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時間:2020-04-0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4月6日,為了慶祝小米成立10周年,雷軍發“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的長文紀念;意猶未盡,7日,他又轉發“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的10周年視頻。

據他在文中說,他和創業夥伴們從中關村銀穀大廈起步,在望京的卷石天地回顧了從0到1的點點滴滴,而後來到清河的五彩城,在這裏,他們實現了創業的初心,最後來到了小米科技園,發出了“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的感歎。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1)

曾經,他們花十年的堅守,開辟了這條從中關村到小米科技園的創業之道;如今,因為堅守的價值,他們隻花一個上午就走完了十年的路。

小米的精神生日

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用雷軍的話講叫“順勢”之路。

雷軍明白了順勢而為的大道後,離開金山,成立了順為資本,其意不言而喻。若順勢,則如順風而行。

有了這個行事準則,他準備大幹一場。2010年3月3日,他注冊成立了小米科技公司。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2)

既然小米是3月3日成立的,為什麼10周年慶典是在4月6日?這裏麵體現的是小米的價值意義。

當有人問你生日的時候,你一定會說出呱呱墜地的那一天,但馬雲不會,馬雲將9月10日定為自己的生日,是因為他對教師職業的敬重和執著,是他明了誌向的時間。

無論是人還是企業,需要的精神層麵的生日。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精神上生日,而有精神“生日”的企業也寥寥無幾,鬆下就是曾經的一個典型,而如今小米恰好也有了自己的精神“生日”。

4月6日就是小米精神“生日”,我們看看那一天發生了什麼?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3)

當天在北京中關村銀穀大廈,雷軍和黎萬強、林斌等創始人和員工共計13人,每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便明了彼此的誌向。

這個場麵有點歃血為盟的味道,不成功變成仁,小米的成功成為大家共同的誌向。

小米的信念有了,企業的精神也就形成了,精神遠比形體重要,有了“精神”的小米邁開了“順為”的第一步。

小米精神的形成

有些名人總會留下可以吹一輩子的事兒,而且怎麼吹也吹不破。雷軍喝小米粥創業這件事就是其一,另外一件是馬雲智鬥“偷”井蓋的賊,還有一件是劉強東力排眾議自建物流。

這三件事放在一塊就成了小米精神。馬雲鬥賊體現的是勇氣,雷軍喝粥體現的是團隊,劉強東堅持體現的是前瞻。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4)

小米的不畏艱難的勇氣、團隊的凝聚力、前瞻性的創造力在那一天就形成了,所以說4月6日就是小米的精神“生日”。正是這種精神,讓他九年時間躋身世界500強。

首先談勇氣。那就得說雷軍花十年打造的小米模式,在這之前,是沒有路的,在沒有路的地方前行才能體現勇氣的價值。

雷軍從金山出來後,一頭殺進互聯網製造領域,喊出“要做最好的手機,賣一半的價錢,推動智能手機在全球普及”的口號。但彼時他沒有任何硬件研發和製造經驗,靠的就是勇氣。

勇氣背後的感染力及其強大,於是感召了一群能力突出的人,成就了一個強大的團隊。除了雷軍之外,聯合創始人還有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係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5)

一群肯幹的人勁往一處使,產生的效應遠遠不是一加一大於二那麼簡單。2011年8月,小米1發布後,以超高的性價比,拉低了智能手機"虛高"的價格。

小米憑借良心價一炮打響,哪有什麼高端品牌,有的隻是讓更多的人買得起手機。於是我們看到了小米成為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

小米的搬遷之路

隻有前瞻性才能讓企業領跑行業。勇氣是因,在團隊的作用下,前瞻便以果的形式出現。

雷軍說,十年過去了,小米沒有被困難擊敗,反而在挫折中越來越強大,靠的就是前瞻性的眼光。

這種眼光從他的幾次搬遷便可窺見一斑。小米的起步是在中關村銀穀大廈,在小米2發布後,小米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市場份額激增,由於規模的擴大,中關村400平米的辦公室裝不下雷軍的“野心”,他一聲令下,公司遷到望京的卷石天地。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6)

在這裏小米2S、小米3……一列席小米手機橫空出世。小米憑借高性能、高性價比一路攻城略池,2015年,其走上神壇,衝到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小米模式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望京似乎也成了小米的舒適區。但高處不勝寒,站在製高點往往意味著危險,國產智能機市場早已暗流湧動,國內競爭對手紛紛效仿小米模式,華為推出榮耀、聯想推出ZUK,還有諸如小辣椒等諸多小品牌手機混戰其中。

在巨大的市場競爭麵前,小米銷量開始下滑,雷軍帶領團隊跳出舒適區,將公司搬回海澱,在清河五彩城重新製定戰略。

在那裏,雷軍為小米製定了2016年的戰略計劃,門店擴張,市場下沉。為此,他外出二三線城市考察,在友商門店拍照調研,為小米的下沉鋪路。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7)

兩年後,小米上市,成功躋身世界500強。2019年,小米全年營收2058億元,淨利潤115億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

2019年9月19日,在小米的高光時刻,雷軍終於給它安了一個家,小米科技園正式開園。

成功三要素

小米十年的發展,除了小米精神外,還有“以客戶為中心”的主線始終貫穿。它不將以客戶為中心看成口號,而是落到實處,這便是雷軍創業時喊出的“要做最好的手機,賣一半的價錢”,讓更多的人消費得起智能手機。

為了這個初心,雷軍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一個產業者的使命,把人們所需的智能手機,生產的如自來水一般無限豐富,價格也突破了行業下限。

昨天,雷軍帶領高管用一上午走完了小米十年走過的路,再一次證明了他對團隊的肯定。

雷軍發文紀念小米十年:不畏將來,不念過往(8)

雷軍深知,在沒有硝煙的商戰中,很少聽說可以憑一個人的能力取得勝利的。所以年初他將前聯想高管常程、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納入麾下,曾經的友商變成了員工。

時代需要雷軍式的英雄,但更需要優秀的團隊。隻有優秀的團隊才能維持持續不斷的創新,才能完成企業“前瞻性”的使命。昨天,雷軍帶領一眾高管,重溫了小米成功的三要素:勇氣、團隊、創新。

雷軍花十年時間驗證了小米模式的可行性,為後來者節省了時間;小米花十年時間,隻為更多的人用得起智能手機。這同時指向創業的初心。

作者:電商報 吳昕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