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

時間:2020-08-06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近年來,大國博弈愈演愈烈,而芯片之戰成了大國博弈的重頭戲。其中,華為首當其衝,成了某些西方大國的重點打擊對象。

華為對自身處境了然於胸,公開坦言,“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並以二戰中一架戰鬥機自勵:沒有傷痕累累,拿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1)

華為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開啟了鳳凰涅槃式的重生之路。近日,華為接連發力,讓全世界都看到了華為的決心與實力。

這幾天,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成功刷屏,這是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

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製度發放,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目前,全球僅有4人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年薪。

當然,年薪越高,責任越大。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要經過7輪篩選,每個環節都要經過嚴格的考驗,稍有差池便淘汰出局,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2)

緊隨“天才少年”項目,華為啟動了“南泥灣”項目,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在“去美化”的過程中實現自給自足。

目前,華為正在加速力推自身的筆電(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以華為當前的實力,這兩款產品不包含美國技術,自然也不必受美國技術製裁的影響。

8月中旬,華為將發布新款筆電產品。目前,華為新款筆電產品的CPU芯片製程尚未公布,但業內稱其不包含任何美國技術的零部件,此事已獲確認。

“天才少年+南泥灣”,華為似乎誌在必得。而提到“南泥灣”,老一輩並不陌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軍嚴重封鎖等原因,抗日根據地出現了糧食匱乏的局麵。

在此背景下,黨號召根據地軍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旨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影響最為深遠,也為黨取得抗戰勝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近年來,美國妄圖以技術封鎖阻礙中國優秀企業前進的腳步,華為等優秀民族企業都經曆了嚴峻考驗。在此背景下,華為將新項目命名為“南泥灣”,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3)

自2019年5月開始,美國特朗普政府將矛頭直接對準了華為,將其列入實體清單,希望在核心零部件問題上逼迫華為妥協。

但美國萬萬沒想到,華為並沒有因為美國的硬件限製而退縮,反而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條“去美化”的供應鏈,這讓特朗普政府大為光火。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隨後,美國又想到了軟件限製,要求穀歌禁止對華為海外智能手機進行GMS授權,GMS服務在國外手機上屬於標配,失去GMS服務的手機與“板磚”無異。

彼時,華為的海外手機業務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但華為並未因此服軟,而是花費重金在短時間內打造出鴻蒙係統,再一次化險為夷。

屢屢碰壁的美國政府仍不甘心,於今年5月份再次升級打壓力度,明令禁止使用美國設備的芯片公司繼續為華為供貨,台積電等合作商相繼斷供,讓華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4)

俗話說得好,當前後左右都沒有路的時候,命運一定是鼓勵你向上飛了!在美國一次次的無情打壓下,華為堅定地踏上了芯片國產化道路。

今年5月,華為與中芯國際攜手合作的麒麟710A芯片正式量產,它被外界認為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芯片”。

雖然麒麟710A芯片在生產工藝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它代表著國產芯片零的突破,在芯片國產化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5)

目前,華為目標明確,一方麵加大力度推進芯片國產化進程,另一方麵發揮現有業務優勢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在多方努力下,華為取得不俗成績。2019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5.6%;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6)

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4673億元,占華為總收入比例達到54.4%,同比增長34%,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台。從2018年開始,消費者業務已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

除智能手機外,華為消費者業務逐步發力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新產品,在國產芯片無法一步到位的前提下,通過開發新產品保證公司營收,不失為一記良策。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PC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做到了國內市場第二,排名僅次於聯想。

事實證明,華為的迂回戰術確實有效。2020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4540億元,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2558億元,繼續占穩了55%的半壁江山。

在美國不斷打壓下,疊加新冠疫情因素,華為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這個結果也直接驚呆了美國的一眾政客。

依靠不受美國限製的筆電、智慧屏等新業務保障營收,然後不斷招徠優秀的科技人才推動芯片國產化進程,華為正在努力打造自給自足的生態閉環。

華為啟動“南泥灣”項目,獲得外界讚許,二級市場的概念股迎來狂歡。8月5日,雷科防務、北鬥星通等掀起漲停潮,方正科技、協鑫集成等紛紛跟漲。

美國步步緊逼,華為連放了兩個大招(7)

多年來,華為一直非常注重研發投入,在2019年的惡劣形勢下,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的15.3%,而華為近十年的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

在2020世界經濟論壇上,任正非曾公開表示,華為為應對美國打擊,花了數千億元打造“備胎”。

但是,技術全球化發展才是促進人類科技發展最好的方式,集各國科技企業智慧的多邊主義遠比單邊主義更深入人心,而“閉關鎖國”無異於自取滅亡。

以史為鑒,在科技“去美化”的趨勢下,我們依然秉承開放、共享、合作的理念。因為,科技“去美化”是自主之路,而技術全球化才是發展之路。

值此多事之秋,華為接連啟動“天才少年”和“南泥灣”項目,為中國科技企業“去美化”做出了表率,希望華為早日成功,讓中國科技不再受製於人。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