大幅受限。

2 月 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要求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積極組織蔬菜等副食品生產,加強物資調配和市場供應。國家出台政策保障養殖企業飼料及蛋品正常流通,有利於增強雞蛋市場信心,不過物流實質性恢複仍需一定時間,短期產區庫存趨於擴大。國內部分省市發布延遲開工通知,且各類學校開學時間延後,居民戶外聚餐、旅遊活動急劇減少,餐飲需求下滑影響雞蛋市場集中消費量。

目前雞蛋市場交易邏輯由庫存積壓轉為需求主導,預計短期蛋價繼續反彈,而遠期價格將更多體現在疫情期間養殖企業補欄減少,疊加需求回暖支撐。雞蛋期貨的期限結構上是維持近弱遠強格局,短線主力2005合約關注3400一線壓力有效性,因為節後雞蛋主力合約跳空低開的缺口就是3400元下方,一旦3400元關口收複,後市雞蛋期貨將進一步上行。

和訊網:此次疫情當中出現的停產、封城和春節期間的消費損失,對於豆粕短期影響如何?您認為豆粕期價後續的運行邏輯是怎樣的?

王駿:疫情對豆粕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開機、運輸及消費,一方麵,受疫情影響國內油廠開機延後,大豆壓榨量處於低位,而豆粕成交情況較好,致使豆粕庫存處於超低水平,油廠挺粕價意願增強疊加運輸成本增加支撐短期豆粕現貨市場價格;另一方麵,疫情衝擊下遊養殖企業生產經營,部分肉禽企業雞苗銷售困難,並有批量處理情況,蛋雞市場養殖利潤銳減影響補欄積極性,而生豬市場在非洲瘟豬疫情影響下,節前補欄謹慎,當前疫情背景下將影響下遊養殖端遠期補欄節奏,拖累飼用豆粕需求恢複進程。

國內豆粕市場後期運行邏輯主要考慮大豆進口方向及國內飼用需求恢複節奏。中國後續大豆采購方向尤為重要,目前我國豆粕市場階段供需趨緊,但巴西大豆對中國裝運節奏偏慢,促使我國上周開始采購到港時間較短的美西大豆,但後期隨著我國運輸的逐漸恢複,下遊庫存得到補充後,中國采購需求也將放緩,且巴西雷亞爾貶值,巴西農戶積極預售新豆,後期隨著南美大豆收獲上市將給豆類市場帶來一定壓力,目前我國豆粕階段性供需趨緊將支撐現貨市場價格偏強走勢,但空間相對有限,整體在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供應壓力釋放前維持震蕩築底格局,中長期受蛋白需求恢複及美豆種植等因素影響有企穩反彈預期。

和訊網:後市我們需要關注哪些點?您有什麼建議給到投資者?

王駿:從本周開始至3月上旬,一是關注2月整體物價指數的上漲幅度和結構性變化,比如肉類、鮮菜、水果等品種價格能否回落,對於飼料養殖、蘋果紅棗期貨等品種的影響;二是正在南亞次大陸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出現的蝗蟲災害是否會蔓延至東南亞或中國境內,從而影響棉花、白糖、橡膠等軟商品期貨價格走勢;第三,疫情在2月底3月中旬開始明顯消退後,對於農產品期貨整體價格的衝高回落的影響需要關注。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