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

時間:2020-03-1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這是一篇撰寫很久的報告,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

作為一個用了數款魅族產品的手機愛好者,去年我們才慢慢適應了月月“演唱會”的的更新頻率,今年一波周更讓煤油們著實又高潮了一把。

距離PRO 5發布過去半年的時間,今年的PRO 6似乎沒有當初PRO 5來的驚豔。究其原因大概還是由於配置的縮水,但PRO 6真的就那麼不堪嗎,也許理智下來看看這篇文章後,你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答案。(ps:本次測試的機型屬工程樣機,結果僅代表我手上這台)

開箱

包裝繼續沿用去年PRO 5的設計,黑色也是PRO係列的主題色,凸顯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質感。包裝裏內容也很簡單:手機、說明書、卡針、VIP服務卡,數據線以及充電頭。樣機緣故包裝盒內沒有標配耳機。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

外觀

這次的PRO 6相對於前代,重新對機身和內部主板進行了設計。全金屬機身的加入,整體提升了機器的質感,背部采用磨砂金屬,放棄了去年T槽的設計,而采用納米注塑的工藝加入了天線條。去年那道高光T槽總讓人覺得與PRO 5的設計語言不太搭,而今年的PRO 6的設計著實的讓人耳目一新。5.2英寸的屏幕小,7.25mm的機身厚度,以及魅族一直很擅長的窄邊框加持,讓PRO 6完全可以用精致來形容。機身整體也顯得修長,配合整體圓潤的設計語言,讓PRO 6的手感握起來,十分的舒服,上一部讓我讚歎魅族手感的手機還要追溯到MX3。需要提醒一下,如果你手和我一樣,比較幹,還是需要注意手滑的。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

​ 不光是圓潤的設計語言,重新改造後的PRO 6也處處透露著對稱美學,雖不如Smartisan T2那般對於對稱追求的如此偏執,PRO 6可謂追求適當得體,節約了成本與製造難度的同時,也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前置攝像頭與傳感器的“大白眼”,整個機身的正麵、背麵都追求對稱。雖說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改變,但是對於美的提升確實顯而易見的好設計。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

正麵依舊是標準的魅族臉,讓人一看到手機就知道這是魅族手機,不得不說魅族在設計語言的傳承上,相對於其他廠商要有追求許多(這裏就不吐槽某綠廠的孿生設計了)。重新設計的主板,讓前置攝像頭與光線傳感器對稱的分布在聽筒兩側,小小的細節改變,卻能看出廠商的用心程度,顏值加分項。標誌性的腰圓鍵,和諧的放置在機身下部,而mTouch也早就被證明是一個兼具實用性和美感的設計。稍顯遺憾的大概就是通知燈的開孔在白色麵板上細看之下還是可以看到的,但也僅限於你盯著細看。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

同時正麵的2.5D玻璃,也更厚,弧度也更好的貼合邊框弧度,當手指從邊緣滑動時不會產生分裂感,過度十分的自然。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6)

再看背部設計,背部設計是外觀方麵最大的改變。第一眼看過去最突出的當然是背後的兩個大圈--相機和環形閃光燈以及激光對焦模塊。在早期PRO 6剛剛曝光的時候,媒體還在臆想是不是雙攝像頭要加入,實際上則是激光對焦模組和閃光燈組合。攝像頭部分相較於PRO 5,不再那麼凸起。10顆LED閃光燈環繞著激光模塊排列著,至於這奇葩的十顆LED燈對於拍照提升有多大,我們後麵再談。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7)

由於采用全金屬一體機身,天線條也是不可避免的。相較於iPhone係列的“白帶”,魅族將天線設計成了曲線,並配合後蓋顏色,對天線條進行著色。據說為了這個天線條,改了幾十個手版。暫不說這種設計是美是醜,至少這種設計也能側麵反映出廠商對於設計的追求。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8)

側麵音量按鍵以及電源鍵位於機身邊框右側,按下手感十分舒服,反饋適中,音量鍵稍顯偏硬。同時位置放置的也很合適,正常拿起手機剛好觸碰的到。按鍵同樣在小細節做了處理,邊緣采用切邊拋光處理,看起來十分精致。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9)

硬件表現

買一部手機,除了顏值,硬件表現也至關重要。產品好不好,用了才知道。

屏幕表現。5.2英寸1080p Super AMOLED顯示屏,424ppi,屏幕精細度足夠,日常受用絕對是夠了。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0)

提起AMOLED如果你的第一映像還是色彩飽和,過於豔麗偏色嚴重,那麼你真的應該充充電了。AMOLED這幾年的發展,使得這塊屏幕無論是色準,顯示角度,以及功耗方麵,都有著上乘的表現。得益於AMOLED屏幕單個像素點自發光的特性,在功耗方麵具有一定得優勢,尤其是在顯示黑色時,是完全不發光的。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1)

得益於與三星良好的合作關係,魅族還是從三星那拿到了一塊好屏。屏幕色溫屬於典型的冷屏,當然你也可以在係統內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屏幕色溫進行調教。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2)

​ 室外陽光下,最高亮度,足以保證能夠看清手機內容。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3)

3D Press

3D Press是這次魅族又一次給我們帶來的驚喜。與iPhone 3D touch相比,3D Press隻支持一級壓感,為了更好的體現出3D Press的實用性,Flyme 5.2對於係統自帶的很多應用進行了適配,微博,微信等第三方也進行了適配,同時魅族還開放了API接口,供軟件開發商進行適配。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4)

怎麼評價這項功能呢,起初我的印象是雞肋+噱頭,因為目前適配的第三方應用還較少,魅族相較於蘋果的體量,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又有幾個會為了魅族而去適配呢。但是,這功能的確有毒,一旦你體驗到3D Press帶來的便捷後,你真的會迫切的希望每一個軟件都能夠提供如此便捷的功能適配。好消息是,在外媒曝光的Android7.0開發者預覽版中,我們驚奇的發現,Android7.0很有可能為係統帶來原生的壓力觸控API接口,這麼一來,可想而知,屆時Andorid開發者們,定會在自家的軟件接入這個功能。也許數月後,穀歌會我們帶來驚喜,3D Press權當做是魅族的一次超前布局。

mTouch:

另一個“有毒”的設計,就是mTouch。MX4Pro上的初次嚐試,魅藍note2上的mBack,再到最後MX5上正式定型。mTouch可謂好評一致,尤其是有毒的mBack功能,每次拿起其他正麵指紋的設備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要輕觸返回。腰圓的設計也是除了圓形意外,最美觀的方案。橢圓的外觀,加上銀色鑲邊的設計,十分的優雅。同時,mTouch此次的指紋解鎖速度也有所提升,在亮屏狀態下,基本屬於碰到就能立即解鎖,暗屏操作也是一氣嗬成,由於沒有過渡動畫,整個活成顯得沒有一絲拖累。隻是大概平時習慣了iPad上home鍵的軟綿感,Pro6上按鍵手感就顯得很脆,按下有一種嘎嘣嘎嘣的感覺。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5)

另外,指紋加密支持應用加密,和支付寶支付以及自帶付費項目支付。由於阿裏係的原因,很遺憾並不支持微信支付。同樣期待原生安卓能夠從根本上開通指紋API,解決這一問題。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6)

本次魅族音質方麵的改變,其實相較於PRO 5是有退步的,采用的音頻芯片不如從前,但整體外放音質,以及聲音大小都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由於耳機插孔被放在底部,整個底部的也顯得槽點十足。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7)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8)

​ 為了給3DPress的壓力屏以及超薄機身讓步,電池容量的縮水在所難免,俗話有雲:電池不夠,快充來湊。魅族這次標配了業界領先的快充解決方案——mCharge,碩大的充電頭也預示著他的能力不容小覷。輸出達到了5V或8V,3A;或12V,2A的標準,如此大功率的充電規格,為了更好的控製發熱以及保護電路,注定需要更大的降壓芯片,所以PRO 6碩大的電源適配器也就不難理解了。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19)

​ 同時數據線方麵,也相較於以前的數據線更粗,插口處相較於其他數據線也更大,據說是在這個地方加入了溫度傳感器,從而檢查到充電時的溫度,動態的調節輸出電壓,保障充電安全。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0)

​ 同樣充電速度更不是蓋的。2560mAh的電池容量,實測,1h08min充滿,由下表可以看出,在0~20%僅僅用了20分鍾,80-100%則用了30分鍾。同時,由於這麼大功率的輸入,在充電過程中,機身還是伴隨著微熱感的,在接近90%之後,情況則會好轉,這也是眾多快充方案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實屬無奈。但配合數據線的動態調節,無需擔心安全性。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1)

​ 同時由於采用了type-C接口,接口可以實現正反差,再也不用擔心插反了。當然,既然是type-C那就是真正的type-C,並不隻是一個簡單的插口而已。PRO 6支持USB3.1規格,在拷貝數據時,優勢盡顯,方便了那些喜歡用手機存儲資料的用戶。當然開啟這一功能,可能會造成信號的影響,至於這個影響有多大,不得而知。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2)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3)

​相機部分:依舊采用了2116W像素的索尼IMX230傳感器,同時加入PDAF相位對焦與激光輔助對焦,F2.2的光圈。具體成像如何呢,我們用樣張說話。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4)

需首先申明一下,由於平時工作原因,基本是早出晚歸,因此隻有周末休息才有空去采集樣張,而無奈當天陰雨天,所以整體光線其實還是不夠充足,難免對樣張有所影響。

從樣張可以看出,白天室外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得益於大像素的加持,細節還原出色。牆體的紋路仍然可見,邊緣樹葉稍微發虛。整體樣片偏鮮豔,十分討好眼球。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5)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6)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7)

天空烏雲的層次感,符合當時肉眼第一觀感。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8)

​ 白平衡表現穩定,沒有出現過度稍微偏色。很好的還原了牆體的顏色。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29)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0)

​ 室內光線較好時,暗部噪點控製不是特別理想,白平衡表現穩定。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1)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2)

PDAF相位對焦以及激光輔助對焦的加入,讓我們對Pro6的對焦速度有所期待,實際表現也非常優秀,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基本可以實現秒對。而在暗光環境下,存在一定幾率的”拉風箱“、對焦失敗的情況出現。

微距方麵,能夠很好的維持花草的細節,背景虛化得當,表現優異。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3)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4)

​ 而在暗光環境下,F2.2的光圈稱不上優秀,缺少光學防抖也算得上遺憾,這種先天的不足,便造成了PRO 6夜景表現上的遺憾了。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5)

樣張1場景中,光線較暗,但整體畫麵純淨度保持較高。手動對焦到廣告牌上,算法則忽略了周圍環境光,​整個畫麵就隻保留了幾個發光部位,其他細節則選擇過濾,不表現。樣張2,周圍光線較好,但是整體畫麵亮度有所提升,但丟失了一些細節。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6)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7)

​ 至於這十顆環閃LED,在弱光情況下對於改善拍照的還是效果明顯的,對畫麵的提升明顯。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8)

閃光燈開啟前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39)

閃光燈開啟後

​ 總體而言,PRO 6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成像效果出色,而在麵對弱光環境,受限於F2.2的光圈限製,成片並不優秀,中規中矩。10顆LED環閃對於畫麵亮度提升有效果,但不見得就比雙色溫閃光燈高出幾倍。


軟件體驗:Flyme on PRO 6

在MIUI漸漸淪落為“ADUI”後,我個人覺得Flyme已躍升至國產第一定製ROM。以前的魅族,一直在試圖從定製rom中尋找差異化,無論是SmartBar,側滑欄等等,都是魅族一直的嚐試。去年Flyme5的發布,宣告魅族決定進軍大眾市場後,Flyme也變得不再那麼“難用”,用戶的學習成本也漸漸不再要求那麼高。更加大眾的Flyme,無論是從易用性、功能性、穩定性,還是美觀性上,早就是國產定製rom的翹楚。

在全新的Flyme5中,規範了設計,加入了更多色彩,更細膩的動畫,這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自帶應用,這裏我挑一些我喜歡的介紹一下。

便簽:支持類別標識,同時,還自帶4套不同的主題。在記錄不同的文本信息時,能夠給你個性化的搭配,在編輯後通過生成文字信息或者圖片信息,很好的分享給你的好友們。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0)

​視頻:視頻內容絕對是魅族最良心的自帶應用了。支持窗口播放,與優酷土豆合作,很多優秀的免費資源,都能在這裏觀看。無論是熱門電視劇,綜藝節目,還是動漫,脫口秀,這裏都有。同時在個人中心中能夠訂閱,緩存自己喜歡的資源。最最重要的是:視頻完全免費,還完全免廣告。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1)

瀏覽器:自帶廣告攔截,省流量加速。無論是功能性,易用性,還會流暢度上完全可以替代第三方瀏覽器。​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2)

畫板:放眼看來,仍在係統內內置畫板應用的廠家寥寥無幾,這是魅族一貫的堅持。魅族的畫板應用,在我看來,媲美很多優秀的專業第三方軟件。能力足夠的話,完全可以利用它創作出足夠優秀的作品。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3)

Flyme雲服務:提供諸如短信,聯係人,設置等數據的雲同步,雲存儲。是國內幾家做雲服務裏的佼佼者。​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4)

安全性:魅族可以說是最早認真做安全的國內廠商。Flyme鎖,更類似於Apple的ID鎖。是深入到底層的,並不是簡單清楚數據,重刷固件就能消除的。這種深入的安全保障,一定程度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安全。而利用Flyme雲服務,鎖定位置,獲取照片,推送警報,獲取手機號等等安全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追回手機的可能性,Flyme論壇諸如此類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5)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6)

​ 其他諸如全新設計的多任務卡片,卡片短信,強製狀態欄變色等等特色就不再一一介紹,一組Flyme界麵的美圖奉上。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7)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8)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49)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0)

PRO 6上搭載的是基於Android6.0深度定製的Flyme5.2。初上手,無論是界麵的滑動,還是自帶APP的打開,都能做到十分的流暢、順手。在瀏覽淘寶和微博這樣圖片較多的軟件時,也能夠保持很高的幀率。

軟件開啟速度響應很快,在加載速度上略微弱與我的iPadair2,但這零點幾秒的差距,真的不是那麼的明顯。

而在遊戲表現上,由於本人不是遊戲愛好者,僅僅有幾款小遊戲。實測火影忍者,全程流暢,刀光劍影,人物細節都能夠完美的展示。但對比iPad Air2不難發現,PRO 6在遊戲加載方麵還是有差距的。但進入遊戲後,整體體驗則沒有明顯差別。可能還是受限EMMC5.1的閃存,數據讀取能力稍顯劣勢。

當然受限於CPU的製程工藝以及全金屬機身的影響,長時間使用還是能夠感覺到一定的溫熱感的。

續航:續航相信是很多人關心的吧,2560mAh的電池,確實小,但配合Flyme的優化,以及MTK一直以來在續航上的造詣,整體成績還是能夠滿足一天的中強度使用的。

實際測試,在全程WiFi連接,亮度始終的情況下。拍照20分鍾,錄像10分鍾,在線視頻2小時,遊戲30分鍾,以及30分鍾的微博、淘寶、網頁瀏覽30分鍾,實際耗電40%左右,對於一塊隻有2560mAh的手機來說,表現優異。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1)

不得不說的參數

說了這麼多,還是繞不開參數這一篇。之所以放在最後說,還是想讓大家忘記參數,看體驗,體驗好了,參數還真的那麼重要嗎?

今年的PRO 6確實不如PRO 5剛剛發布時,讓人歡喜。因為確確實實多處硬件有所退步。對比下表,不難發現。(圖片來自安卓網)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2)

而這一切的縮水,主要還是歸咎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魅族今年的布局是全網通,早在之前,李楠便宣布,魅族16年的所有機型都將支持全網通。於是,三星的Exynos 8890,由於CDMA基帶的問題,魅族隻好放棄。磚頭瞄了一眼高通,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全網通,強性能,多項黑科技。然而魅族一直沒有和高通有過合作關係,再加上高通高額的專利授權費和一些霸道的條款,同時驍龍820也麵臨著產能的壓力,讓魅族望而卻步。環顧四周,滿足要求的也隻有MTK了,同時魅族與聯發科一直以來的合作關係,兩者的聯姻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二個原因。上麵也說了,魅族選擇了和聯發科合作。而上半年,聯發科能拿出的最高端芯片,就是Helio X25了,但受限於28nm製程的先天劣勢,性能總歸是比不過驍龍820,同時X25支持的硬件規格有限,於是我們看到了Pro6的運存芯片由DDR4降為了DDR3,閃存由UFS2.0降為了EMMC5.1,GPU從760MP8變成了880MP4,這一切都是無奈!

雖然我用手機從來不裝那些跑分軟件,但為了給大家更直觀的描述這顆CPU,就給大家跑一個吧。(跑分僅供參考,實際以體驗為準。)

安兔兔實測跑了:95109分可惜排在綜合排名的第8位。前十基本都是當下主流的處理器。前七位基本被驍龍820陣營霸占,然後就是搭載A9的iPhone6s和iPhoneSE,而排在PRO 6之後的則是國產芯麒麟950/955。這也從一方麵反映出,市麵上最強的幾款處理器的綜合性能對比。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3)

​ 選取三個CPU代表性的機型對比。從數據看出,與這三者相比,Helio X25整體性能還是略遜於高通最強芯驍龍820和蘋果A9的,無論是從算法,還是GPU性能方麵。而對比代表國產最強芯的Kirin955,則具有圖像解析的優勢。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4)

​ 魯大師跑分。

經典回顧:魅族PRO6——也許有妥協,卻不負PRO之名(55)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PRO 6閹割了NFC。縱使你在其他硬件上妥協,我還是不能明白砍掉NFC的原因。在Apple Pay和Samsung Pay進軍移動支付後,眾多國產廠商也在慢慢布局,NFC如同快充一般,應該是2016旗艦標配的東西,魅族卻選擇了放棄。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像去年那般,NFC在市場的應用場景還很少,放眼現在,公交車、地鐵,智能周邊硬件,幾乎都已經支持NFC了,如果僅僅是為了省下幾十元的芯片費用,那真的得不償失。這一步,在我看來,才真正是PRO 6的不該舍棄的東西。

一些想說的話

去年PRO 5之所以如此成功,好評一片,也是順應了一個好的時機,驍龍810的發熱問題。此刻PRO 5帶著當時幾乎能堆在一起最好配置,一路殺到國產最優的機型。然而,在高通緩過810這道坎後,帶著820涅槃重生,而三星在全網通上的滯後,以及MTK工藝技術上的不作為,PRO 6出現在了一個極為尷尬的上半年,我相信魅族團隊對這事應該是有遇見性的,同時大家也是知道,後麵肯定還是會有PRO 6 Plus之類的機型。

或許有人覺得PRO就應該采用最好的配置,最棒的工業設計。然而,對我來說,輕易不說完美的PRO,或許不應該是硬件的極致追求,體驗至上的極致才是一部好手機的追求重點。優秀的工業設計,漂亮的顏值,讓人上癮的mTouch、新穎的3D press,業界優秀的快充方案,更好用的Flyme,更出色的拍照,這些都不負PRO之名。

建議

看完報告,大家應該差不多也知道這是一款適合什麼人入手的機型。如果你是硬件黨,遊戲狂熱愛好者,極致性價比的追求者,對NFC有要求,那麼或許PRO 6真的不是你的菜。但你如果和我一樣,對於絕對性能沒有那麼高要求,不怎麼喜歡玩遊戲,平時也就玩玩一些軟件,想找一部拍照優秀,顏值高,有自己特色的手機,那麼PRO 6或許應該加入你的備選列表。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